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代汉语讲座13----声调
声调
学习要点:调类和调值的关系;普通话的调类和调值;普通话四声与古代汉语四声的关系。
一、声调的性质和作用
声调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声调具有两个特点:
1.              能区别意义。shī(诗)、shí(时)、shǐ(史)、shì(是)这四个音节意义的不同,就是由于声调不同。
2.声调的差别主要决定于音高。音高的分别,是由于发音时声带的松紧不同。发音时声带紧,声带的振动频率就大,声音就高,反之,声音就低。声调有时与音长和音强也有一定的关系。譬如普通话中的上声音长在正常语流中比阳平要长,音强要弱。但音高的区别还是主要的。
声调中的音高是相对音高。所谓相对音高,是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同一基调的变化形式和幅度。譬如音节“[ti55]”(帝),在普通话中,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孩,无论是男子还是女子,都是从最高音降到最低音,这种“降”就是其升降模式,“从最高音到最低音”是其降的幅度。虽然在实际语流中,儿童的最高音、最低音的绝对音高比成年人的要高,女子的最高音、最低音的绝对音高比男子的要高,但在发某一相同音节时,通过比较,他们的升降模式和幅度是相同的
调值是用数值表示出来的声调的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和幅度,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调值只表示相对音高,不表示绝对音高。由于各人的声带的厚薄、长短、粗细的不同,因而说同一个音节,绝对音高是千差万别的,无法用确定的数值表示。但相对音高是统一的,因而可以用确定的数值表示。表示相对音高,通常的做法是用“五度标记法”。先用一根竖线作为比较线,分别为四格,分别表示“高、半高、中、半低、低”五度,依次用“5、4、3、2、1”来代表。然后在比较线的左边用曲线或直线表示音节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升降幅度。用五度标记法来标记普通话的四声如书所示:
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音节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一般来说,有几种调值就可以归纳为几个调类。普通话有四种不同的调值,所以也就有四种不同的调类。
二、调值、调类
调值是用数值表示出来的声调的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和幅度,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调值只表示相对音高,不表示绝对音高。由于各人的声带的厚薄、长短、粗细的不同,因而说同一个音节,绝对音高是千差万别的,无法用确定的数值表示。但相对音高是统一的,因而可以用确定的数值表示。表示相对音高,通常的做法是用“五度标记法”。先用一根竖线作为比较线,分别为四格,分别表示“高、半高、中、半低、低”五度,依次用“5、4、3、2、1”来代表。然后在比较线的左边用曲线或直线表示音节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升降幅度。用五度标记法来标记普通话的四声如书所示:
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音节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一般来说,有几种调值就可以归纳为几个调类。普通话有四种不同的调值,所以也就有四种不同的调类。
普通话共有四个声调,为简洁起见,可以放在一个表里来说明。
调类
调  值
例字
标调示例
阴平
55
gao[kau55]
阳平
35
ma[ma35]
上声
214
kao[kHau214]
去声
51
zi[ts?51]
阴平调高而平,即由5度到5度,调值为55。因此阴平调又叫高平调或55调或第一声。
阳平调由中到高,即由3度升到5度,是个高升的调子,调值为35。因此阳平调又叫高升调或35调或第二声。
上声调由半低音先降到低音再升到半高音,即从2度降到1度再升到4度,是先降后升的调子,调值214。因此上声调又叫降升调或214调或第三声。
去声调由高音降到低音,即由5度降到1度,是个全降的调子,调值为51。因此去声调又叫全降调或51调或第四声。
普通话的四个调类是从古汉语的声调系统演变来的。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也就是有四个调类,后来又以声母清浊的不同为条件发生了分化,凡是古清音声母的字的声高为阴调,古浊音声母的字为阳调,这样演变为四声八类,即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演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共“四声”。所以,普通话的四声和古代的四声并不相等。
普通话调类与古汉语调类的关系如书所示(古汉语阳调类中的字含有两类浊音声母:全浊和次浊。全浊指带音的塞音、塞擦音、擦音声母;次浊指鼻音、边音、半元音。全浊声母字和次浊声母字的演变情况有时不同)。
由书表可见,古汉语声调调类演变为普通话的声调调类发生了如下变化:
1.平分阴阳。古汉语平声按声母清浊分别演变为普通话的阴平和阳平。
2.全浊上声并入去声。全浊上声字从原上声中分化出来,并入普通话的去声。
3.入派四声。在普通话中,入声消失,分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所谓入声,是古汉语四声之一。最早因韵尾收塞音-p、-t、-k或-/,声调以短促为特征。元明之际,北方方言大部分地区入声消失,派入其它声调。普通话因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北京语音入派四声,因而普通话没有入声。但东南各地方言,例如闽方言、粤方言、吴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等等,绝大多数地点仍保留入声。有的方言入声字韵母大多仍收塞音-p、-t、-k或-/。如闽方言、粤方言、吴方言、客家方言和赣方言等。这些方言中的入声仍以短促为特征。有的方言古入声字的韵尾已经丢失,例如湘方言、山东靠近河北的狭长地带的方言,但古入声字仍然聚集在一起,读同一个调值,因而还有入声。只是这些地点的入声不再短促罢了。
普通话中,由于古全浊上声字、半数以上的古入声字归入去声,因而去声字特别多。
最后还要一提的是,调类的名称与调值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调类是根据“古调类”来命名的。我们在给各地方言确定调类名称时,完全是根据字调的“古名”而定。只要这个字古调属阴平,那么,无论在哪种方言,无论它现在调值如何,一律命名为“阴平”。普通话中的阴平大部分来自古代清声母平声字,所以叫做阴平,调值是55。南昌方言中阴平也是来自古代清声母的平声字,所以也叫阴平,调值是42。也即相对音高相同。这种相对音高,就是声调的音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普通话的声调(转载)
干货|普通话的声调
如何区别平仄(提纲)
湘方言与普通话语音差异探析(7)
第一课 讲义 四声与平仄
你知道潮州话有哪些声调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