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关哲理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关键词】

诗词名句,说理,事理,写人,赞美,自信

 

【名句】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出处】

唐·虞世南《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注】

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①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清露:清纯的露水。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②流:发出。流响:指蝉长鸣不已,声音传的很远。疏桐:高大的梧桐。

③居高:指栖息在高处,语意双关。

④藉(jiè):凭借、依赖。

 

【说明】

  《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首托物寓意的诗。作者托物寓意,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更多有关哲理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gutang.com)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物自况,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清远的志趣。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两句是对蝉品格的由衷赞美。在诗人的笔下,蝉清新脱俗,它从不食人间烟火,每餐只饮些少量的甘露,不沾五谷杂粮。不仅如此,它的叫声也是那样的不同凡响,清脆悦耳,像流水一般静静地从梧桐的叶子里传出,令诗人感到无比的舒适。蝉的叫声传得很远,然而它并没有借助于外物,而是由于自己所处位置高的缘故。“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两句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蝉声悠远,一般人都认为是秋风的作用,想必是受《荀子·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的影响。诗人却不这么认为,说这是“居高”的缘故,并非秋风之力。这既是对蝉高洁品质的赞美,也是诗人对自我精神境界的一种追求;同时还蕴含着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一个人只要能做到修身自好,气质自然自内而外涌出,好酒不怕巷子深,声名自然能够远扬,何须借助他人?

  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

 

  (责任编辑:夏素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考古诗词鉴赏·虞世南的《蝉》
虞世南的《蝉》到底说了什么?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全诗赏析--(藉)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
中国国学网-- 虞世南《蝉》诗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