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描写梅花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关键词】

诗词名句,写景状物,植物花卉,梅花

 

【名句】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出处】

宋·姜夔《疏影·苔枝缀玉》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照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营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译注】

在客旅他乡时见到她的倩影,像佳人在夕阳斜映篱笆的黄昏中,默默孤独,倚着修长的翠竹。

 

【说明】

  此词作于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是年冬,作者造访范成大,应主人之请而谱新声。夔自度《暗香》与《疏影》以咏梅花,实系感伤身世,抒发郁郁不平之情。

  词表现梅的高洁、幽独,并借此咏叹作者自己的身世。上片先绘出梅花不同凡俗的形貌,又表现其孤芳自赏的清姿和高洁情怀,再化用杜甫、王建诗意,把远嫁异域不能生还汉邦的王昭君故事神话化,将眷恋故国的昭君之魂和寒梅的幽独之魂合而为一,带有极深的悲剧意味,境界又极凄美;下片则眼前梅花盛开推想其飘落之时,用寿阳公主及陈阿娇典故,寓无限怜香惜玉之意,又借笛里梅花哀怨的乐曲,加深怅惋的感情,末二句想到梅花凋尽,唯余空枝幻影映上小窗,语意沉痛。

  上片以梅喻王昭君,赞美其绝代姿容,哀叹其客死异域的不幸;下片写春风吹落梅花,欲重觅幽香,为时已晚。全词用事虽多,但熔铸绝妙,运气空灵,变化虚实,十分自如。篇中善用虚字,曲折动荡,摇曳多姿。张炎《词源》极口称道此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评曰:“寄意题外,包蕴无穷。”

 

【赏析】

  这篇词是姜夔咏梅的一首力作,是姜夔在南宋绍熙二年(1191)冬冒着大雪到苏州探访老诗人范成大时写的,共写了两首,一首《暗香》,一首《疏影》,互为姊妹篇,同为咏梅。这首《疏影》主旨颇为扑朔迷离,古今有多种说法。张炎《词源》极口称道此词,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更多有关梅花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gutang.com)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这几句用典,把梅花比作幽居而高洁的佳人,描写梅花的神情,同时递入作者自己。作者是到范成大家作客时看到梅花,所以把自己遇见梅花称为“客里相逢”。“篱角”,描写了梅花生活的居处,以及作者所见梅花时的时间,梅花的居处不是在尘世之中,而是在“篱角”;“黄昏”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刻,犹山气日夕,暗用林逋《山园小梅》诗:“暗香浮动月黄昏。”“无言”,是对梅花的性情的描写,无言而不是聒噪,说明梅花并不是像那些世俗之人,成天喧嚣噪杂个不停,而是静默无闻,像一个独居的沉静的睿智的妙女,突出了梅花的品质美。“自倚修竹”,暗用杜甫《佳人》诗:“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梅花一个人孤独地默默地依靠着长长的竹子,竹子自古就是君子的象征,梅花自是不同寻常之物。这几句从形象性情等多个角度描写赞美梅花与众不同的高洁品质。

  对这首词的理解,有人认为是“怜二帝”,即被虏的徽钦二帝及诸后妃,亦有人认为是作者的怀美,因词中用典极多,所以主旨更加扑溯迷离,令人捉摸不透。但该词的辞藻优美,运笔空灵含蓄,描写细致生动,形象鲜明,氛围寂寞,意境上“花人合一”,令人叹为观止。

 

  (责任编辑:夏素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疏影:关于梅花的美好词汇,姜夔几乎用尽了!
咏梅绝唱——读唱姜夔的《暗香》《疏影》
诗词笔记: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姜夔《疏影》词 赏析
姜夔《疏影》鉴赏
姜夔在苏州赏梅时,一连写下两首咏梅词,为何都能好评如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