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卢望军教《醉翁亭记》

修与谁归,吾与谁归

——我教《醉翁亭记》

卢望军

一、导,承上启下

师: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了岳阳楼;庆历五年秋,欧阳修谪守滁州城,开发了醉翁亭。滕子京为岳阳留下了《岳阳楼记》,欧阳修为滁州写作了《醉翁亭记》;两个人都受到当地人民世代的爱戴,两篇文章都堪称流传千古的美文;不同的是,滕子京在政通人和百废俱兴重修岳阳楼竣工之后,扶着栏杆恸哭数十声,心境惨淡;而欧阳修却在人民丰衣足食的时候,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游山玩水,乐在其中。今天,我们来学习《醉翁亭记》,欣赏滁州城的美景,领会欧阳修的情怀。

二、背,亲近美文

师:遇到美的东西,我们要学会珍惜。和《岳阳楼记》一样,我们首先来一起配乐背诵这篇文章。大家觉得这篇文章,最适合用哪种类型的音乐?

生:舒缓的。

生:古典的。

生:宁静悠闲的。

(配乐选用了宗教音乐《云水禅心》,开头即是潺潺流水声和着鸟鸣声,然后是”如鸣佩环”的古筝声。整个曲子闲适而恬淡,与文章内容相得益彰。背诵之前,先让曲子播放一阵,以“洗耳静心”;背诵之后,曲子仍在继续,余音袅袅;整个背诵的过程,颇为享受。)

三、写,内化语言

师:《醉翁亭记》是一篇美文,也是一副画卷,这幅画卷由许多画面组成,请大家默读课文,将课文里所描写的画面找出来。我们这里所谓的画面,就是人的眼睛所能看到的具体可感的一个场景,这个场景可以只包含景或者人,也可以是人和景的交织,总之,要是具体可感的。

(学生一起找出画面,标上序号,一共是12个画面,因为我们是11个小组,所以把最后两个画面合成“夕阳下山”的画面。适时提示:画面部分,大量运用了描写。)

师:现在,请每个小组将和自己组号对应的画面改写成现代文,实现从画面到文字、从文言到白话的转换。欧阳修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追求简约而平实的文风,文章留下大量空白,这就给我们的改写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改写后的文字,要求语言优美流畅,想象合理。所谓合理想象,就是既要在意料之外,又要在情理之中,超出原文又要忠于原文。

(小组合作讨论,教师或者点拨,或者欣赏,或者鼓励,教室里合作探究的“画面”很热烈。)

师:现在我们来展示各小组的合作学习的成果。请注意,课堂的注意力要全部集中在正在发言的同学身上,也许这个画面不是你们小组的学习任务,但是,所有学习,都是你自己的任务。倾听是一种美德,质疑是一种品质。

(此处略去大部分学生的评价、质疑以及教师的相机点拨,这个过程有点琐屑,而且随机,记不大清楚。)

第一小组:晨雾茫茫,远看滁州城,群山环绕,山顶直插入云层之间,给人“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之感。我独坐于醉翁亭之间,观群山,望云游,心乐之。

师:你们小组的语言,虽然是白话,但是也有古文的典雅含蓄的意味,特别是能学以致用,把“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样的文本语言化成自己的语言,很好。据说《醉翁亭记》写成后,欧阳修张贴于城门,征求修改意见。开始大家只是赞扬,后来,有位樵夫说开头太啰嗦,便叫欧阳修到琅琊山南门上去看山。欧阳修一看,便恍然大悟,于是提笔将开头“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山,林壑尤美”一串文字换上“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几个字。如此一改,则文字精练,含义倍增。欧阳修当初这样一改,也给现在的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第一小组这里,环绕滁州城的山是“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的,在你的想象里,山是什么样子的?

生:连绵不断的。

生:高大巍峨的。

生:像《济南的冬天》那样的,似乎把滁州城安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似的。

师:多亏了有这样的留白啊!

第二小组:在滁州城的西南方,挺立着数不胜数的山峰。放眼望去,山峰和树木都格外的美丽。但在那其间,有一座山的树木却格外茂盛,相比其他的山峰,更幽深更秀丽。那是何山?原来琅琊山呀。

第三小组:沿着山路往里走,那潺潺的水声越来越大了,走了大概六七里,一条白色的清泉从两峰之间飞泻出来,就像一把白色的利刃,劈开了原本连在一起的两座山峰。泉边绿树青葱,像是那一抹清泉的伴友,陪侍左右,这,就是酿泉。

第四小组:山路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爬行,在一个转角处,突然就看到了一个四角翘起像一只欲飞的凤凰模样的亭子,居高临下,俯视泉水。哦,原来,那就是醉翁亭啊。

第五小组:早上,太阳升起来了,弥漫在树林里的雾气消散了;而在傍晚时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或是自明而暗,或是自暗而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林之间早上和晚上的景象。

师:呵呵,你们的改写,和翻译差不多,也许这个地方想象的空间少了点。这样吧,我们把课文下面的注释读一遍。

生读。

第六小组:漫山遍野的野花争奇斗艳,姹紫嫣红,散发着迷人的清香,沁人心脾,点缀出一幅“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画面;郁郁葱葱的树木枝繁叶茂,勾画出一抹浓郁的绿荫;秋天来了,秋高气爽,云淡风轻,溪水清澈,泠泠作响,这就是如画的四季。

生:他们好像少了一个季节,“水落而石出”说的是冬季的景象。

师:冬季,是枯水季节,水位低,水底的石头就露出了。不过,现在,水落石出这个成语用来形容——

生:真相大白。

第七小组:背着东西的人很是劳累,但是看见路边都是翠绿的高山,里面还回荡着悦耳的水声,他们也不觉得累了,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走累了,唱累了,便在树荫下乘凉休息。路上,还有的行人一前一后地走着,前呼后拥,呼朋引伴,弯着腰走的老人,被大人领着走的小孩,都是喜气洋洋的。行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那是滁州的老百姓在游玩啊。

第八小组:靠近溪边,垂钓于酿泉,酿泉倾泻碧波于此,溪水深不见底,鱼硕而鲜,用酿泉水酿酒,泉水清冽,美酒香甜,山味野菜,一样一样地摆在眼前,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这是太守在举行宴会啊。

第九小组:最有趣的事情莫过于玩一种投壶的游戏,投中的人赢,输的罚酒,宴席上,酒杯和游戏用的签字摆得到处都是。几轮游戏下了,个个都红光满面,但游戏兴致并未消减,欢呼声,拍手声,此起彼伏。随着幽幽的丝竹声,酒气和着音乐,随着清风环绕在整个滁州城上空,这是一场多么欢乐有趣的宴会啊。

生:音乐不一定有,课文说但是非丝非竹。

师:也许,他们的确不必借助音乐和歌舞来助兴吧。

第十组:一位经老不衰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众人之间,长须飘飘,颇有仙人的味道。他摸着长须,端着酒杯,眼神迷离地望着山间游乐的人们和山水风光,摇头晃脑地长吟:“山不在高,有亭则名;水不在深,有心则灵;予乃醉翁,有酒就行。”众人哈哈大笑,曰:“太守醉也。”

师:妙。

第十一组:夕阳挂在山上,人群乱哄哄,影子醉醺醺,散乱在地上,太守和宾客们都醉了,一起快乐地谈笑着回家了。茂密的树林里,影子静止了,声音却热闹起来,鸟鸣之声随处可闻,游人一离开,鸟儿们就高兴起来了。

师:改写活动非常成功,你们总是一次一次地超越我对于你们的期待。很多小组灵活引用了我们学过的古诗文,这就是语言的内化,文本的语言只有通过运用,才能内化成为我们自己的语言。

四、改,品味音韵

师:有人觉得,欧阳修被贬到滁州之后的游山玩水,是不问政事、寄情山水、排遣抑郁的消极做法,可是,从刚才我们所看到的画面看,欧阳修在滁州城过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生:自得其乐。

生:舒适愉快。

生:自由自在。

生:悠闲自得。

生:无比惬意。

生:乐不思蜀。

师:乐不思蜀?好像不合适,但是,你给了我们大家一个思路,我们可以改动一下,把蜀改成北宋的都城开封就好了,乐不思开封。在滁州的生活这么美,即使不能在京城为官也无妨。在这样闲适的心情下写出的文章,自然就不比韩愈的《马说》,充满了一种激愤的咬牙切齿的味道;也不比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处处弥漫着凝重的忧伤,而是充满了一种平和舒缓的闲情逸致。和这样平和舒缓相对应的是,欧阳修在《醉翁亭记》里创造性地大量地使用了“也”和“而”这两个虚词。我们找出带有这两个虚词的句子,朗读,体会,然后把这些句子换一种说法,体味一下原文在音韵和情味上的妙处。

(引导学生从表情达意的角度品味“也”,从音韵和谐的角度来品味“而”字的用法——主要是朗读和感受,少分析,多感受。过程略。)

师:《醉翁亭记》大量地运用“而”字和“也”字,创造出了一种平和愉悦的情味,这和文章所表达的内容是一致的,这体现了艺术创作上所追求的“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

五、悟,感受情怀

师:被贬滁州的欧阳修没有消沉,没有抑郁,而是游山玩水,饮酒写诗,不亦乐乎。他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所以以“醉翁”作为自己的号,请再读全文,欧阳修的“醉”仅仅是因为酒吗?他还为什么而醉呢?

(板书:醉 酒,引导学生在酒字前面加上“清”这个形容词,理解“洌”区别于“冽”的含义。)

生:醉美景,作者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说

明他是沉醉在山水之间。

生:醉人和,从滁州老百姓都出来游玩来看,他们应该是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

师:用《岳阳楼记》里面的话来说,就是——

众生: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师:人和的意思就是和乐。百姓和平快乐的前提是,太守治理滁州卓有成效。其实,我当时想的是“醉民俗”,和汪文韬的“醉人和”相比,现在看来,谁更胜一筹?

众生:汪文韬。

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这是韩愈说的。欧阳修是很敬重韩愈的,他少年时代得到一本韩愈的文集,经常翻看,收获很大。后来,他又对韩愈的文集进行修补订正,刊行天下,使韩愈的文章得以更好地传播。我们可以看到,醉清酒,醉美景,醉人和,是按照由表及里的顺序递进排列的,下面还有一醉,醉什么呢?

生:......

师:这个我们先留下一个悬念。太守饮少辄醉,不一定是酒量小,而是让他沉醉的东西很多,这就是——

众生:酒不醉人人自醉。

师: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可见,喝酒只是一个寄托,醉酒只是一个表象,透过醉,我们看见了太守内心的——

众生:乐。

师:太守都乐些什么呢?找找课文中和乐有关的语句,读读,想想,填填。

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太守乐山水。

生:乐宴酣,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师:或者,我们可以说,乐游宴,游玩和宴会。在这之前,还有一处。

生:乐四时,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生:乐其乐。

师:这个其指的是谁?

生:游人,也就是滁州的老百姓。

师:以别人的快乐为快乐,这是为人的仁爱;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这是为官的厚道。这里,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你们可能有兴趣听——

欧阳修在滁州,对于政事实行的是“宽简”政策。所谓宽简,顾名思义就是宽容和简化,办事遵循人情事理,不求搏取声誉,只要把事情办好就行了。这是他一生为政的风格。他后来曾权知开封府,前任是有名的“铁面老包”,即包拯,威严得很;而他则持以宽简,办事往往不动声色,同样把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清朝时,有人曾将他与包拯相比较,在开封府衙东西侧各树一座牌坊,一边写着“包严”,一边写着“欧宽”。

只有真正仁厚的人,才会以别人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与民同乐,这就是欧阳修为官的理想。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让我们回到开课的时候,追溯一下欧阳修被贬的原因。如果我们稍稍了解一下宋朝的历史,就会知道,宋朝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有识之士大多想通过革除积弊沉疴来达到富国强民的目的,宋仁宗时期范仲淹等领导的“庆历新政”就是基于这样的目的,但是“庆历新政”在大官僚的反扑下失败了,范仲淹等改革派被贬,欧阳修因多次上书替他们辩护,被贬为滁州知府。其实,不管是在朝廷当京官,还是被贬为地方官,欧阳修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为了人民的安居乐业。与民同乐,是欧阳修在儒家“仁政爱民”的主张下确立的的政治理想,现在这个理想在滁州实现了,所以欧阳修的第四个层面的醉是——

众生:醉理想。

师:醉是表象,酒不醉人人自醉;乐是实质,与民同乐乐——

生:乐其乐。

师:乐其乐已经用过了,换用文章的另外的语句,会更好。

生:乐亦无穷。

师:三个字。

众生:乐无穷。

师:以别人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的人,就像为自己开掘了一口快乐的井,一生都会有源源不断的快乐喷涌出来,与民同乐乐无穷啊。

完成板书如图:



六、问,修与谁归

师:按照常规的学习思路,本文学到这里,已经差不多了,但是,我觉得,在初中六册书中,八年级下册是最为厚重的,这不仅仅是因为课本本身是最厚重的,而且也是因为本册里面所包含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特别丰厚。这本书里有很多高贵的灵魂,透过文字向我们招手,而我,一个语文老师,希望,能够为他们寻找到千年后的知音。现在,我们从我们学过的古仁人中挑出几位,每一位找一句最有代表性的话来作为他们的名片,然后想想,在这些人中间,欧阳修将会和谁一道,即《岳阳楼记》里面所说的“与谁归”。

(讨论,板书如下:

原: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

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欧阳修: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

生:我觉得是范仲淹吧,他先忧后乐,也是为百姓着想的人。

生:但是,范仲淹是先忧后乐啊,欧阳修是同乐啊。

袁:老师,我能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当然。

袁:我觉得欧阳修不会与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个人同道,因为屈原太清高了,其实,当时未必就没有和他一样的贤才,他应该和那些人团结起来。

师:组成统一战线,建设,哪怕是一点小小的建设也好,也能改变一点点这个世界。

袁:屈原也太那个了......

生:自恋。

袁:对,就是这个意思。也不会和柳宗元一道,柳宗元太孤僻了,不容易亲近。也不会和范仲淹一道,因为先忧后乐,实在太高尚了。

师:你是想说,范仲淹对自己太苛刻了,会失去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袁:嗯。

师:既然欧阳修和这三个人都有不同,那么,在我们熟悉的古仁人中,有没有和他意气相投的人呢?

生:.......

师:有没有和欧阳修这样的,在朝廷为官,就勤政;在地方为官,就爱民;不管受到什么挫折,始终都能保持一颗乐观的心,享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生活的乐趣?

生:嗯,好像有这么一个人。

生:苏......

众生:苏轼。

师:苏轼怎么说。他说——

众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欧阳修和苏轼的确是心有灵犀,意气相投的。我们再来听一个故事:

嘉祐二年,欧阳修担任这一年礼部省试的主考官。欧阳修出题《刑赏忠厚之至论》,点检试卷官梅尧臣批阅试卷时,发现其中一篇特别精彩,颇具“孟轲之风”,随即呈给欧阳修阅。欧阳修读后,眼睛一亮,觉得无论文采和观点,都堪当压卷之作,可以毫无争议地列为第一。但欧阳修的“入室弟子”曾巩也参加了这场会试,由于采用糊名法,文章属于谁,不得而知,欧阳修猜想这篇文章应该是曾巩所写,担心把自己的弟子列为第一会遭人闲话,便与梅尧臣商量将此文的考生列为第二。后来发现,这个人不是曾巩,而是一个四川人,名字叫苏轼。后来,他在给梅尧臣的信中盛赞苏轼的文才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看到后生才情勃发,年过五十的欧阳修竟然兴奋得孩童一般,信誓旦旦地要为苏轼出人头地开山避路,爱才之情,溢于言表。

师:后来苏轼的成就,证明了欧阳修的识人之明。不仅如此,当年这一场考试,共录取进士388人,除了苏轼,其中还包括苏辙、曾巩等文坛巨匠,而且苏洵和王安石也都受到过欧阳修的提携和帮助,可以说,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是北宋文坛的——

生:领袖。

生:泰山北斗。

师:正是因为欧阳修有与民同乐的胸襟,所以他才会不遗余力地提拔年轻人;正是因为他有慧眼识英才的眼光,所以才使天下读书人都想拜他为师;而他自己的人生,虽然有些波波折折,但是在古代有才学的人之中,算得上比较圆满了。我特意查了一些资料,罗列了一些数据,也许可以说明胸襟气度和人生幸福的关系——

屈原只活了34岁,柳宗元活了47岁,范仲淹活到了63岁,而欧阳修活到了65岁。《论语》里说,“知者不惑,仁者无忧,勇者不惧”;《论语》还说,“智者乐,仁者寿”;能够与民同乐的欧阳修就是一个宽厚的仁者,无忧,所以长寿。这样的仁者,既能与民同乐,也拥有自己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精神世界。我们知道,号是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志趣和追求的,欧阳修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六一”指的是“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因为有这样自给自足的精神世界,所以,不知老,不怕老。这有点像孔子,孔子说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七、追问,吾与谁归?

师:为官之道,亦是为人之道;处事之道,亦是处世之道;我们马上就要结束古文学习之旅,从这些古仁人身上,你学到了什么?之前我们写过《向范仲淹滕子京学习为官之道》,今天,我们写一篇《向古仁人学习为人之道》。学习为人之道,建构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精神世界,是比考试得高分,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甚至比结婚生子更重要的一件事,因为这决定了你将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拥有怎样的生活。这是一个沉静思考的过程,课堂上我们不做讨论,我先和大家分享我的感受。我向古仁人学到为人之道是韧性。我不希望像屈原那样,太刚烈,容易折断;也不希望像柳宗元那样,太忧郁,会与快乐绝缘;而像范仲淹那样,我又做不到,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也做不到;而欧阳修和苏轼,教给我们的是一种比较现实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可以与这个世界良好沟通的钥匙。

韧性

韧性,乃是最高明的为人处世的法则。

韧性不是忍受,而是承受;韧性不是勇往直前,而是能屈能伸;韧性不是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刚烈,而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隐忍。

韧性是随遇而安的闲适,韧性是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从容,韧性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进退自如。

韧性是相信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也相信世上没有白费的努力;韧性是相信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也相信乌云最终遮不住太阳;韧性是相信山不转水在转,也相信因果相循,生命自有水到渠成的定律;

有韧性的人,从不排挤进入自己心灵世界的他人,但是,他一定有一个内在的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精神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喝杯子里斟满的酒,他弹奏自己心里的音乐,他吟诵那些自己喜欢的文字而不管这些文字是否能博取功名,他书写自己想写的活泼泼华丽丽的文字而不管在他之后别人如何评价,无论现实的世界多么噪杂拥挤,也无论自己的境遇多么坎坷不平,这样的人,始终在天上人间来去自如,穿行如风,谈笑天地间。

这是真正可爱的生命。

是的,除了可爱,我想不出其他更好的形容词。

师:最后,我们以一副对联来结束今天的课,我出上联,请大家对下联。欧阳修醉翁亭里与民同乐。

生:欧阳修对范仲淹。

生:醉翁亭里对岳阳楼上

师:从音韵的角度讲,用岳阳楼头更好。一个字一个字对。

生:民对君。乐对忧。

生:为君分忧。

师:如果是岳阳楼头为君分忧的话,范仲淹似乎换成滕子京更好。我们齐读这幅对联。

生:欧阳修醉翁亭里与民同乐

滕子京岳阳楼头为君分忧

师:希望大家好好写这篇文章,也希望大家都拥有可爱的生命。

附:学生作品

乘风乘月乘忧去

侯佳慧

人总是喜欢逃避现实!借酒消愁,是全世界通用的办法,在电视剧里也是如此,一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就喝酒,狂喝,猛喝,喝醉了就什么都忘了。所以酒在某个程度上是和毒品一样的,都是让人麻痹的。古代的人比现代的人更爱喝酒,可李白说“举杯消愁愁更愁”,看来借酒消愁也不行。

跟古仁人学习做人的方法,看来看去,做人的最好方法就是洒脱。洒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洒脱就是如范仲淹说的“不以物喜,不以自悲”,洒脱就是欧阳修和苏轼所具有的豁达乐观。知足者常乐,乐观者总乐,洒脱者永乐。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常想一二——这是知足。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这是乐观。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这是洒脱。

洒洒脱脱,乘风乘月乘忧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醉翁亭记
张宗成 | 异曲同工忧与乐——欧阳修《醉翁亭记》赏读
醉翁亭记读后感10篇
伟大的孤独和俗世的欢喜,你选哪一个?——范仲淹《岳阳楼记》和欧阳修《醉翁亭记》之比较阅读
游改革者之亭
醉翁亭记[欧阳修 朗诵:方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