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见青山多妩媚---谈辛词中的妩媚语、闲适语21

 

前两节,我们以几首词为例,讲了辛弃疾报国壮志难酬的忧愤之情以及为了准确深刻表达这种情怀所采用的用典手法。这只是辛词中的一部分,或者说是更为突出、更与其他词人不同的特殊之处。其实,作为一位卓立于词人之林的大家,辛弃疾可讲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了。他一生留下了620多首词作,其数量历代词人鲜有可比,其质量雄视古今,而其内容题材,则不止是英雄语,也有妩媚语、闲适语,而且这些妩媚闲适之词,可以让辛弃疾前后所有的婉约派词作,相形见绌。这节课,我们就讲讲辛词的这一个侧面。

我们从辛弃疾自己最得意最欣赏的一首词讲起。哪一首呢?观众朋友肯定还记得上节课我曾引到岳飞之孙岳珂的一段话,“新作微觉用事多耳”,新作指《永遇乐》,“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闻之大喜,说“夫君实中予痼”,我所引的是《桯史》当中“稼轩论词”的后半段,前半段岳珂是这样记载的:

        稼轩以词名,每燕必命侍妓歌其所作。特好歌《贺新郎》一词,自诵其警句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又曰:“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每至此,辄拊髀自笑,顾问坐客何如,皆叹誉如出一口。

原来辛弃疾自己最得意最欣赏的是这首《贺新郎》,我们先来读读全文。跟他的很多词一样,有个小序,往往以序为题:

邑中园亭(辛弃疾在江西铅山期思渡建有别墅,带湖居所失火后举家迁之。此“邑中园亭”,指词人游历过的铅山县境内亭园),仆皆为赋此词(都以《贺新郎》词牌赋词)。一日,独坐停云(停云堂,在期思山上,取名于陶渊明《停云》诗,其序云:停云,思亲友也),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水声山色争着来相愉悦,可能是想援用邑中诸园亭的先例,要我也为它们赋一首《贺新郎》)。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差不多也象陶源明思念亲友的意思)

最末这句最重要。停云堂取名于陶源明思念亲友的《停云》诗,辛弃疾独坐停云堂也是在思念亲友,此词的中心意思就是慨叹年老体衰而报负未展,更慨叹志同道合的知己越来越少。

甚矣吾衰矣。恨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句解分析:

甚矣吾衰矣。

我已经太衰老啦!据专家考证,此词作于庆元二年(1196)年之后,词人已经超过57岁了。43岁到52岁,辛弃疾在江西上饶带湖闲居达十年之久,我们第一节课讲的与陈亮相和的《贺新郎》就是在这期间写的。53岁被起用赴任福建提点刑狱,满打满算两年半,就又被弹劾罢官了。这以后上饶带湖居所失火,全家迁居到刚刚建成的铅山瓢泉别墅。

恨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

刚才提到瓢泉别墅,就是我上节课引用过的“欲与同父憩鹅湖之清阴,酌瓢泉而饮”那个瓢泉,这两句是辛弃疾《祭陈同父文》中的句子,跟他有着共同的抗金复国志向的好友陈亮陈同父已经故去,陈亮比辛弃疾还小三岁,那么比辛弃疾大的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更早已纷纷谢世,举一个例子,韩元吉,比辛弃疾大22岁,他67岁寿辰时,辛弃疾还写过一首著名的祝寿词说“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可是没等到整顿乾坤事了,三年后韩元吉就辞世了。对于辛弃疾来说,他的知己,算起来,这时候也就只剩下了陆游、朱熹,一个75岁一个70岁了。本来在抗金志向上一致的朋友就少,现在死的差不多了,剩下一两个也快了,怎能不让独坐停云堂的辛弃疾慨叹“恨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

白发空垂三千丈,

李白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辛弃疾引来,又加一“空”字,用典而胜于典:李白句,白发三千丈,是缘于愁之多;辛弃疾则不但是说愁多,更是说三千丈的愁也没用,我这大半生都白白地消磨过去了。江西师大江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郑小江先生有一个我认为非常深刻准确的分析:辛弃疾南投宋廷时,还只有20出头,虽然在北方义军大营里是个叱咤风云的人物,但起义南归后,却只是一个没有根基、未经科甲的“归正人”而已(“归正人”是南宋朝廷对北方来归的人一种带歧视性的称谓)。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防抗金志士有如防贼,这注定了辛弃疾一生壮志难酬,难逃悲怆的命运。

一笑人间万事。

    既然大半生岁月蹉跎,一事无成,如今年老体衰,那么对人间万事万物只好付之一笑。可是这一笑,饱含悲愤,无限苍凉。

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什么东西能让我高兴啊?我看青山很漂亮,料想青山看我应该也很漂亮,我和青山无论形貌还是性情,都相似,都很漂亮。前面讲过“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是辛弃疾自己很得意的句子,为什么得意?只因为很新奇的拟人化描写吗?只因为人与山的互动吗?没那么简单。表面看来寓情于山水的妩媚闲适之词,里面非常巧妙地包藏着两个典故。《新唐书·魏徵传》:“帝大笑曰:‘人言徵举动疏慢,我但见其妩媚耳。’”魏徵是唐太宗时名臣,敢于直谏,太宗比较能接受他的意见。词人在这里实际是委婉地讽喻当今皇上不接受他的意见,于是他只好与青山互相看着妩媚了。李白有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现在与辛弃疾“相看两不厌”的,只有铅山县邑中的青山了,朝廷中那些当权的投降派大臣与辛弃疾互相看着脑仁疼不必说,与辛弃疾互相欣赏的主战派人士死的死老的老,“只今余几”了。经过这样的分析,表面看来寓情于山水的妩媚闲适之词,还有一点妩媚闲适的意思吗?

因为时间关系,下半阕前几句不再详细分析。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

词人以陶渊明自比,借对东晋名士的批评,斥责南宋朝廷里那些昏聩的官僚,其实也包括了皇帝,哪里懂得存亡兴替的精妙道理,于是想起结束分裂统一天下的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何等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这两句又是岳珂《桯史》当中提到的辛弃疾“每至此,拊髀自笑”很得意的句子,和“白发空垂三千丈”同样用典而胜于典:《南史·张融传》:“融常叹曰:‘不恨我不见古人,所恨古人不见我。’”辛弃疾引来,加了“狂耳”两个字,固然是因词谱的要求,但为什么一定要“狂”呢?与王国维同时的词人况周颐晏几道“阮郎归”中“殷勤理旧狂”的“狂”,借人们评价苏东坡的名句说,“狂者,所谓一肚皮不合时宜,发见于外者也”,如果拿来解释辛弃疾的“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的“狂”,应该说是更准确更合适。对于南宋小朝廷所一贯奉行的委屈求安政策来说,辛弃疾的忧国情怀报国之志,实在是太不合时宜。

知我者,二三子。

“知我者,二三子”,与“恨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遥相呼应,再次感叹知己恨少,通篇贯穿着壮志未酬知己寥落的抑郁之情,但是这抑郁终归是英雄的抑郁,所以结束得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丝毫没有一点还抱有什么幻想和希望的意思。再有“二三子”,是《论语》当中的原句,但是看得出来吗?这简直就是辛弃疾自己的话,好象他说“知我者,二三子”,就是指陆游和朱熹。

清代彭孙在《金粟词话》中说:“稼轩词胸有万卷,笔无点尘,激昂排宕,不可一世”,这首词尽管有看似妩媚闲适的寓情于山水之语,实际上仍是非常典型的豪放派杰作。

我们再读一首历来公认是妩媚绮丽之极的婉约风格词作,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这首词很多人都会背诵,我对40名辛词爱好者做过一个有趣的问卷调查:“假设,你得了一种怪病,其他任何症状都没有,就是把辛词都忘光了,只剩一首还记得,应该是哪一首?”统计结果,辛弃疾的这40名粉丝,女生100%答《青玉案》,男生将近40%答《青玉案》,其余百分之六十多意见很分散,没有一首超过20%的。

我们看这首颇受女性读者青睐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不打算由我自己来分析了,我们全文援引当代一位大家周汝昌先生的论述,周先生的分析太精彩了。

  周先生说,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稼轩的这一首,却谁也不能视为可有可无,即此亦可谓豪杰了。然究其实际,上片也不过渲染那一片热闹景况,并无特异独出之处。看他写火树,固定的灯彩也。写“星雨”,流动的烟火也。若说好,就好在想象:是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又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烟火,先冲上云霄,复自空而落,真似陨星雨。然后写车马,写鼓乐,写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的载歌载舞、鱼龙曼衍的“社火”百戏,好不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其间“宝”也,“雕”也,“凤”也,“玉”也,种种丽字,总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盖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总之,我说稼轩此词,前半实无独到之胜可以大书特书。其精彩之笔,全在后半始见。

  周先生说后片专门写人,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这些盛妆的游女们,行走之间说笑个不停,纷纷走过去了,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这么些丽者,都非我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皆无。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忽然,眼光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侧,分明看见了,是她!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这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的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词人却如此本领,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读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彻悟:那上片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片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写,倘无此人在,那一切又有何意义与趣味呢!

先生最后说,此词原不可讲,一讲便成画蛇,破坏了那万金无价的人生幸福而又辛酸的一瞬的美好境界。然而画蛇既成,还思添足:学文者莫忘留意,上片临末,已出“一夜”二字,这是何故?盖早已为寻他千百度说明了多少时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得下片而出“灯火阑珊”,方才前早呼而后遥应,笔墨之细,文心之苦,至矣尽矣。可叹世之评者动辄谓稼轩“豪放”,“豪放”,好象将他看作一个粗人壮士之流,岂不是贻误学人乎?

周汝昌先生不愧大家,这段论述统共没超过900字,却比连篇累牍动辄几千言上万言的大块文章更准确更精妙地揭示出了这首短章的神髓。但豪放终归还是豪放的,即以这首短章来说,开篇第一句“东风夜放花千树”,试问哪一个婉约派词家哪一首婉约词作有这样的豪迈气魄?明末出版家毛晋说得好,辛弃疾的妩媚语也“绝不作妮子态”。有人认为那位独立在灯火阑珊处,不同凡俗、自甘寂寞的美人,正是词人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又不肯与苟安者同流合污的自我写照。诗无达诂,这样的分析也自有道理。梁启超就认为是“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辛弃疾毕竟是个英雄,所以即使是妩媚闲适之语,也往往蕴涵着他特有的英气或者苍凉,这是我们读辛词应该留心注意的。

07.07.0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南宋辛弃疾的词作]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辛弃疾《贺新郎》
辛弃疾此词狂到没边,将前辈古人通通不放眼里,读完却孤独地发凉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一首词,一百六十字,十二句,几乎句句用典却浑然天成
1.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