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鹤楼搁笔亭与金陵凤凰台

黄鹤楼搁笔亭与金陵凤凰台

 

      在湖北省武昌蛇山上,坐落著舉世聞名的黃鶴樓公園,公園裡有擱筆亭。亭寬約十米,由十二根古銅色石柱支撐,亭內設一石製長條案,桌案上擺放著石硯和筆筒。

  擱筆亭在公園裡並不起眼,相對於園中的白雲閣、古碑廊、孔明燈等景點,它毫不出眾,與巍峨聳立的黃鶴樓更無法相比。但是,由於擱筆亭有著一段名人的傳說,所以,凡到黃鶴樓公園遊覽觀光的人,都要來此造訪。

  擱筆亭的傳說,得從崔顥的一首詩說起。崔顥曾在黃鶴樓上題了一首詩,人們把這首詩叫《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據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一記載:李白於崔顥之後也來過黃鶴樓,這裡的江山勝景、動人的傳說故事,令這位謫仙豪情勃發、詩興頓起,當他正要提筆賦詩時,發現了崔韻題寫的《黃鶴樓》詩,他嘆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遂斂手擱筆,無作而去。這便是黃鶴樓擱筆亭的傳說。

  據說李白雖然很欣賞崔顥這首《黃鶴樓》詩,但心裡並不十分服氣,他總想能有機會作一首詩來與崔顥一比高低。

  後來,機會來了。據《唐詩紀事》載: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詩,便是有意與崔顥《黃鶴樓》相比而作(此事在南宋胡仔的《茗溪漁隱叢話》中也有記載)。

  鳳凰臺舊址在今南京市鳳凰山,南朝宋文帝時建,因有鳳凰集於此山而得名。南京市政府因李白的題詩,幾年前曾撥款重修鳳凰臺,成為遊覽南京的景點。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詩云: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不難看出,李白這首詩是有意模仿崔顥《黃鶴樓》而作的,詩的形式與崔詩如出一轍。詩的開頭也是從鳳凰臺的傳說開筆,鳳去臺空,有長江仍自不停地奔流;接著寫昔日三國時吳國繁華宮殿已荒蕪,晉代風流人物也早已進入墳墓;再寫登臺眺望,長江邊的三山(在南京市西南)把長江分割成兩道;最後以浮雲蔽日不見長江令人惆悵憂愁作結。

  可見李白對崔顥這首詩是非常欣賞和推崇的。

  但是,若要把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與崔顥《黃鶴樓》作比較,則應該說,兩首詩是雙峰對峙、難分高低。如古人所論是「格律氣勢,未易甲乙」(方回《瀛奎律髓》)。今人有認為李白詩把眼前景物,歷史典故與詩人自己獨特的感受交織一起,抒發了傷時憂國的思想感情,意旨更為宏遠。

  聞一多先生曾說:「一般人愛說唐詩,我卻要講『詩唐』。詩唐者,詩的唐朝也。」不錯,詩的唐朝,群星璀璨,崔顥和李白就是詩唐天幕上兩顆耀眼的明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鹤楼之战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和崔颢的《黄鹤楼》,谁更厉害?
李白为何在此搁笔?
崔颢的《黄鹤楼》,为什么让李白自愧不如?
李白是如何“粉”崔颢的
李白搁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