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好学校?







什么是好学校?
 
温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谢树华

    学校是教育的根本载体,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质就是办人民满意的好学校。年初,我们举办市直学校互学互比活动,通过互学互比,总结成绩,提炼特色,明晰思路,形成比学赶超、争创“好学校”的热潮。

    有漂亮校舍的学校就是好学校吗?不一定,就譬如一个人的气质不取决于穿戴一样,建筑设施只是“好学校”的硬件条件。

    生源好的学校就是好学校吗?更不是,“好学校”不看学生的“入口”条件,而要看学生从“入口”到“出口”的变化。

    那么,什么是好学校呢?

  好学校的前提是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校的灵魂,体现在校园的一草一木、师生的一颦一笑之中。我们常说的“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也主要是指好校长能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并能以理念引领学校的发展。就教育质量而言,衡量办学理念是否先进,主要有四个维度:一是人人发展,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要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二是全面发展,培养人格完整、身心和谐的学生;三是个性发展,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四是终生发展,教给学生终身有益的东西。只有四个维度都统筹兼顾,让每一个学生的品德、身心、能力与知识等得到和谐发展,这才是高质量的好学校。我们不少学校,也提出了先进的办学理念,比如温州中学的“英奇匡国,作圣启蒙”,拜朱自清先生所赐,理念高远,非常激励人心。温州市实验中学提出“尊重、选择、等待”的核心价值观,践行教育民主,追求适性发展,体现教育是“慢的艺术”。

  好学校的核心是要有丰富的课程体系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集中体现了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是落实培养目标的有效载体,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最主要的依据。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中小学都在打造高效课堂,丰富课外活动,课程建设蓬勃发展,活动课程化、课程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课程呈现类型多样化、内容精品化、价值取向生本化的特点,有效地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如温州二中开发选修课程达100多门,使学生特长得到充分的培养,学校被确定为温州市知识拓展、兴趣特长、社会实践三大类选修课程建设基地。温州三中开设了以科学教育为主的“学与做”系列课程,强化实践教育,丰富了办学内涵。

  好学校的关键是要有优秀的师资团队

    梅贻琦先生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可以说是办学校的至理名言。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有好教师才有好学校,甚至可以说,教师即学校。我们要努力打造一支师德为先、以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教师队伍。要让我们的教师有目标,有动力,有尊严,有幸福感。我们不少学校在师资队伍培养方面有创造性的举措。如温州市实验小学推行“做成一件事”,让教师选择一项自己认为最有价值、最有可能实现的工作进行研究,学校给予政策、资源、专业等方面的支持,使新课改提出的“教师成为研究者”落到实处。

  好学校的保障是要有良好的校园文化

    比如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管理一所学校,单靠校长的人格,或靠领导的人文关怀,这是走不远的。好学校依靠的是卓越的校园文化,通过长期实践,形成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优良的工作作风、教风、学风,最后以文化的形式影响学校的每一名师生,从而实现文化管理。温州市外国语学校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推行人性化和特色化管理,形成了刚柔兼济的管理文化。华侨职专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尝试建立以学校法人制度为核心的管理文化。

  好学校的特征是要有鲜明的办学特色

    特色办学体现了教育思想的更新,突出了优质、个性、内涵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符合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现实要求。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办学历史、师资条件和学生基础,扬长避短,追求卓越。要改变千校一面的办学格局,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新”的特色路子。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有特色,才有驱动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有特色,才有生命力。就如温州四中以构建学校影视德育课程为特色,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人格塑造,促进了学校快速发展。

  好学校的基础是要有和谐的家校关系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家庭是学生最重要的场所。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会减弱甚至抵消学校教育的作用。当前,个别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重学习轻做人、重言教轻身教、重物质轻情感等误区,学校在“减负”,家庭在“加负”,对孩子的成长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家长应是学校教育的同盟军,学校和家庭都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温州五十八中的“全员大家访”是增进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学生情感联系的好形式。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高质量是好学校的永恒追求。当然,好学校没有单一的划分标准,它还可以有办学条件、管理成效、教科研水平等不同的检验维度。不同的维度会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我以上所讲的,仅仅是一种倡导和追求,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紧紧抓住“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两大战略重点,办出人民满意的好学校,实现自己心中的教育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育才高中迎接温州市现代化学校督导评估
温州教育网
校本课程与特色课程不可混为一谈
以未来为指引:建设乡村“小而优”学校的温州行动 陈素平
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及基本理念
小学办学理念汇萃(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