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懂平仄将推进中小学的古诗词教学

     不少人表示,他们虽然爱读古诗词,但对平仄不感兴趣,以为看懂字句就行,管它是平是仄呀。中小学教师给学生讲解古诗词,也普遍满足于“目中无平仄”,更不会想到要利用平仄知识去帮助学生理解唐诗宋词。有个学生问:“碧玉妆成一树高”的“一树高”是什么意思?老师的回答是:“一棵高大的树。”学生说:“我猜也是这样,但写诗的为什么不写成‘一高树’呢?”教师被问住了。是啊,“一树高”,今天看来,这多么别扭!据说问题反映到管教学的领导,也得不到明确的答复。另外有位老师被学生问及,苏东坡为什么提出‘明月几时有’之后,用‘把酒问青天’作为答案。老师说:“要理解为‘把酒问青天’在前,‘明月几时有’在后。”学生继续问:“那为什么不写成‘把酒问青天,明月几时有’呢?”这位老师也无言以对。

    唐诗句子语序异常的现象绝不仅限于上述那一句。人们阅读平仄体裁的作品,倘若不懂得其中的语序受着平仄的操控,就无法准确弄清原意,更无从帮助别人认识。在古代,“一树高”(相当于“一树之高者”)、“一高树”两种说法都存在,意思也大体一样,但诗人不能写作“一高树”,因为这首诗的第一句要求字音的声调组合为“仄仄平平仄仄平”,末尾两字用“高树”,那就变成“仄仄平平仄平仄”了。类似这样的情况很多。王之涣《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本可说成“目欲穷千里”,指“眼睛想要穷尽千里之远的地方”。但诗人遵守平仄格式规定,只能选择了符合“仄平平仄仄”的句子,即选择了“欲穷千里目”。杜甫的两句诗:“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令后人感到奇特难解。重要原因也是平仄结构作怪。原意不过是“香稻[为]鹦鹉啄馀[之]粒,碧梧[为]凤凰栖老[之]枝”,但写作“香稻鹦鹉啄馀粒,碧梧凤凰栖老枝”又不合“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的要求,唯有变得如此奇特。当然这也牵涉到古汉语语法问题,在古汉语里,允许有“香稻[为]啄馀[于]鹦鹉[之]粒,碧梧[为]栖老[于]凤凰 [之]枝”的句式。

    宋词这种体裁,在格律的约束下,语序异常现象也随处可见。“把酒问青天,明月几时有”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两者均为古代能够容许、语意基本相同的表达方式。作者选用后者而舍弃前者也是因为服从《水调歌头》的格律。词牌《水调歌头》开头两句是“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这是作者选取何种句式的决定性依据。

    不懂得宋词创作所依据的平仄格律,许多语序异常的宋词句子就难以作出合理的解释。晏几道《临江仙》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是相当于“人独立,落花,微雨,燕双飞”的。但语序排列采用后一种便不合格律要求,只有采用前一种,才满足了“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的格律要求。为什么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把“漫道雄关真如铁”写成“雄关漫道真如铁”呢?为什么他的《浣溪沙·和柳亚子》,又把“雄鸡一唱天下白”写成“一唱雄鸡天下白”呢?前者要追溯到词牌《忆秦娥》规定该句应作“平平仄仄平平仄”,后者要追溯到词牌《浣溪沙》规定该句应作“仄仄平平平仄仄”。

    据我们所知,现时在校的中小学生要学习的古诗词共约三百首左右,懂得平仄必将大有助于更好地读懂这些作品。是否可能呢?对于中小学师生来说,掌握平仄特别容易。如果中小学的语文教师有兴趣学习平仄知识,很快便可过关。学生也一样,我们认为,目前所有中小学生都拥有掌握平仄的优越条件,而为其他各界人士所无的,他们要通晓平仄真是小菜一碟。

    今天的中小学师生几乎无一例外,都经过汉语拼音的严格训练,非常熟悉普通话的阴阳上去四声。稍稍前进一步,多讲一句“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那么,即使资质最差者也会明白什么是普通话的平仄。普通话的平仄跟唐诗里的平仄同多而异少,三千个常用字中2500个以上相同,不同的仅有不足500个混在普通话的阴平阳平里制造混乱。这几百个“今平古仄”的字,也已有简单而高效的办法识别它们。在这样的情况下,借助普通话的平仄去认识唐诗里的平仄,不是稍加努力,就可以办到吗?

    当然,关键在于语文教师要有这样的自觉:把通晓平仄作为自己应有的业务修养。至于办法,我们替文科大学生设计的应付考查考试的平仄速成之法,应该对中小学语文教师也有所帮助。我们的大学生经短期训练便能顺利通过关于格律诗实际平仄的考问,现在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具备比学生们扎实得多的汉语拼音基础,他们要沟通新老平仄,了解唐诗宋词的平仄奥秘,不是更加轻而易举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词格律词谱查询表
古诗词系列讲座
如何构建诗的语言
唐宋词格律
宋词格律词谱查询表:平韵格·三字令
词牌《夜游宫》——唐宋词格律(龙榆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