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代汉语知识讲座32----熟语成语惯用语谚语等

第八讲   

学习要点:

熟语的含义以及在结构成分、结构形式、意义、来源等方面的特点。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的性质、特点以及划分标准,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字典和词典的特点、种类以及编排检索的方法。词的释义方法。学会查词典,充分利用词典。

熟语是语言中定型的词组和句子,一般指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也叫固定结构、固定词组。

    熟语虽然不是词、内部构造比词复杂、一般是词组或句子的结构,但它们具有格式和构成成分的固定性、意义的整体性、使用的现成性等特点,作用和功能相当于词,是词的等价物,是结构上大于词的整体性的造句部件,一般也被人们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来使用。因此,熟语也是词汇性单位,是词汇成分的一种。也就是说,词汇系统中,除了可以独立运用的各种词,还包括词的等价物——熟语。

    由于历史上各个时代的长期创造和积累,汉语现今拥有的固定结构数量很大。

    固定结构在其构成和表现上有自己的特点,与词不同。比如现代汉语不少固定结构中含有不能单独使用的、甚至不在其他地方出现的词或语素,如“刚愎自用”的“愎”(bì,乖戾,执拗)、“高屋建瓴”的“瓴”(líng,盛水的瓶子)。这些随着固定结构从古代汉语遗留下来的词,其意义是固定结构的意义的组成部分,但并不作为一般活的、独立的词义而存在于现代汉语中。有的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能单独使用,但出现在固定结构中时表现的是一种特殊意义,而且这特殊意义只存在于特定的固定结构中。如“高屋建瓴”的“建”在现代汉语中也用,但词义不同,这个固定结构中它表示“倒,倾倒”的意思。“分庭抗礼”中的“抗”表示“平等地相对着行(礼)”。可见,现代汉语固定结构的意义的构造成分中,有一部分不是平常所习用的。而且固定结构的内涵又往往同一定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著名诗文等相关联。固定结构的意义,常常是构成部分的比喻用法、借代用法等,不是其字面义。如“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以物质上的帮助。“雪上加霜”,比喻一再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这两个成语,人们只用其比喻义,不用其字面义或语素义直接组合所形成的意义。因此,固定结构的意义的理解方式,有一定的特殊性。

    现代汉语的词,除了专门术语、行业用语、专有名词等一般是单义词以外,大多数普通的词都含有不止一个意义,是多义词。而固定结构的意义,一般是其整体的意义,是单义的,必须准确理解,不能盲目地望文生义。

由于熟语在词汇系统中的特殊性,这里设专节讨论。人们对熟语的研究,涉及各类熟语的性质、特点、内容、形式、运用及规范等问题,对成语研究得最多。下面介绍熟语的几种类型。

一、成 

    (一)成语的特点

1.         1.     长期习用,结构定型,具有凝固性。

     成语一般是四个音节,极少数是多于或少于四个音节的,像“莫须有”、“迅雷不及掩耳”、“树欲静而风不止”等数量很少。成语的成分很固定,不能任意换用同义或近义成分,不能增减其中的成分。成语内部语序也很固定,不能随意移动。内部成分之间的结合也比较凝固,一般不能随意拆开,不可随意插入其他成分。

2.         2.     意义具有整体性、确定性,是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表义凝练。

     成语的意义不是构成成分的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有的成语的整体义是语素义的直接组合,如“好吃懒做”、“无价之宝”、“人杰地灵”、“拾金不昧”。有的成语的字面意义往往具有形象比喻的作用或使人联想的作用,共同表达一个新的整体意义。如“胸有成竹”,是指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源于宋代一画家的故事),用来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不可作其他理解。若按字面理解成“胸中长有成熟的竹子”,就闹笑话了。

有不少成语,今人大都只知道它的整体含义,而不一定了解其每个字的字面意义,不一定了解其来源。如“入木三分”,一般人只了解它的整体意义是说“见解、议论十分深刻”,不一定知道这里面的故事。据唐·张怀  (guàn)《书断·王羲之》载,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笔力雄健,相传他所写的祭祀用的祝版,工匠事后削去,发现墨迹透入木板有三分深。于是人们用“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后又用来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

    3.使用上和色彩上具有历史性和民族性和书面语色彩。

    大多数成语历史悠久,保留古语词成分和古代汉语的语法特征,反映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传说等,是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丰厚积淀。

   (二)成语的来源

     成语大部分是从历史上继承下来的,少部分是现代创造的。成语的历史性比一般语词强,所以学习和研究成语更需要穷源溯流,即从源和流两个方面找可靠的书证,以了解一个成语的发生、发展和衍变的历史和现状。

1.大量成语来源于历史故事、古代寓言、神话传说以及古代书面语言中著名的现成语句。有的直接是援用,有的经过了改造。

来源于历史故事、古代寓言、神话传说的成语,大多是对其故事情节加以概括而形成的。如:

历史故事:四面楚歌  望梅止渴  负荆请罪  破釜沉舟

古代寓言:自相矛盾  愚公移山  滥竽充数  刻舟求剑

神话传说:夸父逐日  开天辟地  精卫填海

来源于古典诗文的,常常是直接援用其中的现成短语或句子。如:巧言如簧(语出《诗经》),明哲保身(语出《诗经·大雅》),学而优则仕(语出《论语·子张》),“每下愈况”(语出《庄子》)。

   2.一部分成语来自用古白话写成的语录、文学作品、以及民间流传的语句。如:

  众口难调  欢天喜地  白纸黑字  三长两短  指手划脚

   3.现代汉语也在不断产生新成语,反映新社会、新生活、新观念等。如:

  百花齐放  繁荣昌盛  独立自主  多快好省

(三)成语的结构

    成语的结构类型,丰富多彩。这同时也说明了汉语词汇的丰富,以及汉语构词手法、修辞手段的丰富。

    成语的结构是有层次的,大多是两层,少数是一层或三层。如:

    两层:扬扬得意  明日黄花  钦差大臣  气宇轩昂  叱咤风云

    三层:一衣带水  誉满天下  势如破竹  暴殄(tiǎn)天物  削足适履

从第一层的结构关系看,成语的结构类型主要有:

1、联合式

丰功伟绩  丰衣足食  载歌载舞  一穷二白  九死一生  连篇累牍  患得患失  风花雪月  熙熙攘攘  之乎者也 

2、偏正式

后起之秀  肺腑之言  以功赎罪  水中捞月  忙里偷闲  不约而同  豁然开朗  络绎不绝

    3、陈述式

胸有成竹  计上心来  情不自禁  枯木逢春  盲人摸象  群贤毕至  泥牛入海  归心似箭   

    4、支配式

明辨是非  成人之美  混淆视听  通观全局  如履薄冰  如获至宝  好为人师  大快人心

    5、紧缩式

不破不立  不见不散  百读不厌  风声鹤唳(lì)

6、兼语式

化险为夷  认贼作父  引狼入室  震耳欲聋

    7、古汉语的特殊结构

唯利是图  唯才是举  唯命是从 时不我待  夜以继日  不远万里  车水马龙  风驰电掣

(四)成语的运用

    1、准确地理解成语的意义

    在了解各构成成分的意义、成语的字面意义的基础上,了解成语的实际意义。特别是某些关键语素的意义,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成语的实际意义。如:

薄冰  履lǚ:踩,踏。          含辛苦  茹rú:吃。

孺子可教  孺子:小孩子。           尾大不  掉:摆动。

    有不少成语的整体义是语素义的比喻用法,不是各语素义的简单相加。如:

    矫枉过正  矫:矫正。枉:wǎng,弯曲。矫正弯曲的东西超过了限度,而又弯向了另一方。比喻纠正事物的偏失、错误过了头,而陷入另一种偏失、错误之中。

    有不少成语的整体义是语素义的借代用法。如:

    王侯将相  泛指高官。

    手无寸铁  “铁”是“短兵器”,以部分代全体,泛指任何武器。该成语的整体意义是“形容手里没有拿任何武器”。  

    2、规范地运用成语的形式

    运用成语要规范:注意成语的定型性;应运用成语的通行结构和固定成分;能分辨字形和读音。如: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原指桃树李树虽不会讲话,但其花艳丽动人,其实甘美,故众人争相赴之,时间一久,树下自会走出路来。后谓为人真诚,自然能感动他人。蹊:xī,小路。该字不可写成其他字,不可改成其他语素。

    心心相印  心:心意,思想感情。印:合,契合。“印”(Yìn)不可以写成“映”(Yìng)。

    3、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适用范围。有褒义色彩的词不能误用成贬义,有贬义色彩的词不能误用成褒义。

4、充分利用成语的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色彩鲜明、典雅含蓄等特点,准确传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惯用语

    (一)什么是惯用语

“惯用语”这一概念,原来并无专指,后用来专门指称熟语中有别于成语、谚语、歇后语等的一类。是表达一种习惯含义的固定词组。特点主要有:

    1、大多由三个字组成。如:

    开后门  跑龙套  泼冷水  碰钉子  穿小鞋  戴高帽  敲竹杠  开小差  开夜车  拍马屁

少数是多于三个字的。如:

喝西北风  钻牛角尖  坐冷板凳  打退堂鼓  捅马蜂窝  唱对台戏  开空头支票

 

    2、以动宾结构为主,如上述各例。

也有的是偏正结构之类,如:门外汉  半瓶醋  铁饭碗  纸老虎

    3、意义是整体化了的。一般不用其字面义,通常是其比喻义的固定使用,它已经从字面意义转化为一种更深刻的抽象的含义。如:

    翘尾巴  比喻骄傲自大。

    和稀泥  比喻无原则地调解或折中。

打小算盘  比喻为个人或局部利益打算。

4、使用时,可以被其他成分隔开,词序也可以变化,但它的整体意义保持不变。如:“敲竹杠”,可以说成“你这是敲谁的竹杠?”中间插入其他成分。“吹牛皮”,可以说成“牛皮吹得山响”,语序出现变化。这体现了惯用语结构的特点:既有定型化的一面,也有一定灵活性的一面。

    5、惯用语的来源

多来源于口语。有的是从行业语演变而来,如“打游击”(原为军事用语)、“走过场”(原为戏剧用语)。有的来源于历史传说故事、谚语或歇后语等的节缩以及方言中的习惯说法等。

(二)惯用语与成语的比较

 

成语

惯用语

构成形式、

音节数

一般是四个音节

多数是三个音节

结构定型

方面

不能拆开,不能改变语序。

成语的结构比惯用语更稳固。

可以适当插入其他成分,

可以适当改变前后语序

表义方面

整体义的形成:

有的是语素义的直接组合,

有的是语素义的比喻用法、借代用法……

整体义多为语素义的比喻用法

有的成语具有意义的双层性,即“意在言外”,如“胸有成竹”;有的成语没有意义的双层性,即“意在言中”,如“明知故犯”。

都具有意义的双层性,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不一样,如“穿小鞋”“挖墙脚”。

使用特色

书面语性质强,如:

  阿谀奉承

  敲诈勒索

  倒行逆施

口语性质强,如:

  拍马屁 

  敲竹杠

  开倒车

三、歇后语

(一)什么是歇后语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具体的形象的表达,后半部分解释它的含义,前后构成引注关系(前为“引子”,后为注释说明),结构相对固定,来自民间,具有口语特色,形象、风趣。

(二)歇后语的语义

    歇后语的前后两部分构成一个统一的语义单位。两部分在表义上的作用不是等同的,前半部分只起辅助作用,表示某种色彩等附加意义,后半部分是表义的重点,表示整个歇后语的基本意义。因此,歇后语的语义,是由前半部分所表示的附加意义和后半部分所表示的基本意义两者有机地构成的。

1、歇后语后半部分表示其基本意义,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1)后半部分的解释,直接表示这个歇后语的含义。这个歇后语只有一个本义。如: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大热天穿棉袄——不是时候。

后半部分的解释与该歇后语的实际意义是一致的,都只有一个确定的意义。

   (2)后半部分的解释,通过比喻、双关等手法,产生新的意义,成为歇后语的实际意义,这实际意义一般是在运用中得到明确显示,大多已约定俗成,成为该歇后语的固定意义。

    A、比喻手法

    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比喻夹在中间受到两方面的批评或埋怨。

    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比喻有能力但表现不出来,或有知识但表达不出来。

    B、双关手法

    四两棉花——弹不上  实际意义是“谈不上”。这是谐音双关。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  实际意义是“净是输”。这也是谐音双关。

    脑门上长瘤子——额外负担  这是语义双关,利用了同音同形异义字“额”。

   (3)后半部分字面上有意搭配成一个词或词组的形式,使之与现有的成语、惯用语之类固定结构在字面上相巧合,使意义发生转换,使其同时表达已有的词或语的固定义(多为引申义)。如:

    脚后跟拴绳子——拉倒  后半部分是对前半部分的总结,是实指,“拉”指用绳子拉,“倒”指身子倒下。但合起来构成的形式,正好与词汇系统中一个已有的词相合。这个已有的词的常用义项是引申义:“算了,作罢”。

    灶王爷放屁——神气  后半部分是对前半部分的概括,是实指,“神”指神灵,“气”是气体。合起来构成一个词的形式,也正好与一个已有的词相合。这个已有的词的常用义有:①神情;②精神饱满;③自以为优越而表现出得意或傲慢的样子。

    老鼠掉进书箱里——咬文嚼字  后半部分恰巧与一个成语在字面相合,于是用该成语的常用义。

    2、歇后语的前半部分表示附加意义,表示附加于该歇后语基本意义之上的某些色彩,主要是形象色彩,还有感情色彩、风格色彩、地域色彩等。绝大多数歇后语都具有形象色彩。如:

    a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除了表示两厢情愿这个基本意义之外,还能让人联想到《三国演义》中东吴大将黄盖主动向周瑜献了苦肉计然后诈降曹操的历史情景。

    b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除了表示基本义,还给人们描绘了一个具体可感的细节,形象生动,印象深刻,有助于基本义的表达和强调。

    c芝麻开花——节节高。  褒义

d猫哭老鼠——假慈悲。  贬义

有的歇后语,基本意义就包含某种感情色彩;有的是前一部分带有感情色彩,而使整个歇后语的感情色彩更加鲜明突出。如例c是褒义,例b、例d是贬义。

    (三)歇后语的构成材料

    1、日常习见的事物现象,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竹篮打水——一场空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2、历史故事、传说

司马昭之心——人人皆知(或“路人皆知”)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3、虚构形象

猪鼻子插大葱——装象

阎王爷贴告示——鬼话连篇

阎王爷审案子——全是鬼事

(四)歇后语的运用

    歇后语最初来自民间,流行于群众口语之中,后来逐渐为文人所理解接受,逐渐被吸收到书面语中来。在口语和文艺作品中运用歇后语,形象,生动,想象丰富,诙谐风趣。

    使用歇后语要有鉴别,注意规范。基本意义不明确的,前后部分引注关系不合理的,附属色彩与基本意义相矛盾的,内容庸俗不健康的歇后语,是词汇规范化的对象。比如有的歇后语以有生理缺陷的人为描述对象,如“小秃子打伞,无发(法)无天”,“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等,虽有一定的表现力,但若有取笑的成分,就应该抛弃不用。使用歇后语还要注意它的结构形式的定型、书面形式的统一。如标点符号问题,在歇后语的前后部分之间是用破折号还是用逗号,需要规范;一些同音字也需要确定其中的一个作为规范的对象。

四、谚语

(一)什么是谚语

谚语是一种“现成话”,表现为韵语或短句的形式,在人民中间多年流传广泛沿用,反映实际生活经验或感受,通俗、形象、简练、深刻。如:

万事开头难。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众人拾柴火焰高。

十层单不如一层棉。

油多不坏菜。

天下乌鸦一般黑。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二)谚语的特点

   1、流传在群众口头上,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鲜明的口语性。如: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火要空心,人要真心。

看人吃豆腐牙齿快。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2、概括性强,表达一个整体意义。从语义的角度看,谚语有如下三种类型:

(1)谚语的字面意义就是其实际意义,如“名师出高徒”、“百闻不如一见”。

(2)实际意义和字面意义不一致,字面意义已不被人们使用。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实际意义是指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至于字面意义已经不用了。

(3)有两个实际意义:字面意义和派生意义。如“新官上任三把火”,既可指新上任的官员办几件事情抖抖威风,也可用来比喻一般人刚刚负责某岗位时总要努力办好几件事情,以显示自己的本领和工作热情。

    谚语的字面意义一般是形象的;它的非字面意义的实际意义往往是抽象的、概括的,所表达的意义更具有普遍性和哲理性。

    谚语善于把深刻的哲理寓于浅显生动的形象之中,上述各例大都如此,又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3、结构固定,句式整齐,富有音乐美,易于传诵记忆。

    有不少谚语使用对称结构,或宽对或严对,而且上下句押韵,如“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也有的是顶真句、回环句等(参阅本书《修辞》章),如:“响水不开,开水不响。这是宽式回环。

    少数谚语的结构和成分,没有严格固定,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如“性子急,吃不了热粥”、“心急吃不得热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性子急,吃不了热豆腐”;“小洞不补,大洞一尺五”、“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有的谚语,结构具有紧缩性,如“不是冤家不聚头”,用的是紧缩句。“九月油菜,十月麦”(江西农谚,说的是农历九月种油菜,十月种荞麦),是关键词语的意合。“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也是关键词语的意合,两个偏正词组前后相连。

    4、内容上,概括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反映社会现实和深刻的哲理,富有知识性和教育意义。

    正因为如此,谚语的分类,常常以内容为依据,如农业谚、气象谚、风土谚、常识谚、讽诵谚、规戒谚、哲理谚等。如:

    概括各地物产、名胜古迹、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等方面知识的,是风土谚。“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形容贵州旧时自然环境。“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强调东北的三种特产。“吃过端午酒,扇子不离手。”江西在端午节后,天气日趋炎热。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蛇有蛇路,鳖有鳖路。”这些是哲理谚。

      (三)谚语和成语的主要区别

    1、成语书面性强,谚语口语性强。如“见异思迁”是成语,“这山望着那山高”是谚语,虽然两者意思基本相同。

2、成语比谚语更定型化。成语的成分和语序一般不允许变动,而一些谚语的成分和格式可以适当变动。如“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也可以说成“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曲儿”。

3、音节数不同。成语一般是四个音节,谚语一般多于四个音节。

4、结构和用法不同。成语是固定词组,在造句功能上多充当句子成分。谚语多为现成的句子,可以独立成句。

成语和谚语的区别,列表如下:

 

 

谚语

成语

1

口语性强,

是人们的口头创作。

书面性强,

很多在古文献中可以找到出处。

2

结构和成分不如成语固定,有的成分可以改变。

结构和成分很固定,不可随意改变。

3

表达一个整体意义。

多通俗表义。

无论是词汇意义还是语法关系,都容易从字面去理解和接受。

表达一个整体意义。

多典雅表义。

有的成语,人们仅凭字面不能了解其实际意义。

4

有的谚语有地区性和行业性。

成语大多具有全民性。

5

表示判断和推理,概括地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和有效的经验。

表示一般的概念,一种客观的现象以及人或事物的特点和状态等。

6

是多于四个音节的现成句子。

多为对偶式,两句对照,押韵,

绝大多数是四个音节的固定词组。

7

使用时,多独立成句。

使用时,多充当句子成分。

   (四)谚语和格言、名言

    格言和名言,都是出自名人或名篇的言简意赅的警句。格言,是含有劝戒和教育意义的可为准则的话,一般较为精练。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名言,是著名的话。(朱自清《论标语口号》:“格言也罢,名言也罢,作用其实都在指示人们的行动,向着某一些目的。”“格言偏重个人的修养,名言的作用似乎更广泛些。”)

    三者的共同点:都不是言语交际中临时组合而成的,都是人们熟知的现成句子,都能揭示知识和思想,给人启发教育。

三者的不同点:①来源上看,谚语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格言和名言多为名人语录。②内容上看,格言和名言意在阐发事理,多为警策之辞;谚语虽然也有规戒警策之辞,但更多的是对知识的概括和对经验的总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都是我们常说...
富阳教研网 - 文章中心 - 成语是汉语的瑰宝(含成语误用现象辨析)
语言文字应用
201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教案:第5讲 熟语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教案4-免费语文教学资源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备课参考2(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