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回望李鸿章


    读过中国近代史,自然知道李鸿章。近段读了当时许多人为他写的挽联,翻阅了几种《李鸿章传》,对他多了些了解,也多了对历史的感叹。

    “窃臣体气素健,向能耐劳,服官四十年,未尝因病请假。前在马关受伤,流血过多,造成眩晕。去夏冒暑北上,复患腹泻,元气大伤。入都后又以事机不顺,朝夕焦思,往往彻夜不眠”,这是李鸿章口述上奏遗言,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不辞劳苦、呕心沥血、为国效力的大臣身影。

    光绪二十七年(1901)十一月七日,也就是《辛丑条约》签订后短短两个月后,李鸿章吟着“劳劳车马未离鞍,昨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旅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的诗句与世长辞,结束了他饱经风霜的一生。

    说实话,他遗言和绝命诗里完全看不到一个卖国者的可恶嘴脸和歹毒心思,更多的却是夕阳落下时瘦削的背影和肃杀秋风中冰冷的泪滴……

    “若以中国之失政而尽归于李鸿章一人,李鸿章一人不足惜,而彼执政误国之枢臣,反得有所诿以辞斧钺,而我四万万人放弃国民之责任者,亦且不复自知其罪也”。这是与李鸿章“政治上为公敌”、“私交亦泛泛”的梁启超的声音。国势衰微,一木岂能支大厦?与其归罪李一人不如想想执政误国的整个慈禧政治集团;与其责备李一人,不如想想我四万万愚弱的国民。李鸿章无论进退,都免不了悲剧下场;签与不签,都改变不了国家被欺凌的命运。

太息斯人去,萧条徐泗空,莽莽长淮,起陆龙蛇安在也;回首山河非,只有夕阳好,哀哀浩劫,归辽神鹤竟何之。

    这是梁启超挽李鸿章联。联中“太息斯人去”是全联感情基调。“空”、“安在”是痛惜老人逝去举目国中无人的惆怅。徐泗是徐州、泗水简称,是蚩尤据涿鹿、黄帝都彭城、刘邦斩蛇起义、项羽秋风戏马所在地。“长淮”,一指淮水,流经安徽江苏,而李是安徽人;二是李曾在安徽组织淮军,威名远扬。“起陆龙蛇”出《黄帝》“天发杀机,斗转星移;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德,万变定基”,此处意思为社会大动荡时期。上联痛惜李的逝去,一时间中华大地空空荡荡,山雨欲来,英雄不在。委婉道出李的逝世是多灾多难中国的损失和灾难;下联有对山河破碎风雨飘摇国家的深重忧思和对驾鹤仙去老人的无限深情。

    维新派领袖对李的挽词并无指责,却有深情!更让人震惊的是李逝世两个月后,梁启超写出六万字《李鸿章传》,作“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之惊人语,钦敬溢于言表。由此看来,脱离当时背景而去评论历史人物,无疑是不够公允不够严肃的。概言之,李鸿章是大清王朝的忠臣,或许是当时中国的补天者。无奈他回天无力,济世乏术,因为他处在最黑暗、最动荡、最腐朽的中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梁启超《李鸿章传》有感
做自己,还是做别人眼中的自己?
【安徽:合肥李鸿章故居】
李鸿章留给后人的评价
入都
UC头条:国学大师梁启超, 如何评价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