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平韵格【雨淋铃】(宋词研究)
把入声韵格转为平声韵格,是宋代词人的一种尝试。对他们来说,
这也是新生事物。虽然五代人也曾进行过局部尝试,但整体【篇】
转韵乃是宋人首创。从【忆秦娥】开始,经历了挫败之后,宋人
不断反省再反省,终于悟出了“反相法”。即烟波霞客先生所提到的。
虽然大方向定了下来,但其细节东西,由于宋代的某些词人对于
结构性的东西还欠领悟,包括律拗格在词中地位的了解等还不清楚。
导致了转韵格后的作品会出现某些惯性因素。
下面介绍的是杜龙沙的【雨霖铃】作品。
窗影珑璁,画楼平晓,翳柳啼鸦。门巷渐有新烟,东风定、人扫桐花。
峭寒斗减,看旅雁、争起蒹葭。溯断云,多少悲鸣,数行又下远汀沙。
应是故园桃李谢。送清江、一曲阑干下。染翰为赋春羁,嗟双鬓、客舍成华。
绣鞭绮陌,强携酒、来觅吴娃。听扇底、凄惋新声,醉里翻念家。
如果拿这首作品做例词编词谱,恐怕不会轻而易举。
比如第四句。词中是拗格,它不能作为主谱格,这样就很麻烦。
需追溯到入声韵原词。柳永词中是“都门怅饮无绪”,也用的
是拗格。他是把原谱格的律格根据内容需求改为拗格的。那么,
原谱格是什么呢?应该是中仄中平中仄。所以,转平韵格后,
其主谱格应是中平中仄平平。次谱格是中仄中仄平平。这一点
必须注意,否则,前功尽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词百法-刘公坡完整版
闲中好
格律诗中的“转韵”是什么意思?
异尾换格法(不得转载)
北芦先生谈词
词的基本格式及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