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楹联规则(节选)

楹联规则(节选)

起源于南北朝时代的律诗,不到300年的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期,就制订了律诗的《诗律通则》,而几乎同期产生的楹联,千余年来,多是按前人约定俗成的办法创作楹联,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联坛才开始楹联规则的研究。近几年,中国楹联学会集中联界专家,将散见于各种典集中有关楹联规则的论述进行梳理、规范和理论探讨,制订并修订了《联律通则》(以下简称《通则》) (见P26-27)于2008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当代和今后一个时期楹联创作、评审、鉴定在格律方面的依据。

楹联是独立使用的对仗句,是一种独特的文体。所谓对仗句,是指上下联两边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体现了楹联本身固有词语、结构、声韵等因素在上下联中的对立。“独立使用”体现了楹联本身的主题思想在上下联文中相互的“统一”。这种既对又联的对称联系,正是楹联的本质属性。

所谓“独特”是由中国方块字所具有的音、形、义的特点决定的,外国各种拼音文字不具有汉字特点,所以不能成为两两相对,排列整齐的对仗句,因而产生不出楹联形式。

《通则》分为“引言”和四章共14条。我们重点讲两个问题。

(一)基本规则

共六条,也就是通则实施前,联友们常常使用的对联“六相”、“六要素”之说,这六条简单明了,内涵却很丰富。它是创作、评鉴楹联的入门知识。

第一条  字句对等

一副楹联由上联和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两部分的字数必须相等,如果上联由两个或多个分句组成,下联也必须是对等的两个或多个分句组成。每个对应的分句的字数也要相等。例如:

生来同志,死去同年,生死为人民,三星闪耀辉金匾;

德厚开诚,才高开国,德才推领袖,卅载怀恩寄玉壶。

这是龚凤军纪念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三伟人逝世30周年获一等奖联。每边4个分句,每个分句的字数上下联对应相等。

有极个别例外,如袁世凯的灵堂里曾出现过“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年”这样的“挽联”,把“千古”和“万年”看成对仗,就有了袁世凯(三字)对不起“中国人民”(四字)的弦外之音。这种讽刺效果,也是建立在“字数相等”原则上的,否则就不会“对不起了”。

第二条  词性对品

《通则》制定以前,一般叫“词性一致”或“词性相对”。这是从现代汉语语法角度作出的概括。现代汉语将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等;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感叹词、拟声词等。上下联对应位置的词和词组,其词性要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等,如:全力传薪培骥足;三余奋笔著华章。(作者赠蒋力余老师联)又如环保联:

地皮年减,纵科技高新,岂可地球再造;

人口日增,奈资源极限,当谋人类长存。

从这个角度进行对仗练习和创作,肯定可以写出合格的对联作品。但这条所提出的词性对品,即词的品类相对,既包括现代汉语语法上的词性相对也包括上下联对应的字、词,符合传统的字类虚实相对或者传统的对偶辞格。

古人属对把字(词)分为实字、虚字、助字和半虚半实字。“无形可见为虚,有迹可指为实,体本乎静为死,用发乎动为生,似有似无者半虚半实。实、虚、死、活,就是词性的概念。如:

实字:天、地、树、木、鸟、兽、虫、鱼、花、草、人……(为现代汉语的名词)

半实词:文、武、威、术、气、力……(为现代汉语的抽象名词)

虚字(活):吹、腾、升、沉、奔、流、进、出……(为现代汉语的动词)

虚字(死):高、长、清、新、坚、柔、美、大……(为现代汉语的形容词)

半虚字:上、下、里、外、中、间、左、右……(为现代汉语的方位词、比较抽象的形容词和时间词)

助字:者、乎、然、则、乃、于、也、哉……(为现代汉语的连词、介词、助词等)

古人属对要求“实对实、虚对虚、死对死、活对活”。

显然现代汉语语法学意义上的对仗和传统的字类虚实相对是两个理论体系,它们之间大部分相合,但并不完全兼容。如阮元题杭州贡院联:

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第一分句上下联的最后两字“言”、“笑”,现代汉语中一个属于名词(言),一个属于动词(笑),古人则同属实词。古人对虚字相对,最多要求“虚对虚,半虚对半虚”,很宽松。而今人却从中细分出动词、形容词乃至副、介、连、助等词。这样古人常用来相对的两个虚字,今人却分别划入不同词性,只得用词性的“活用”、“兼类”等来解释,甚至不得不允许词性的“异类相对”。《通则》的第11条就提出了允许不同词性相对的五个方面的范围。

我们再来看泰山顶上的五言联:“一日无心出;群山不敢高”。这是极言泰山高峻雄伟的一副佳联,连太阳见到泰山都羞羞答答懒洋洋地无心升起,周围的山峰哪个敢同泰山比高!此联按现代汉语语法,只有“一日”和“群山”为同类词对,后三字则为异类相对。“无”为动词,“不”为副词,“心”为名词,“敢”为形容词。“无心”为动宾短语,“不敢”为偏正短语,似不相对。但副词“不”含动词“否定”义,可与动词对。名词“心”这里指“心思”的意思,含动意,故可与形容词“敢”对。同理“出”为不及物动词,可与形容词“高”异类相对。

杭州飞来峰冷泉有一副嵌名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时”、“处”分别为时间和处所名词,同类相对,“几”为数词,何为疑问代词,属异类相对。但“几”为疑问代词,与“何”同,故可对。“冷”为形容词,“飞”为动词,是异类相对。有些形容词在古汉语中有使动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常与动词结合为另一个词,如“冷”与其他动词结合为“冷却”、“冷冻”、“冷藏”,则为动词。故视为可对。

又如贵州秉县北关头联:

道一声去也,送到河头,叹万里长驱,过桥便是天涯路;

盼今日归哉,迎来道左,喜故人见面,握手还疑梦里逢。

“一声”与“今日”分开看,“声”、“日”同为名词。“一”为数词,“今”为名词。因“今”有当前的含义,在日期序列中排首,与数序“一”的意义暗合,可对。“长驱”与“见面”也属异类相对。“长”形容词,“见”动词,可视为允许。“驱”、“面”为动词与名词不可对。“驱”古代专指赶马,以“驱赶”之义代马,引申为先驱、前驱,代指走在前面引导的人。先驱为名词,与“面”同类可对。名词“路”与动词“逢”异类相对。“万里”指后面的天涯“路”,“逢”指前面的“故人”,实为同类名词相对。

第三条  结构对应

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从句法结构角度讲,就是上下联对应位置的词性结构一致。单字不存在结构问题,句型结构也不是强调的重点。结构主要指词或词组,要求主谓结构(有主语和谓语两个成分)对主谓结构;述宾结构(有述语和宾语两个结构成分)对述宾结构;偏正结构(有偏和正的两部分,正的部分为中心语,偏的部分可以是定语或状语)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有述语和补语两个结构成分)对述补结构;联合结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同结构成分)对联合结构。如解缙所撰楹联:

墙  上  芦  苇, 头  重  脚  轻  根  底  浅;

山  间  竹  笋, 嘴  尖  皮  厚  腹  中  空。

上下联对应部分一一对应,属正格。其实,在古人的对联实践中,一部分对偶句子结构全面对应,而有的尽管是完全合格的对偶句,但句子结构未必对应,也就是说句子结构不对应也可以成对。如: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三分国”是盖的直接宾语,“八阵图”却不是成的直接宾语。在词语层面上的“结构对应”是格外讲究的,不过对偶有宽工之分。在词语层面上要求“结构对应”也不是绝对的,传统对格中有一种“偏对”,就是用一个复音词对两个单音的字,如“梅花”对“桃李”(补充式对联合式),结构并不相对应,但都是植物名词,应是合律的。对初学者来说,“结构对应”只限定在上下联的相应词语结构相对应,适当涉及词语配合、词序排列和修辞运用,会有助于对仗的理性把握。毛主席《赠柳亚子先生》中:“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太盛”是“牢骚”的谓语;“长宜”是“放眼量”的状语。“肠断”连念,是“防”的宾语;“放眼”连念是“量”的状语,二者的语法结构也不相同。所以这条的具体要求只是“合符规律和习惯,彼此对应平衡”,并非要求一致。有的对仗只要求字(最小语素)相对,而不要求句型相同(如无情对等)。

第四条  节律对拍

节律,也称节奏,原指音乐中强弱、高低、缓急变化组合成的细小段落,在楹联中指音义停顿的规律。强调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节律可以给人以快感和美感。楹联和诗词一样,可以吟咏,具有音乐性,所以有节奏。节奏又称音步,每个节奏(音步)最后一个字称为节奏(音步)点。

节奏分声律节奏和语意节奏。

声律节奏为“二字而节”,节奏(音步)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个节奏(音步),是人为规定的平仄格式,类似于律诗中的声律变化。每两个字为一个声律单位,只考虑声律的变化,不管语句的意义。如有一副嵌名联:

“晨枫”落“叶飞”“林里”;“午马”驮“柴进”“顾城”。

上下联都是用三个名字(刊名、人名和城名)中加一个动词组成,按声律节奏划分为:晨枫/落叶/飞林/里;午马/驮柴/进顾/城。

语意节奏,按语言音节自然停顿,由生理和心理自然形成。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如天安门、南水北调、四项基本原则等),其节奏(音步)点在最后一个字,如周恩来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为一四二节奏。又如:

李谪仙/欲以/千金裘/换酒;陶彭泽/不为/五斗米/折腰。

为三二三二节奏。

有的楹联按声律节奏和语意节奏划分均可,则可任选一种。如:

世上物/皆/身外物;眼前人/是/梦中人。或

世上/物皆/身外/物;眼前/人是/梦中/人。

即每个节奏点上下平仄都相对,符合平仄对立的要求。

第五条  平仄对立

(一)为什么要讲平仄对立。因为楹联是韵律性文学形式之一,是要讲声律的。“声”就是声调,主要指平仄而言,“律”是指平仄分布的规律。平仄和谐,读起来节奏分明,富有旋律,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形成音乐美。

(二)如何确定字的平仄呢?分新四声和旧四声。

1、新四声。按现代汉语一个字的拼音有一、二、三、四声,或者说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请这里的是按现代汉语分,而不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的入声字随着南宋的灭亡已经消亡,具体可查相关资料——美人锥注)。属于一、二声(阴平、阳平)的字为平声字,三、四声(上声、去声)的字为仄声字。

如bo,阴平:波(bō);阳平:脖(bó),上述属平声;

 上声:跛(bǒ),去声:簸(bò),上述属仄声。

2、旧四声。(现在较普遍用的是平水韵,已700余年),一个字也分四声,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只有平声字属平,另外三声,即上声、去声、入声都为仄声。 

3、新、旧四声的差别:

(1)旧四声的平声字包含了新四声的阴平和阳平字;

(2)新四声里不存在入声字了,分别归入到新四声的一、二、三、四声里,也就是有的可能是平声,有的可能仍是仄声。据统计,旧四声中的入声字,只有670多个,归入新四声的平声字约有330多个,仍为仄声字的340多个。备一本《诗韵新编》或《中华诗韵》一查便知。背记下来也不难。

4、当前诗联界对新旧两种声韵使用的方针是“提倡新声,不废旧声,新旧并行,但同一作品中不能新旧混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过去采用的都是旧声韵,不了解它,就很难对过去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作深刻的了解和继承。

(三)平仄和谐的基本要求

1、平仄交替与平仄对立

在单句联文中用词缀句,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位置的字平仄相反。类似律诗中的律句。如山西晋华实验学校学生赵海堂应对联:幸有良师常补短;难得诤友敢言非。即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新声),节奏鲜明和谐,悦耳动听,相反相成。

这里要求的只是节奏点上的交替和对立,非节奏点上可不拘平仄。以二字而节的联语,就如同律诗一样“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三个字以上的专用名词,习惯用语,已成为固定词组或语言单位的,可以看成一个节奏,除最后一字讲究平仄交替和对立外,非节奏点用字可从宽。如左宗棠自题联:“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平仄为: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在节奏点上完全符合平仄对立和平仄交替的要求,但非节奏点上则没有平仄对立这样严格。

2、对于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则,认为平顶平,仄顶仄,是一种较好的规则。如李俊和题鹳雀楼联:

五峰列嶂(仄),九曲抱关(平),想它鹳雀栖身(平),定是沉迷此景(仄);

三省闻鸡(平),四周眺胜(仄),问尔黄河转首(仄),莫非留恋斯楼(平)。

从历史上许多优秀楹联来看,还有“朱氏规则”(除上联句尾收于仄声外,其余各句句脚都是平声,下联则相反)和其它格式,无规律可循,笔者认为除了有交替之外,不必过份追求。

3、联尾最后一个字,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仄声字,洪亮,有顿挫意;平声字,韵味舒长,有悠扬不尽的韵味,读起来顺畅,深长,有稳定感。这条也有特例,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孙中山);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郭沫若小时应对塾师)

第六条  形对意联

楹联除形式上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外,内容上更要求上下联语既不能互不相关,又不能重复、雷同(合掌),而应从不同的角度相互照应、相互补充、相互深化,相辅相成,共同表达一个主题。既要相对(对应、对称、对立),又要相“联”(关联、联属、联合),如:

1、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寿,内多一个春秋。(纪晓岚对乾隆)

2、南宋状元宰相;西京孝子忠臣。(文天祥祠联)

3、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杭州岳王墓联)

4、到此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一上层楼。

5、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黄兴题黄花冈联)

对而不联者,不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对联。至少不是合格的对联。

上下联关联很好的如俞樾之妻石治棠题杭州西湖“平湖秋月”联:

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

上联从空间景色入手写湖,下联从时间、季节着眼写月,合起来成为十分切题的西湖十景之首的平湖秋月的完整写照。上下联还分别嵌入了“平湖秋月”四字,在特定环境、语境中组合得十分贴切自然。

上下联字面上工稳,对仗内容不相关联,甚至风马牛不相及,这些可以叫“对”,但不能叫“对联”。这样的情况还不少。如过去私塾的对课。鲁迅以“比目鱼”对塾师寿镜吾先生出句“独角兽”;学生以“不许先生打学生”应对塾师的“即从巴峡穿巫峡”;分咏体诗钟,上下联分咏两种不相干的事物。无情对,上下两比句式、意境、风格各自成章,对应的最小词素对得贴切工整,并使用借对等修辞手法,但上下比内容不相关联。如清朝郎中陈省三花钱买了个五品官,吉庆喜日常穿上这套官服在大庭广众中炫耀“穿五品天青褂”,有了解他底细的给他对了个下比“卖六味地黄丸”(粘对),这里的“地”是借用的。还有集句对,上下比内容不相关联。如“夕阳无限好”(李商隐);“高处不胜寒”(苏轼)。另有部分语言斗智的文字游戏对,追求的是对得工巧,内容不在考虑之列。如“电影院中看电影;图书馆里借图书”,“行人应走人行道;产妇须临妇产科”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   联  入   门
楹联的写作技巧
对联格式的要求
贺岁撰联寻捷径 挥毫送福探新规
楹联创作基本规则
对联百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