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的批评艺术(二)

3.先说优点再批评

若要矫正对方的缺点,最好先告诉对方优点。

孔子在批评一个学生时,往往先表扬,然后再指出其不足。就像刮胡须要先抹剃须膏,进行软化一样。先给以表扬,使人产生亲切愉悦的感觉,这时再提出批评,容易使人接受。

如《公冶长》篇第七章: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孔子想批评子路“好勇”,先把“好勇”当做优点来说,使子路很高兴,为自己拥有这个优点而自豪。这时指出这个优点如果过分了,就不好,就可以使子路很自愿地接受。

又如在批评子路不分对象只是一味地宣讲时,孔子先赞美子路拥有别人不具备的自信。

孔子说:“衣敝蕴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穿着破衣服而给穿华贵衣服的人讲说而不自卑的人,是子路啊!)”(《子罕篇》)然后才指责说“他们听不进,就不必浪费口舌!”

孔子这种先赞美后批评的方法,效果是显著的,不但没有使脾气暴躁的子路反感,而且自觉地接受,终日奉行。“子路终身诵之。”使孔子不得不重新来矫正他这种行为——“是道也,何足以臧?”(《子罕篇》)

读到此章,我们不由感叹:孔子不愧是伟大的教育家,我们在批评教育学生或孩子时,他们往往将我们的话当做耳旁风,根本听不进。而孔子批评学生,不仅使学生听进去,还能使其做到,并做得过分。这样的教育,怎能培养不好学生!

4.用打比方批评

用打比方来批评对方,可以避免批评的锋芒,容易使人接受。

如在宰予画画时睡着了,孔子就借绘画之事,打比方来批评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这种借用当时情景,运用打比方来批评的话,增加了情趣,避免了尴尬,容易使人接受。

又如在批评子贡不专心于学习,而热心于做生意时,借子贡问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时,孔子说:“女,器也。”说子贡是盛装粮食的精美器具,来暗示他只顾敛财而不专注于学习。。

在冉求说“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孔子打比方说:“力不足,是做着做着而没有能力,你是根本就没有做。”

打比方来批评,一则使自己的说教形象化,给人深刻印象;二则批评比较婉转,容易使人接受。

5.批评于言外

有些时候,我们无需批评对方,没有必要非得指出对方的错误。我们只需直接说出自己的观点就行,批评于言外,让对方体悟。

《里仁篇》十五章: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孔子在曾参言行不一致时,孔子没有直接批评曾参,而是直接说自己的观点,让曾参自己参悟。

在弟子“问仁”“问君子”时,孔子也不指明说弟子有哪些缺点,而是针对学生的缺点来说“仁”或“君子”的标准,让对方自己体悟自己的缺点。

如《先进篇》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在子路与冉求问“闻斯行诸”时,孔子只是直接告诉其该做的行为,而不做解释。而对子路兼人的毛病,冉求有固执己见的毛病,是要子路冉求自己去感觉的,而不能自己直接说出。如果直接指出他们的毛病,子路与冉求会接受这样的批评吗?

再如子贡问君子,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种答案,是批评子贡好玩嘴而说的,因为子贡“利口巧辞”(《史记·孔子弟子列传》)。

这种含批评于言外的批评,也是一种艺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知人识人”
千万别像秦王!愣是把孩子的优点鼓励成了缺点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教育经典故事——因材施教
论语6.8
#每日学论语#5.7【2016-10-1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