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读失当的三类表现

叶圣陶有一文《中学国文教师》。其概括的七类国文教师,都表现出行为的偏颇性。至今,如此现象还客观存在。

如在阅读上,有三类行为失当的表现:

第一类是,“以为讲国文就是把文章一句一句讲明,而讲明就是把纸面上的文句翻译成口头的语言”。此曰,翻译型教师。

叶老所言其事,无疑针对的是文言文阅读教学。如今这类逐字逐句串讲的人少了,可是并未绝迹。

尤须令人警醒的是,在现代文阅读中,也出现相类的教学。其表现为,在课文里,拎出所谓关键语句,或者其有特殊含义,然后教师把潜在的意义讲析出来。

这一类教师,把语文阅读的知识运用,局限于“以我知道,然后告诉你”。这里教的所谓知识,其实都是教师的主观性认知,他以为这就是教学的全部。所以,他理解的语文知识,就是进行字面意义的阐释。

在这样的听讲的教学模式里,学生只要带着耳朵来就行了。其学习的被动性是显著的。

我们也可以把这一类教师称为替作者代言的教师。

第二类是,“喜欢发挥,可是发挥不一定集中在所讲的那一篇文章”。此曰阐发型教师。

这就是泛化的知识讲述。教师通常以课文为话题的生发,发言覆盖天文地理,上下五千年,以及人情世故等。

这一类老师课堂很有趣,似乎也有知识有智慧,可是偏离文本,泛化讲述,教学效率不高。

如今强调教师不要一言堂。教师一路讲下去的少了,随之增加了讨论。这就是所谓师生对话。

可是在师生对话的课堂,已然存在泛人文化,脱离文本的讨论现象。

这一类教师喜欢用,“同学们,你们的生活里,有类似的情况吗?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这样的问话,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延展讨论。

余下的时间就是天马行空了。

第三类是,“忧世的心情很切,把学生的一切道德训练都担在自己肩膀上”。此曰道德型教师。

我国文化有文道统一的传统。在教育上,也把“传道”作为重要的任务。而且在古代教育,语文不是单科教学,在很大意义上,是作为一个教育载体,要担负教化责任。

如今在课程体系,语文是一个单设学科。也就意味着,教化的作用不单纯由语文课程实现。语文其课程本位的任务。

可是一些教师习惯于借助课文的意义,在阐发时,自然联系学生行为,以及时事中的问题,大加鞭笞。

教师其诚心、爱心与责任心可贵,然而这样的做法,把一节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政治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
【语论撷英】《语文教师培训与语文教学》(1985)——香港教育署专题之二
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研究之五
中学语文优秀教学论文:依据课文设计比较阅读的内容(吕嘉兴)
2006年在兰州听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作报告
阅读教学效益与文本解读?????(陈日亮老师讲座摘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