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才东坡

说苏东坡为天才,真的一点不为过。苏东坡的一生,在多方面都取得了许多人终其一生孜孜以求却无法达到的造诣,但对于东坡来说,似乎拥有这些才能都很稀松平常。

苏东坡以其天纵之资,纵横于儒、释、道,在诗、词、文、书、画等多方面都有极深的造诣,乃至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并有所创新。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同时,他还是一个至情至性、个性复杂、经历丰富多彩的人。要为这样一个人写传,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可写的材料虽多,但要走进这个人的内心世界,为读者呈现出鲜活的人物形象,就很难。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是难得的一本好作品。林语堂,一个享誉国际文坛的大师,被称作是中国精神的传承者,东方文化的传播者,他曾四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大师对话大师,苏东坡的个性特质情感思想都得到了完好的诠释。加上林语堂的文学造诣,几乎无人能及的语言功底,在这样一个炎炎夏日,读这样一本书,欣赏着这样两个旷世奇才,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被称为是20世纪四大传记(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吴晗的《朱元璋传》以及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之一。在林语堂的笔下,苏东坡虽然远隔千年,却丝毫不因时光的阻隔而淡去。他的才华让我们敬仰,但他的平易近人又让我们感到亲切;他的坎坷经历让我们为之嗟叹,但他的随遇而安,潇洒豁达更让我们赞赏。林语堂先生以对苏东坡的深刻了解,清晰的介绍,更主要的是对于苏东坡的欣赏感佩,为我们读者呈现出了一个熠熠生辉、卓尔不群的不朽形象。

苏东坡的文学才华是无与伦比的。这里有一个小故事。苏东坡参加科举考试时,主考官是欧阳修,当时的欧阳修已经是文坛领袖。作为主考官同时又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对考生后辈说的每一句话都关乎其命运走向。当时有一个作家说:“文士不怕刑法,不爱晋升,也不贪生怕死,只怕欧阳修的意见。”这样一个有着至尊地位的文坛领袖读过苏东坡的作品之后却对一个同僚说:“读苏东坡的信,我全身喜极汗下。我应当退隐,让这个青年出人头地。”据说欧阳修还曾对他的儿子说:“记住我的话,三十年后没有人会谈起我。”从这里,我们可以读出欧阳修的伟大人格,同时,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苏东坡的惊世才华。当然,苏东坡的惊世才华绝对不是借助于他人的评价而获得。因为苏东坡的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的追捧,他的作品一经面试,立即广为流传,甚至时人把没有读过苏东坡的新作当作是一件落伍、无知、丢脸的事情。因此,苏的作品现今保存下来的类型、数量都很丰富。

苏东坡的作品,真正如行云流水一般。他习惯用最简单、最自然、毫不雕琢的方式来开启他的诗篇,他会引用一两个古代的典故,然后就没有人知道下文了,也许,他自己也不知道。有时候他会写出很不连贯却十分杰出的奇文,一首看似毫无用意的诗歌,记下瞬间奇特的变化,然后就笔带尖酸、讽刺或者用愤世嫉俗的思想去评论。正如他人所评价的那样:“如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然,常止于不可不止。”这样的写作,无人可及,因为它完全出自于作家的真诚。自然,这种无所顾忌的写作也必然为他带来无数祸患。

仁宗皇帝称苏氏两兄弟为“相才”,可惜,苏轼的一生,在官场上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很少,一生颠沛流离,在一个地方几乎不能住满三年。而他的弟弟苏辙,虽然才华不及苏轼,但明显做人比苏轼懂得隐忍、圆滑,因此,仕途也就更加顺利。

苏轼仕途的不顺遂,似乎和王安石有密切关系。王安石主张变法,苏轼反对。政治主张不同,加上王安石的狭隘、偏执等,苏轼自然没有好果子吃。但似乎又不全部如此,神宗死后,变法推翻,苏轼一派终于可以大展宏图,苏轼更是得到重用,但苏轼依旧不顺遂。由此看来,“天才”总是有很多普通人无法理解的地方。“天才”的思想,“天才”的追求都不同于一般人。苏轼,他所追求的精神境界是不同流俗的,这是他的命运。

然而,在我看来,这位“天才”还是很幸运的。他的一生,亲人、朋友一直护佑着他。最令人感动的是他的弟弟苏辙,无论在苏轼处于怎样的境况之下,苏辙总是和他同沉浮、共命运,甚至关键时刻舍身保护苏轼,这样的手足情深,感人至深。

苏轼一生朋友众多,上至朝堂,下至陋巷,有高官贵胄,有普通百姓,甚至和尚、乞儿,都有他的朋友。无怪乎,苏轼每到一地,总有无数拥戴他的人,追随他的人。苏轼是四川人,他在杭州任官时间并不多,但杭州的人,都会固执地认为,苏轼就是杭州人!一位“天才”却能平等对待百姓,这种非常现代的思想观念,是我们今天的人要向苏轼学习的。

这位“天才”,还总是能够安于自己的命运,从生活中寻找到寄托自己灵魂之处,发现生活乐趣所在。

从不沉浸在个人的得失上,每被贬谪到一处,总是忙于处理政务,想方设法为百姓做实事,治理水患,修筑防汛工程,是东坡喜欢的,苏堤,是东坡在杭州留下的政绩。探幽寻胜,是东坡乐此不疲的,他的足迹踏遍了每一处贬谪之地。赋诗作画,从没停止,他总能抓住那些一瞬间的微妙的感受。甚至,烹调美食、参禅悟道、练习瑜伽、炼制丹药。东坡生活的多姿多彩,恐怕无人能及。

一个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却有着比我们现在很多人更加旷达的思想,洒脱的人生态度,他的人生,在出世入世中自然切换,这,也是这位天才的“天分”所在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燕归来:苏轼的明月 | 就读这篇
苏东坡传每章概括(林语堂)
悦读丨崔玉娟:阴晴皆向暖 烟雨任平生——再读林语堂《苏东坡传》
苏轼进寺庙大喊“秃驴何在”,小和尚妙回4字,竟成了千古绝对
苏轼和他的两妻一妾
苏东坡:人生,十年一大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