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宠辱不惊的对联故事
有一副关于宠辱不惊的对联,《菜根谭》和《幽窗小记》均哟提到它,全联是: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这是一副明代文人明人洪应明写的对联,出自洪应明是著名训世著作《菜根谭》。该联以其意境深邃、从容淡定而深受世人喜爱,洵为修身名联。

洪应明(—1596—),字自诚,号还初道人,里居及生卒年月及生平事迹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中前后在世。著有《仙佛奇踪》四卷,《四库总目》多记佛老二家故事。根据他的《仙佛奇踪》,得知他早年热中于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洗心礼佛。万历三十年(1603)前后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与袁黄、冯梦桢等人有所交往。

《菜根谭》是洪应明的一本语录体作品,融汇了儒家自强不息、佛家宽忍宏大和道家超脱玄妙的思想,蕴涵了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因此在中华文化圈内广泛流传。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它在修身、处事等方面提出的准则,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

晚明学者陈继儒也非常欣赏这副对联,录在他的名著《幽窗小记》中。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晚明诸生,著名文人,与董其昌、王衡齐名。主要生活于明万历、天启年间,“年未三十,取儒衣冠焚弃之”,绝意于仕进。他的著述丰瞻,如《太平清话》、《安得长者言》、《模世语》、《狂夫之言》、《眉公十集》等一批作品,而《小窗幽记》尤受时人喜爱。这些书是小品中的小品,如语录体、格言体,其中精妙绝伦的语言,道眼清澈的慧解,灵性四射的意趣,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作者把焚香、试茶、洗砚、鼓琴、校书、侯月、听雨、浇花等市为人生雅事,乐在其中。陈活了80多岁,在那个年代可谓高寿,这恐怕也是与其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的为人心态和处事原则分不开的。

该联中“宠辱不惊”,指不大计较宠或辱,不太在意得与失。《老子》:“得之若惊,安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此乃反其意而用之。这如同庭前栽种的花儿,并不因为你的喜爱而绽开,也不为你的忽视而落去,一切全凭自然天性。我们做人也要像花儿那样,不为了得宠于别人便洋洋得意,也不为了受辱于别人便惶惶不安。“去留无意”,指不要太关心权位的去与留,太权衡官职的升与降。这就好像天边飘浮的白云,它并不在意人事的是非与得失,它只是随着风的方向或卷或舒,或飘或散。为人要正确对待人生的生老病死、贫富荣辱、成败得失,使其以平和的心态感受生命的真实存在。联语朴实无华,蕴涵一种淡泊情怀,怡然自得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大美。

这副对联对于那些挣扎或困扰于名利场、是非窝中活得很累、不堪重负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副清凉剂,一支清心针。一切都是虚妄,一切都将过去,何不安下心来,看花开落,望云卷舒。天高地迥,意味隽永。这是对诗人的规劝,同时也是该联作者及引用者的自慰自况。

以上就是关于宠辱不惊的对联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人性?读懂《菜根谭》里的这6副对联,你也就懂了
无标题
人生本无常,盛衰何可恃
《菜根谭》精句(一四0)
如何做到宠辱不惊
生活焦虑迷茫时,读读这7句菜根谭,顿时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