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歌创作的点滴体会】(一)
    一些朋友常常问我怎样写诗。我不会写诗,更不能系统地谈诗的写法。于是想出一个“馊”主意——介绍一些名诗给大家。借助诗歌爱好者的力量,集思广益,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

   为此《阅读与欣赏》便出笼了。承蒙不弃,有的送图片,有的送资料,有的谈体会,令我十分感动。在此向所有关心的朋友表示由衷谢意!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我想不再继续。在结束语中我再谈一些相关的看法介绍一些相关的资料,希望对朋友有所帮助。


1、“朦胧诗”与“朦胧诗派”: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批年轻的诗人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引起了诗坛的瞩目。他们大胆开拓诗歌的艺术领域,用非传统的新的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法来抒发感情。他们强调诗人主观的感觉世界,大量采用虚写法,使诗由具体变得抽象,追求诗的内在旋律;他们的一些诗作选择奇特的现象,打破时空秩序,捕捉瞬间感受,运用跳跃性的结构,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使人们读起来不再像过去那样明晰易懂。章明在1980年3月号的《诗刊》上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 》一文,由此得名“朦胧诗”,这批朦胧诗人也就被称为“朦胧诗派” ,以北岛、舒婷、顾城、江河等为代表。


2、 什么是“意象”?
   “意象”一词,英文是image,又译作“影像”、“形象”、“幻象”。意象即想象中的具体形象。它通过诗人的幻想加工制造而成,也就是说它是诗人经过运思而构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如:《再别康桥》中的“金柳”、“青荇”、“新娘”;《雨巷》中的“油纸伞”、“雨巷”、“丁香姑娘”等。


3、 什么是“意境”?
    意境就是诗人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感受以后产生的一种情怀,它的全部奥秘即是外部世界即境的心灵化与内部世界即意的具象化。意境的形成,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具体表现;而意境的创造则是诗人为源于生活的情意寻找一个更为典型的艺术环境的艺术实践。简单的说,就是诗人创造的,“想象中的”(意)环境(境)。

4、意象和意境是诗人心造的,不是客观景物的翻版。
   如康桥的景物,不是真实的写照,而是诗人根据自己的心情提取的感觉和想象化了的意象。
 
西风瘦马/文  铃歌编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沁园春?雪 《雨说》《星星变奏曲》《蝈蝈与蛐蛐》《夜》(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论李商隐诗的朦胧美(下篇)
当代汉语诗歌创新的价值标准分析
《星星变奏曲》公开课教案
#马特焕新# 现代诗歌 Day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