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凝聚情感寄托,传承华夏文化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农历新年,又名为新年、大年、新岁,是华夏儿女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春节期间,中国各民族都要举行庆祝活动。这些活动以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人们在春节这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春节不仅是一个节日,也是中国人情感释放、心理诉求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说法诸多,其中有几种比较具代表性的说法,如春节源于腊祭、源于巫术仪式说、源于鬼节说等,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公元前2000年,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春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熟时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期,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春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一年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

春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

春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

春节文化源远流长,历代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许多名篇佳作。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

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

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

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

只与东君偏故旧。

《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

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

世情嫌简不嫌虚。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

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

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

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

不见度年年。

《凤城新年词》

--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

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

闺中针线岁前多。


《已酉新正》

--叶颙

天地风霜尽,

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

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

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

欢笑白云窝。

《新年有感》

--钱来苏

金瓯何事告凋残,

此责当涂敢自宽。

遥望中原烽火急,

狂流一柱在延安。

满地疮痍不忍看,

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

士马腾欢敌胆寒。


《癸巳除夕偶成》

--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

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

一星如月看多时。

《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

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

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

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

千红万紫报春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年时光,从春节出发
诗词丨虎虎生威话新春,期期盼盼长久时
团团圆圆过新年
“小岁酒”该作何解释?
那些关于春节的诗词佳句,句句经典值得收藏
有了中医的神助攻,除夕原来可以这样有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