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象征和比喻的区别

象征和比喻的区别在两点:

①象征中的象征体都是具体的,被象征的本体,即“概念、思想和感情”都是抽象的,比喻中的喻体和本体通常都是具体的,如“燕山雪花大如席”,“文似看山不喜平”等就是。当然,也有的比喻句中喻体是抽象的思想感情,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但这种用法较少,而且它是着眼于语句表达,不是着眼于篇章。

②象征是着眼于全文的构思,是文章技法,如《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都是运用的象征手法。象征也有用于文章局部的,如鲁迅小说《药》的结尾处,在瑜儿的坟头平空地添上一个花环,用以象征革命的前景和希望。但它至少是文章的一个层次,属于文章局部的表现方法,决不会是一个单句。而比喻则通常是以句子的形式存在。所以,说“北方的农民像白杨树”,这是比喻,但茅盾先生那般热忱的刻画白杨树伟岸挺拔的形象,那般深情的礼赞“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那就不再是比喻,而是象征了。

    象征的本质不是相关性,而是相似性。

象征体和本体是怎样构成相似的呢?简而言之:始于形似,止于神似,不拘泥于形似,着意于神似。例如《白杨礼赞》,作者起兴于傲然挺拔的白杨树,接着描绘它倔强挺立的高大形象,使之与斗争前线不屈不挠的抗日军民“形似”,进而点化:这树中的伟丈夫的坚强不屈、朴质严肃与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北方农民那种精神意志何其相似!这就是‘神似”,是作者着意渲染的旨趣。


“象征”和“比喻”的区别

这原本是个过去已探讨过的问题,其区分点有三:

1、象征和比喻常常结合而用,即象征中必有比喻,而比喻中不一定有象征。

2、象征表现在篇章和段落中,而比喻表现在句子里。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而比喻只是一种修辞手法。

3、象征讲究象征体与本体之间的“神似”,而比喻只讲究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形似”。

今有市里所出的初三“二练”模拟卷子,又涉及此知识点,全县教师争议颇多,故以重查资料而证之:

   请看下列句子:

(1)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2)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3)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4)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争上进的精神。

例(1)中毛泽东同志运用了暗喻这一形式,说明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这里用大家熟悉的“万里长征”和“第一步”来作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民主革命胜利后的路更长。抽象的道理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说明,读者一目了然。例(3)是比喻中的喻体和本体都出现的例子。“月光”月光“是本体,”“流水”是喻体,连接本体和喻体的“如”是比喻词。

例(2)中的“海燕”象征着“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它是通过海燕这一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例(4)中是直接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可见,比喻和象征是不同的。它们表现在:

一、      两者的表现不同:象征的象征体与本体之间要求“神似”,比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则要求“形似”

二、      两者介绍的对象不同:象征是以物示义,即不把意思直接说出,而让读者去理解。比喻是以物比物,比喻的对象一般是让人看的见、听得见或摸得着的一种具体事物、具体人。

三、      两者的格式不同:比喻中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借喻除外)一般有比喻词。如用“像”、“似的”、“是”、“仿佛”等连接。而象征中连接象征体和本体的,通常是句子和段落。它主要是连接用复句或几段话的文字来点明象征意义的。

四、      两者范围大小不同: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对象是整篇的文章,至少是文章中的一大段话,因此在范围上远远超过了比喻涉及的范围。比喻的范围比较小,一般局限于一两个句子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要语文得高分,修辞手法要掌握
首先要弄清楚象征与比喻、拟人的区别 象征这个表现方法
如何写文章
比喻手法的全分享--晨览作文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
六组修辞手法辨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