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联的格律》

对联的价值: 

(一)对联的实用价值:
     对联的最大价值,首先在于它的使用价值。这正如白居易所主张的“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联也须合为用而撰。而其实用价值的主要特点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宽高长):

1、对联的适用范围广对联自产生以来,在社会上就逐渐开始被广泛应用。
   后来各种节日、红白喜事、名胜古迹、楼台亭阁、各行各业,以及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中,戏剧舞台上无处不经常用到对联。甚至在扇子、茶杯、花瓶、手绢上,到处都有人们喜闻乐见的对联。

2、对联的使用频率高对联是我国使用频率最高、雅俗共赏的文学形式。
   所谓使用频率高,主要是指人们生活中应用对联的机会多,使用对联的次数多。比如:机关单位在各种大型节日、民间遇到各种红白喜事等,都要用到对联。还有家家户户年年春节都要贴春联。

3、对联的利用时间长对联的利用时间长。
   是指一些好的对联被制成艺术品,或者将其雕刻、悬挂、书写在建筑物上以及名胜古迹的某些固定位置,历经几年、几十年、乃至几百上千年长期点缀着这些地方,让人们一直能欣赏到这些对联。


(二)对联的欣赏价值: 
    对联是给大众阅读观瞻的,所以,一副好的对联,的确有其很大的欣赏价值。所谓的欣赏价值,旧时指对联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具有很高的艺术品味,使人读起来觉得是一种艺术享受,并且回味无穷(这里的很多人应该都会有过这种感受的,或许都还记得不少曾经令自己心动过的好联呢)

1、对联的欣赏价值,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联的欣赏价值,表现在它的思想内容上。
     有欣赏价值的对联,其思想内容必然是进步的、健康的,能够激励和鼓舞人们。低级趣味、庸俗甚至反动的东西绝不值得广大读者欣赏。
(2)对联的欣赏价值,表现在它的写作技巧上。 
     有欣赏价值的对联,其表现形式必然是完美的。违反联律或者干燥乏味的平庸之作,根本不值得欣赏,也没有人会去欣赏。
(3)对联的欣赏价值,还表现在其书法艺术上。
     对联与书法是两朵独特的民族艺术之花,一副好对联配上优美的书法,便是珠联璧合、相映生辉的艺术瑰宝。建议这里学对联的也要学学书法,学书法的也要学学对联。

2、欣赏对联,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在文学大家族中,应当说,楹联是起源最早的文学形式之一。它根植于深厚的汉文化土壤之中,与《周易》、《诗经》、《离骚》、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等文学艺术有着必然的联系,堪称文学园地里的一枝奇葩。可长期以来,由于陈腐的传统观念,楹联一直被认为是“雕虫小技”而关在文学大门之外。这种不科学、不公正的待遇,至今还没有得到彻底的改观。因而,我们必须为此大声呼吁,努力奋争,让楹联这道历史“名菜”堂而皇之地摆上中华文学的国宴大餐。

(1)欣赏对联的美学价值。
     对联以形式美、音律美、哲理美、意境美、韵味美熔为一炉,有极大的美学价值,令人神往。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对联之美就在于此:在于对称、对比和对立统一,这是对联令人喜爱的根本原因。词语对仗使对联具有对称美、平衡美;声律协调使对联具有抑扬美、和谐美。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槛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小院春回,帘卷起一听风月;看溪边绿树,树边红雨,此中有舜日尧天。

(2)欣赏对联的文学价值。 
     对联自先秦开始孕育,问世悠久,它讲究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集中体现了古典文学的形式美、语言美。具有古典文学的典型性、代表性,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3)欣赏对联的艺术价值。
     一副好的对联,不仅是一件好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欣赏对联,在欣赏其美学价值、文学价值的同时,要注意欣赏它的艺术价值。欣赏对联的艺术价值,也就是欣赏对联表现美的那种特殊的形式和效果。例如: 天落山边,走近山边天还远;月浮水面,拨开水面月又沉。——佚名

    从形式上讲,此联上下比都只用八个不同的汉字,通过排列组合形成了单边十一字的联语,文字上循环往复,音律上宛转悠扬,但从文字上看、音律上听就已给人赏心悦目之感;再从内涵上看,大家闭着眼睛回忆一下,这情景是不是就是我们曾经有过的经历和感觉?然后远看上联像不像一幅油画?近看下联是不是一组动画?仔细玩味便会觉得美不可言。这就是艺术效果!

(4)欣赏对联的历史价值。 
     很多对联,记载了真实的历史,后人阅读时,能够获得很多历史知识,欣赏到它的历史价值。
例如:
明朝正统十四年秋,
瓦剌也先大举进犯,英宗亲征被俘,兵部尚书于谦精心策划,打败敌军。后英宗复辟,反以谋逆罪将于谦处死。北京的于谦祠有光绪年间文人孙诒经所撰一联记叙此事: 
帝念有功,群小谗谋冤太惨; 
公真不朽,故居歆记地犹灵。 
清末思想家魏源也到于谦祠拜祭,并写下联句: 
砥柱中流,独挽朱明残祚; 
庙容永奂,长赢史笔芳名。 
两则联句,如镌如铭,直抵史书一页。

3、对联的欣赏方法:  
    对联的欣赏方法一般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大致步骤是: 
(1)先看外表。
     主要看其是否合律,对联的长短,字写得如何等等。看字仅限于书写、镌刻、悬挂出来的对联。 

(2)分析内容。
     要认真分析联句的内容,较长的对联如未断句者,还需先断句。断句之后,就可以仔细领会联中说了什么,为什么这么说,说的怎么样,有何特点等等。 

(3)弄清技巧。
     技巧有构思技巧和修辞技巧等方面。欣赏对联时,就要把该对联中作者所用的构思与修辞的技巧所在都找出来,深刻理会,掂量其欣赏价值。


(三)对联的收藏价值: 
     上面已经讲到欣赏对联时要注重欣赏对联的艺术价值。有艺术价值的好物品就必定有其收藏价值。对联的艺术价值,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其书法艺术上。其实,书法并不是对联内在的本质的东西,仅仅是对联的一种载体或者说表现形式。但是,对联和书法皆为汉字所特有,对联不与书法结合则已,一旦结合,便多了一个更加可贵的欣赏内容。联书并妙的好作品更使人爱不释手,甚至如获至宝。
     一幅绝妙的好联与精美典雅的书法的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作品,是极具收藏价值的艺术珍品。有的古老对联书法作品甚至价值连城,堪称国宝。说不定我们这里有些人将来的联书妙品也会长留于世的!


对联的格律:
格律的概念:

一、什么是格律:   
    格律是指诗、词、曲、赋、联等文学作品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用韵等方面的基本规则和格式要求(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二、格律的要素:    
    诗词格律一般具有五要素:即字数、句数、平仄、对仗、用韵等(而对联则一般情况下没有用韵的要求)。
如,七律的格律之一【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律诗的格律严格规定:
1、每首8句;
2、每句7字;
3、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仄收的可不用押韵),且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
4、8句形成4联,分别叫做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
5、每个字的平仄都有规定(带括号的表示可平可仄,但也不是可随意使用,须拗救使用)。还有“粘、对”要求,即双数句偶数字与前一单数句的偶数字平则相反(对),单数句偶数字与前一双数句的偶数字平仄相同(粘)等等。

    词谱也就是词的格律,符合某一个词牌的词谱要求的上述五个要素的就可叫做某词牌名,否则,那就是四不像,不能被人认可。


三、什么是格律文学: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把“格”和“律”这两个字先分开解释,然后再合拢理解。所谓的“格”,我理解为就是一种规定好了的范围、格式、品格,也就是前面所讲到的五要素(不同的文学形式又还有其更细致具体的要求)等;所谓的“律”应该是指音调的高低标准,也就是平仄。所以,我们就可以这么认为了:凡是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要求(比如句数,字数等),并且也需要遵守声调高低规定的文学形式,就叫格律文学。

    如按此定义,那么对联就毫无疑问的应是与诗、词、曲、赋相并列的一种独立的格律文学体裁了。   
    尽管目前文学界有部分学者还对“楹联是格律文学”还存有异议,但中国楹联学会通过举办专家论坛的形式,对此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并于2007年6月1日,在郑重颁布的古今对联史上第一部《联律通则》(试行)的第一章引言第二条中明确指出:“楹联是传统的格律文学。”

    在下也坚持认为,对联肯定属于格律文学,只是其“格”的要求与其他格律文学的要求有所区别罢了,但对“律”的要求则完全是相一致的。既然我们大家都认为(也或许是我强加于你们的)对联是“格律”文学,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习下一节:对联的格律。

对联的格律:
对联的格律简称联律。也就是对联的基本规则和格式。

(一)字句对等: 
     字句对等,是指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这个问题大家很好理解,前面已经举过不少的例子(单句、复句、多分句的都有),就不再举例说明了。需要提请大家注意的是:若上下联每个句子字数不等,全联字数也不相等,甚至连句数都不等,那就不是对联了。
如: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 
又如:深化改革促发展;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前面字数不等,后面句数不等,撇开其他要素,就字数、句数而言这都不叫对联,只能算某个时期的标语口号。   但还需要提醒的一点是:作为技巧联,有时也还是可以偶尔出现上下联字数不等的情况的。但这是特例,轻易不要使用,其实一般人也是很难用好的。
如:
袁世凯 千古;中华民国万岁。 ——佚名《挽袁世凯》   上联五字,下联六字,千古也能对得了万岁,何哉?关键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也!

(二)词性对品:
    词性对品,是指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其词类属性相同,或者符合传统的对仗(对仗由一一对应的仪仗而来)种类。 
例如:
春 前 有 雨 花 开 早;   名 方位 动 名 名 动 形   秋 后 无 霜 叶 落 迟。   名 方位 动 名 名动 形 
春 前 有 雨 花 开 早;   名 方位 动 名 名 动 形   秋 后 无 霜 叶 落 迟。   名 方位 动 名 名动 形 
    上下联处于形同位置的词完全相对一致,甚至连小类都毫无差异,就词性而言这就是最典型的工对。初学者最好从工对开始练习,须多看看李渔的《笠翁对句》。 

    上面是实词的例子看的,大家同时还要注意到虚词(副、介、连、助、叹、拟)在对联中的对应。虚词在联中也是被经常用到的,也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虚词能增加对联的灵动性,虚实结合才有层次感、灵动性(实词意简句健,虚词意繁句柔)。而虚词大家平时关注的却恰恰较少,加之虚词还很不易判别,所以要提请大家给予高度重视。
如:
先武后文,竟不约而同,焉为巧合;   
如亲似故,虽相见恨晚,亦是奇缘。——江郎才尽《读友人博客有感》   
     此联的竟、虽;焉、亦均为虚词,前面的可算是领字,后面的算是程度修饰。虚词不必过于注重小类,但必须注意最好虚虚相对(个别时候也可虚实相对)。

风雅颂江郎才尽文/铃歌编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写对联
对联百科
人间联话(112) 傅小松访谈录(上)
王步高教授《诗词格律与写作》第五讲
人间联话 傅小松 一种新的楹联格律体系构架之尝试
对联短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