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之惊天秘密:林黛玉的出身

第七章  林黛玉的出身



文本及点评:

第三回 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二字触目凄凉之至!】林黛玉

第三回书不同版本有不同的回目,歧义较多。庚辰本作“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都京”;己卯本作“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蒙古王府本、戚序本、列宁格勒藏本均作“托内兄如海酬训教接外孙贾母惜孤女”等等。本人以为还是甲戌本“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为确。“收养”是批书人一辈子的心头之痛,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虽然这条主线是隐蔽的,但是它的重要性要远大于宝黛钗情感主线。但是我们细读文本不难发现,贾雨村的“升迁”和“起复”,同样是批书人和作者的心头之痛、心头之恨。却说雨村忙回头看时,不是别人,乃是当日同僚一案参革的号张如圭【甲戌侧批:盖言如鬼如蜮也,亦非正人正言。】者。他本系此地人,革后家居,今打听得都中奏准起复旧员之信,他便四下里寻情找门路,忽遇见雨村,故忙道喜。二人见了礼,张如圭便将此信告诉雨村,雨村自是欢喜,忙忙的叙了两句【甲戌侧批:画出心事。】遂作别各自回家这是《红楼梦》书中真正的硬伤之一。眼前的事贾雨村并未回家,还有冷子兴相陪,还在酒馆之中。作者如此写,乃是与第一回中“不管黄道黑道”相映衬,张如鬼就是贾雨村,贾雨村就是张如鬼。冷子兴听得此言,便忙献计,【甲戌侧批:毕肖赶热灶者。】令雨村央烦林如海,转向都中去央烦贾政。雨村领其意,作别回至馆中,忙寻邸报看真确了贾雨村不做无用之功。【甲戌侧批:细。】次日,面谋之如海。如海道: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此刻正思向蒙训教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但请放心,弟已预为筹画至此,已修下荐书一封,转托内兄务为周全协佐,方可稍尽弟之鄙诚即有所费用之例,弟于内兄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劳尊兄多虑矣林如海比甄士隐想的还周到。雨村一面打恭,谢不释口,一面又问:不知令亲大人现居何职?【甲戌侧批:奸险小人欺人语。】只怕晚生草率,不敢骤然入都干渎。【甲戌侧批:全是假,全是诈。】如海笑道:若论舍亲,与尊兄犹系同谱,乃荣公之孙。大内兄现袭一等将军,名,字恩侯“贾赦”者,“假设”也,此人原型不是曹頫的哥哥(刘心武先生之观点),请看后文。二内兄名政,字存周,【甲戌侧批:二名二字皆颂德而来,与子兴口中作证。】现任工部员外郎,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复醒一笔。】故弟方致书烦托。否则不但有污尊兄之清操,即弟亦不屑为矣。【甲戌侧批:写如海实写政老。所谓此书有不写之写是也。】雨村听了,心下方信了昨日子兴之言,于是又谢了林如海。以上文字,说明贾雨村是一个极其细腻的人,做事之前要有调查有研究,要有根据有佐证,不肯轻易相信任何人,包括冷子兴这样有过交情的人。贾雨村此处的表现,可以用机敏、多疑、细腻、扎实形容之。恰好与第一回之“粗犷”和第四回之“糊涂”形成鲜明的对比,映照出贾雨村是何等的狡诈、阴险,令人生畏。贾雨村——不掺假的假愚蠢。如海乃说:已择了出月初二日小女入都,尊兄即同路而往,岂不两便?雨村唯唯听命,心中十分得意。
  如海遂打点礼物并饯行之事,雨村一一领了。曹雪芹笔下的林如海,是又一个甄士隐,而写贾雨村就是一个将所有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的魔鬼。作者一再暗示我们,恶人发迹,几乎总有好人在为其铺垫。上帝造人,既有天使也有撒旦,好像缺一不成世界。而且上帝可能暗地里送给了人类一条重要的法则,那就是恶人的生存与膨胀,所依靠的就是好人的善良和忍让。只是尘寰中少有识得这一法则的人,故而曹雪芹也频频使用“无可如何”之语。
  那女学生黛玉,身体方愈,原不忍弃父而往,无奈他外祖母致意务去,且兼如海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甲戌侧批:可怜!一句一滴血,一句一滴血之文。】不知情者不仅会将上面的十四个字作寻常文字读,而且也会对脂砚斋的批语一扫而过。脂砚斋的“一句一滴血”,好像不仅仅是对被收养“心有余悸、不堪回首”,其中包括对太子被废的痛惜和愤慨。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甲戌侧批:实写黛玉。】随了奶娘及荣府几个老妇人登舟而去。雨村另有一只船,带两个小童,依附黛玉而行。【甲戌侧批:老师依附门生,怪道今时以收纳门生为幸。】批者在不失时机的调侃那些怪异的师生关系、主仆关系。矛头所指,当是包括雍正与戴铎的。因为此后不久,即有对这一关系的揭示。
  有日到了都中,【甲戌侧批:繁中简笔。】进入神京,雨村先整了衣冠,【甲戌侧批:且按下黛玉以待细写。今故先将雨村安置过一边,方起荣府中之正文也。】带了小童,【甲戌侧批:至此渐渐好看起来也。】拿着宗侄的名帖【甲戌侧批:此帖妙极,可知雨村的品行矣。】至荣府的门前投了。彼时贾政已看了妹丈之书,即忙请入相会。见雨村相貌魁伟,言语不俗,且这贾政最喜读书人,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大有祖风,况又系妹丈致意,因此优待雨村,【甲戌侧批:君子可欺其方也,况雨村正在王莽谦恭下士之时,虽政老亦为所惑,在作者系指东说西也。贾雨村的外表与其内心的猥琐、阴险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依然在使用照猫画虎的手段。因此脂砚斋及时指出,贾雨村人格特征一如王莽,与王莽同类的人还有雍正。这一批语揭露、讽刺的就是雍正“诚孝皇父”、“友爱兄弟”背后的罪恶。更又不同,便竭力内中协助,题奏之日,轻轻谋【甲戌侧批:《春秋》字法。】了一个复职候缺不上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出,便谋补【甲戌侧批:《春秋》字法。】了此缺,拜辞了贾政,择日上任去了人人都在投机钻营,到处都是投机钻营,贾雨村升了,张如鬼也一定升了,那个皇帝、那个官场、那个时代其昏庸其腐败其黑暗可想而知矣。【甲戌侧批:因宝钗故及之,一语过至下回。】不在话下。
  

解惑释疑: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究竟使用了多少种文学语言、创作手段,不可计数。但是“谐音”和“借喻”无疑是作者的两大法宝,是作者最常用的,也是读者最容易体会得到的。第三回开篇不足八百字,有的版本作一大段,但是其中所隐藏的信息,是极其丰富的、不可忽视的。

第一,其中存在一副对子,就是“贾雨村起复”对“林如海没落”。批书人曾经点拨读者,作者惯于使用“三染法”,第三回书以贾雨村被“起复”和林如海的女儿被“收养”,无疑是对第一回书贾雨村入都高中和甄士隐“失落”女儿的再“皴染”。朋友们可能要诘问,书中并未写出林如海没落啊,他还在“盐课”的位置上干着呢。但是你可以闭目思想,林如海只剩下了独女林黛玉,无论是自己无力抚养也好,还是有能力抚养却无权自己抚养也罢,总之他是沦落到了自己不能主宰自己女儿命运之窘境了。这不是没落又是什么。甄士隐膝下只有一女,林如海只剩一个女儿,两个同命相连之人。第一回书甄士隐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相赠雨村,虽然“意欲再写两封荐书与雨村带至神都”,是因贾雨村迫不及待地进京而未果,但是甄士隐心意存焉;本回书林如海已修下荐书一封,转托内兄务为周全协佐,方可稍尽弟之鄙诚,即有所费用之例,弟于内兄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劳尊兄多虑矣,可谓尽心尽力至诚至善也。林如海与甄士隐何其相似乃尔。我们不禁要问,林如海有什么义务要完成甄士隐未竟的事业!

笔者理解曹雪芹的潜意思:林如海就是甄士隐;林黛玉就是甄英莲。不如此解释,好像再无他解。

第二,后文中通过林黛玉自述,我们知道林黛玉儿时的遭际与甄英莲一模一样,因此第三回书中的“收养”,就是对第一回书中“失落”的诠释。笔者在解读第一回书的时候,曾经剖析甄英莲“失落”就是暗喻胤礽第六女等三人被雍正收养。今天通过细读第三回书,坐实了笔者的推理是正确的。

第三,贾赦其人,在书中始终扑朔迷离;贾赦做人,从来不按常理出牌。正是因为贾赦为人为事没有原则没有规矩,因此他是我最早认识的人。“贾赦”者,“假设”也,实乃虚构之人。他绝不是如刘心武先生考证的那样是曹頫的什么哥哥,如果曹雪芹果真有这么一个“大伯”,他宁愿把他扔到地狱里去,也不会写进书里。因为在贾赦身上看不到丝毫亮点,有的就是好色、乖戾、暴虐。通过下文林黛玉拜见舅父,贾赦推诿不见,给人的感觉贾赦不是一个好舅舅,甚至不是一个真实的舅舅。笔者因此认为:贾赦在书中大多数时间内都是演绎“舅舅”隆科多的。隆科多由于协助雍正登基有功,雍正即皇帝位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封隆科多总理事务大臣(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凌晨)。十一月二十日,康熙帝驾崩第八天,也就是隆科多所辖京城九门开禁的第二天,雍正在太和殿举行登基大典,随后宣谕隆科多袭其父佟国维一等公爵位。上文“大内兄现袭一等将军”即借喻此事。另外,隆科多在康熙朝就是步军统领,直至雍正初年,是货真价实的“一等将军”。雍正皇帝可能觉得隆科多的功劳远不止就值这个价,于是又下谕命令满朝文武大臣京官外官,在所有官方信件中都必须称呼“舅舅”以代替隆科多之名。作者对这一史实,以“恩侯”二字概括之,可谓天衣无缝。“恩侯”二字,即是“加恩舅舅一等公(侯)”之省略语也。

第四,林黛玉的真实出身。



书中原文:如海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甲戌侧批:可怜!一句一滴血,一句一滴血之文。】

此处十四个字,是谁的身世?脂砚斋为什么说是“一句一滴血之文”?请看笔者的解读:

首先,二百年红学对林黛玉之名,从无解读,但是作者对红楼梦故事中人物的名字,几乎无一例外地赋予了演绎书背后故事的使命。包括最难解读的“林黛玉、薛宝钗”亦是如此。林黛玉之名,谐音“临代玉”或是“临代御”,无论是“临代玉”还是“临代御”,他都是太子胤礽的影子,或者说是胤礽的一个“侧面”、一种形象。在书中,当“假宝玉”是玉玺的影子的时候,“临代玉”就是太子的影子。胤礽前三十三年太子生涯中,康熙帝数次南巡北狩,只要太子不在随扈之列,康熙帝总是谕令御前大臣凡事先向太子禀告,与太子会商制定决策,然后按照太子的决定行事。所以有的史学家曾经认定胤礽曾数次“监国”,代行皇权。曹雪芹为太子起一个“临代御”的别名,不仅匠心独运,亦且名副其实。

其次,胤礽其人,从在母亲肚子里就不顺溜,赫舍里皇后生产胤礽之时,遭遇难产;胤礽出生,亲母(生母)亡故,故而曰“上无亲母教养”;“上无亲母教养”还是对第一回书“累及爹娘”的照应和补充。

其三,由于不满两岁立为太子,几乎天生就与姊妹兄弟有一道不可不可逾越的鸿沟,众兄弟羡慕的背后是嫉妒,而嫉妒几乎与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罪恶分不开,在作者看来,胤礽绝没邪恶至众叛亲离,而是众弟兄因嫉妒而自觉疏远太子、孤立太子,因此作者“委婉”的形容之“下无姊妹兄弟扶持”。

在曹雪芹、脂砚斋看来,“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十四个字就是胤礽被废的两大主因:假如胤礽的生母健在,胤礽或许不至于那么“暴虐浮躁,顽劣憨痴”,以康熙皇帝对赫舍里皇后的笃爱,或许对太子会更具耐心更多温情;如果没有众弟兄的“不帮忙政策”,那么康熙皇帝也未必就会把太子看得那么坏。脂砚斋的“一句一滴血”,好像不仅仅是对被收养“心有余悸、不堪回首”,其中包括对胤礽被废的痛惜和愤慨。

第五,贾雨村“起复”的真实含义。上一回书贾雨村刚刚抛出了正邪两赋说,明眼人立即可以体会出正与邪的代表人物就是甄士隐(包括林如海)和贾雨村。到第三回书贾雨村已是“两起”,而与之相对应的却是甄士隐、林如海的“两落”。这应是朋友们不该怀疑的吧。那么贾雨村“轻轻谋了一个复职候缺”,果真是因为林如海的书信、贾政的帮忙吗?一个被革职查办的旧官,想东山再起果真有那么轻松吗?不要说读者不相信,恐怕作书的曹雪芹自己都不会相信。那么曹雪芹如此写,所影的历史真相又是什么呢?原来是“假愚蠢”(胤禛)于康熙六十一年冬月十三日夜里,因为隆科多的协助,略施小计(“偶因一着错”),几乎是人不知鬼不觉的坐上了皇帝宝座,作者形容为“轻轻谋了”。读者朋友切不可过分看重“轻轻”而忽略了“谋”字,因为曹雪芹强调的肯定是那个“谋”字。正是因为雍正和隆科多计划缜密、提前布局,所以雍正获得皇位才看上去“举重若轻”。虽然雍正即皇帝位是在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凌晨,虽然雍正的登基大典是在十一月二十日,虽然这时候的皇帝叫雍正皇帝,但是雍正的年号却是起自第二年的“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从冬月十四日“谋了缺”到雍正元年元旦“正式上任”,真真的“不上两个月”。脂砚斋因此连用两个“《春秋》字法”郑重批注,可见“表里皆有喻”确是不虚!仅此一条,就可以将“洪昇说”、“吴梅村说”,还有刚刚冒出来的“顾景星说”,统统打翻在地。因为这三个人谁都没有活到雍正登基。在下无意冒犯持以上三说的仁兄仁弟们,请不要生气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龚维红——读《红楼梦》第三回(2)
红楼梦诗词鉴赏(上)
林如海为何要推荐贾雨村做官
《红楼梦》林如海是清官还是贪官? 从文中这些细节就能看出
贾雨村护送林黛玉入京 林贾王齐动员为他谋得应天府
《红楼梦》赏析——第三回(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