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析李贺《雁门太守行》



图片来自网络  谢谢

战争是古代边塞诗侧重的题材,但是真正把战争写得庄严而惨烈,奇险而瑰丽,惊心而动魄的当属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全诗用夸张的手法,浓艳斑驳的色彩,奇异而万变的风云,把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激昂而慷慨,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读来令人备受鼓舞,为边关将士的爱国热情而感动,为战争的惨烈而唏嘘,使我们感受到和平生活的来自不易,倍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本诗描写了边城危急的战斗形势,歌颂了守城将士们誓死报效君王的决心,慷慨激越,惨烈而不失悲壮。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黑云压城,暴雨欲来,坚固的城墙似乎要被摧垮。“黑云”,象征敌情。“甲光”,写我方军情。诗人以象征的手法,夸张的手段,描绘了平藩将士们出征的景象,渲染了一幅悲壮雄浑的背景场面。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写的是平藩队伍进军途中的景象。“秋色里”,写进军的时令。“角声满天”,写进军的好大场面和悲壮的气氛。“塞上”,指的是藩镇作乱的地方。“燕脂”,即胭脂,指红色。这两句的意思是一派肃杀的秋色,悲壮的军号响彻原野,边塞上胭脂般的晚霞,逐渐凝成了紫色。夜色降临,将士们还在角声中奋勇前进,表现了出征将士们的同仇敌忾和不畏艰险的战斗精神。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诗人抓住“红旗”“半卷”这一军中特有的标志描写进军的速度——快。抓住战鼓“声不起”写寒冷至极,进而写出了将士们不畏寒冷,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精神,再现了作战的地点和将士们不畏严寒英勇杀敌的情景。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是全篇的点睛之笔,是平藩将士们爱国情怀的正面直接抒发。“黄金台”,典故,相传战国时期燕昭王曾经在易水东南铸一高台,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不惜以重金招揽人才。“玉龙”,指的是宝剑。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为了报答皇帝的恩德,将士们愿意手提宝剑效死疆场。在这里,诗人交代了将士不畏严寒,英勇杀敌的原因。正所谓“身首离兮心不惩”,“鬼魂魄兮为鬼雄”,为全篇做了一个有力的收束,同时升华了主题。 

     诗人运用了独特的艺术手法表现了独特的艺术想象,运用了象征、夸张、暗示、烘托、以部分代全体等方法,抓住特征描写事物,使战斗场面有声有色,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贺27岁的短暂一生,掩盖不住的惊天“鬼才”|跟着诗词去旅行NO.155 《雁门太守行 》
雁门太守行
一首意境苍凉、格调悲壮的描写战争场面的诗篇,文学史上独一无二
九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以及赏析
《雁门太守行》赏析 - 风速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雁门太守行教案【3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