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脚踏一方土”作文辅导


脚踏一方土
——第一单元写作指导
【文题展示】
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地是人类活动的舞台,人类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文明,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到成吉思汗,无数风流人物无不为之倾倒。土地,为何让人如此魂牵梦萦,是因为人们对她充满深情。在你的心目中,土地是什么?请以“土地”为话题,展开诗意的想像,写一篇抒情性的文章或一首小诗。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要求表达你的真实的看法,抒发真情实感,字数在500字左右(若写诗歌,不少于20行)。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思路点拨】
1、确定范围,以小见大。关于土地的话题很宽泛,我们可以写人们对土地的眷念,写土地的有关传说,写土地的文化意义,写土地保护的严峻现实等等,但我们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动笔之前首先要确定写作范围,在之前班级活动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来写。构思时,尽量不能为写土地而写土地,要化大为小,以小见大,另辟蹊径,赋予土地以特定的含义,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
2、灵活表达,文采出众。根据表达的需要,可以灵活运用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等几种表达方式,有时可以突出其一,作为重点加以运用;有时可以几种方式熔为一炉。具体写作时,可适当运用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手法。若写成诗歌,可以选取一组与土地有关的,寄托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物象,缩小范围,抓住细节,采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写,让文章荡漾在诗意的氛围中。
3、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无论是写成抒情性的文章还是写成一首小诗,所表达出的情感要真诚。情感是抒情性的文章或者诗歌的灵魂所在,无论是热爱,还是担忧,无论是反思,还是回忆,都要有自己的真情,情真方能动人。当你对这片土地充满一往深情的挚爱和眷恋,你自然就能表达出真挚的情感,真挚的情感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佳作展示一】
冬天的田野
文 / 汪 舒(南京市中华中学)
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就向往着出去走走。然而现今旅游业的过分繁荣,使得无论著名还是不著名的景点都是游人如织。美丽的风景成为人的海洋,总让一些人怀着雅兴而来者败兴而归。于是,在天空飘着绵绵细雨的一天,我走进了冬天的田野。
冬天的田野,以它的固执袒露着惊人的真诚,每一寸泥土都饱含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始的美。田间阡陌只是一道道深浅不一的灰色划痕。秋霜里颓败下来的庄稼茬规则地点缀在空旷的田野上,恬静而凄美。我在田野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倾听沟渠的汩汩流水,目送纷飞不止的鸟群,体会和感受到那里的乡亲千古以来一成不变的生存形式。他们总是给别人以温馨与善良,对自己则充满麻木和忍耐。我虽不是田野上的一名耕耘者,但那种淡淡的挂念和感觉却时刻伴着我,在心底默默流动、叠加、淤积和沉淀。它让不着边际的心找到了载体,让飘忽不定的情感得到了寄托,让凝滞固塞的思念得到了升华。
在一块地里,我看见一位老农正用耧耙翻着脚下的泥土。他弯着腰,认真地劳作着,空旷的土地使他看上去很小、很孤单。而那位老农似乎并没有感觉到这些,依然沉默着,不停地翻着泥土。目睹这一场景,我突然想到很多文人墨客有关土地的诗文。我不敢说别人什么,而我自己,或多或少,总是感到一种内疚。今天,我们看到的田野的诗文,都已被十二分地诗化了,可那真正从土地深处溢入生活,营养了人生的东西,却被写诗文的笔忽略去了。尽管有人也写出田野上生发的苦难,那咸涩的泪、红得如枫的血,然而那土地对泪和血的吸收却是不见了的。至于血泪在和土地融合之后,产生新的温馨的丰沃,也很少有人看到。正如一位作家所说:“只有在大都市住腻的当儿,我们才会想到村落,而想到的那个村落,除了田园的诗情,对农民的愁情是决然不会有的。”是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也许只是写在书本上,吟哦在孩子们的口中。
不是故弄玄虚或危言耸听,我们这些都市里生活的人在情感深处都潜伏着对以往或现时乡村的眷念和怜悯。无论我们是去“卡拉OK”还是招手打“的”,我总觉得那些都是暂时的忘却与挥霍,一旦视角心灵被属于乡村的意象牵连,触景生情的相思便会顷刻间洋溢身心。不是吗?我总觉得有一种呼唤和呐喊。呼唤什么,呐喊什么,都装在我心里,却又解释不清。总感觉这里面似乎有一种可称作“场”的神秘凝聚力,叫人久违之后每一念及,心中便会涌起“归去来兮,田园将芜”的无边感慨。
站在冬天的田野之上,让一颗被挤碎了的心在这儿复原;在繁华中负重得久了,就到田野上来躺一躺,让灵魂在这里获得些许松弛和静养。感受田野,就是感受纯粹。如此,即便再一次回到都市的繁嚣和喧嚷中,也能获得精神与生命的双重回归。而曾一度津津乐道的所谓“都市境界”“都市品位”早已荡然无存,我们将会对它的浅薄作出某种无奈的批判,同时也为终日咀嚼身边琐碎的悲观而感到羞愧。
(《新语文学习》2006.12)
赏析:冬天的田野是不出名的,一个久居都市的人却在这里得到心灵的感悟。文章首先说明自己“走进冬天的田野”的原因,表明了和大多数人的不同审美观念,为后文的感情抒发奠定了基础。接着描写田野以及田野上的人——农民,从而为下文的议论抒情打好基础。后文的感悟独树一帜,与众不同,最后一段点出文章的主旨。全文浑然一体,紧扣“土地”这一话题,却又赋予了土地以特殊的含义,综合运用了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语言优美,诗味浓重。
【佳作展示二】
献给土地的歌
文/夏玥(安徽省庐江四中)


我掬着一捧土壤
像饥渴的孩童
                            亲吻着、吮吸着大地的胸膛

我是一只鸟
迷失了方向
在广阔的天空下翱翔
就算临近天堂
却无时不感到迷惘
大地上一片晴朗
指引着我的希望
失意与彷徨
全部都已遗忘
大地才是我的家乡
将失落的心安放

我是滞留他乡的旅客
我在世界各地流浪
始终抓不住一缕阳光
愁思笼罩的阴霾击碎我的向往
心之渴望,系在何方
告诉我停止流浪
我匍匐在我最爱的土地上
膜拜、歌颂、欢唱
纵然足迹遍布四方
我的眼睛一直在眺望
那最初的方向

孤舟远航
随波逐浪在海洋
我并未放弃那一丝信仰
那是我的承诺、我的誓言
我忘不了一阵惝恍
大地仍在告诉着我
要记住你的梦想
波浪使你更坚强

土地
我信赖的家乡
你让我更勇敢地飞翔
去追逐希望
笑噱秋霜
点评:诗的第一节写出对土地的深情,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中间三节,“我”化作三个具体的意象:小鸟,旅客和远航的弄潮儿,他们无论取得多么大的成就,总缺少一种心灵的依托,这个依托就是土地。最后一节再次表达对土地的深情,对未来的向往。作者是十几岁的学生,笔触还很稚嫩,但能用物象来表达抽象的情感,倒也难能可贵。
【精彩语段】
1在远古时代,地球就像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子。绿阴如盖的大地,是她美丽的肌肤;浩瀚无垠的大海,是她美丽的衣裳;交错分布在她周身的江河湖泊,是她日夜奔腾不息的血管。亿万年来,正是由于她一直用自己的乳汁滋润着人类,才让我们有了赖以生存的家园。然而,谁也不会想到,进入21世纪后。这一切就在悄悄地发生改变。
2是在想那曾经美丽的故乡吗?家乡多美啊,潺潺的流水叮咚响,鸟儿在枝头唱着欢乐的歌儿,花儿在风中跳着迷人的舞蹈。可是现在,展现在你眼前的却是一片片废墟,一幢幢摇摇欲坠的房子,一棵棵烧焦的树木。这还是那美丽宁静的家园吗?小鸟呢?花儿呢?溪水呢?
3这是一片自由的荒草,在它们的绿意中,没有一丝晦涩和沉重。草们凝神太阳的光芒,让那金色照耀自己幼小的身躯。它们为了活着,在风中咆哮着,抒发着阳光带给它们的快意。它们不认为自己很卑贱,无时无刻不挺直身躯,以高傲的姿态观望世界,藐视众生。它们似乎知道:展示绿色,拥有阳光,活着,就是希望!                           夏晓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在清明
土地赋
活出自己的院落
我只思念你,但不打扰你【情感诗文】
香落同题 | 靠近土地
东海滨,地之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