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分数强化下的教育会伤人


分数强化下的教育会伤人

最近,我在读《学校会伤人》这本书,不知为啥,眼前总是恍惚着一系列的数据,大概上天在启示着自己去寻找伤害人的真正元凶。

不要以为《学校会伤人》这本书的作者会是国人,恰恰是美国人,看来,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许多国家都在思考的对象,谁在这方面思考对了路,哪个国家就有可能走向更加的强盛。

我觉得为啥学校会伤人,作者能够从教师、学生、家长的角度来审视教育本身,确实不怎么容易,自然,一个个事例通俗易懂,承载着理论,也让人信服到底学校是如何伤人的。

书还没有完全看完,自然不敢有更多的评判,当然了,我有一个喜欢,在看一本书时,不会过分快的就看结束,而是思考,如果让自己来思考这个话题,会有什么样的结论呢?实际上,写一本书确实不容易,它凝聚着作者多年的心血,我只是个普通的教师,思考的深度与力度自然不能与专家相提并论,当然了,只要思考多了,你自我的认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

我发现,时下,作为争议比较多的国内教育,实际上,最大的问题,就是减负,到底怎么减负,似乎是个老大难,至今依旧是愈减愈负,难怪一些稍有常识的人大声疾呼,减负为啥没有成效,不就是减号与负数在数学上常常是同一个符号,自然是负负得正了。主管部门试图通过课改来改变孩子的课业负担,可是孩子们的作业却在不断地提高,许多孩子在题海中损害了健康,这是许多老师茫然,家长无奈的事儿。

事实上,学校会伤人,说到底,在我们这个国家,更多的是单一的考核与孩子多元化发展存在的矛盾。我们学校的评价标准的单一数字化与人的成长、成功途径的多方面的素养是不一致的,导致一些高分低能的孩子,一旦走进社会,却无所作为,一些在学校里的默默无闻或者惹是生非者却因为种种机缘,在某个方面有了发展,反而成为社会有用之人。什么知识无用论,读书无用论都是这种矛盾的直接反应。

学校的评价从根本上都是智育决定一切,什么三好生评定,什么美德好少年的评定,十之八九都是把分数作为唯一的指标进行确定的,完全可以说,分数决定了一切。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如何评价才是合理科学的,那就需要我们的学校、教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当然了,结果考评的多元化常常需要每个教育者或者主管部门认真思考并实行。有人也许说,不是有孩子个人成长袋吗?我发现,这种成长袋设计的初衷是好的,可是在执行过程中,学校、老师要么戴上分数这样的有色眼镜,要么以结果来评判一切,忽略了过程的记录,我发现,许多学生成长袋都是到了学期末,老师们才急急忙忙拿出来,来个人工突击,如此完成,我们能够保证其客观公正吗?

只要你是置身学校教育之中的,自然会发现,许多学校之所以没有了个性、失去了特色,变得千校一面,说白了,依旧是我们的主管部门的单一数据化评价有很大关系。据说,有些地方主管部门,他们实行一票否决权,那就是,只要你的中高考成绩相比而言,稍微滞后,自然就不会考虑你其他方面的努力,如此,学校常常是只抓分数,其他学生成长中需要得到的锻炼,是能省则省,结果是,学校在上级数据的压迫下,不管白猫黑猫,只要能够提高成绩的方式方法,无论其对学生或者教师是否存在伤害,都会义无反顾地进行下去。

只要家里有孩子上学,那么许多矛盾就会在瞬间爆发。许多家长为了孩子能够在学校里名列前茅,主动到社会一些机构去补课,不管三七二十一,买许多复习资料,如此强迫性的要求,在学校里也会发生,许多老师为了孩子能够考得好的分数,也会变着法儿的布置各种作业,实际上,许多孩子是没有假期的,难怪有些孩子嘀咕,不如不放假,自己还算舒服些。据说,这次放寒假,有极个别高中的极个别班级,所有任课老师竟然布置了上百道试卷,也不知道孩子是怎么完成的,反正,中国教育之声蒲公英专栏晒出的五花八门的作业,着实多多少少透露出许多学校在孩子成长方面的急功近利。

我觉得在大人眼里,孩子只能是超人,否则,也不会上下嘴皮子一磕,铺天盖地的作业迎面扑来,着实让人觉得惊讶。试想想,一门语文学科,学校或者老师竟然布置读几本名著,写上万字的读书笔记,殊不知,其他学科到底有多少作业,那还是未知数,可以想象,孩子们还有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吗?

也许大人们会说,这些孩子不懂事,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差,如果不布置作业,他们只能在玩乐中荒废时光。事实上,我们很少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去自我管理,再说了,在孩子自我管理方面,学校与家庭到底做了多少指导,这是特别成问题的。学校里,为了提高考试成绩,我们完全可以放弃一些成长活动的开展,整个校园,除了上课就是嘈杂之音,家里,家长可以包揽孩子的一切生活事务,只要孩子成绩好,一切都好。殊不知,孩子的成长需要各方面平台进行锻炼,否则,仅仅是一个完全的书呆子,我们能够指望其有伟大志向,为社会的发展承载什么大的抱负吗?教育让许多有作为的孩子变得平庸起来。奥尔森女士在《学校会伤人》里用“我很平庸”、“平庸之伤”这样的醒目标题来揭示教育给孩子成长带来的伤害。

人的判断力、创造力、想象力往往是从一个个精彩活动中得来的,活动的设计常常离不开生活,然而,时下的学校教育已经背离了学生成长的初衷,单纯强化孩子的记忆力,忽略了孩子判断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锤炼,这样的教育结果只能是造就一个个高分低能的孩子。

百无一用是书生,殊不知,只有读死书的人才会百无一用,不信,你看看投笔从戎的班超先生,一点都不含糊,在开拓汉朝疆土上又有几人能够比的?只有纸上谈兵的赵括才会让四十万赵国将士走进地狱,说到底,人的知识学习脱离了生活实际,这样的学院式学习只能误事,不能从根本上让一个领域得到发展。我们都是从学校教育中走出来的人,回过头来想想,等到了真正的工作岗位上,如果依旧是啃着学校的老本,不思进取,注重终身学习,那么想要在自己的领域开创新的天地,那是不可思议的。我们的平庸与否,实际上都是与持久的学习力有关系,这就需要我们的学校在终身学习上多下功夫,而不是仅仅把目光狭隘地锁定在分数上。唯分数论让许多有创造力的孩子走向平庸,记得一次作文课,我当场写下来几千字,没想到,打在电脑视频上,许多孩子在赞叹之余不免困惑,老师,你这样写可以,如果我们这样写,能得高分吗?也就是说,孩子们在无数次地规范与强化中,变得特别规矩,这种规矩只能让一个人平庸,这事实上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凌宗伟校长认为学校不是企业,用企业的数据思维来管理学校到头来注定要失败,我也有同感,然而,许多急功近利地教育主管部门,竟然为了迎合政府的思维习惯,没有从人发展的教育规划学校的发展,一个劲儿在数据上做文章,据说,有些主管部门开会,已经把自己所辖范围的所有班级都进行了排名,也不管学生的基础如何,只是一个劲儿地强化分数上如何如何,如此,台下的老师都特别紧张,谁愿意自己在显示屏上落到最后呢,如此,教师才不管你是不是课改呢,只能无限制地损坏孩子的健康,搞什么题海战术。有人说,老师不可以自己走进题海进行钻研,如此,孩子不可以跳出题海吗?然而,上级发放的试卷有时候就不上规矩,只要有题目,随意性特别强,这自然让许多老师也特别无奈。就算老师精讲精练,我们的家长同意吗?不是有许多家长给孩子额外布置作业吗?

唯分数论,在现代技术支配下会代替并束缚学校的发展,学校教育伤人也就不奇怪了?(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班主任在家长会上的讲话
语文老师在家长会上的发言稿--亿龙的blog
八年级(1)班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
*学校是怎么害人的?
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司其职
不罚学生,不留作业,不去补课,但中考和高考却凭分数择优录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