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孔庙,乾隆石鼓是朕的自驾游游记

  



 

     走进北京孔庙的院子,中轴线上是一座大门,“大成门”,大成门两侧曾经陈列着石刻文之祖,中华文字的国宝级文物,先秦石鼓(唐代叫周朝石鼓),关于石鼓文的故事还在继续发酵,1312年到1933年(合计621年)一直蹲在大成门下避风躲雨,如今这个宝贝去了故宫博物院,有为它专门建的石鼓馆,国家级最高国宝不用再给孔圣人撑门面了。

     石鼓文是介于小篆和大篆之间的文字,一般人根本看不懂,联想起孔圣人周游六国的艰难,那时六国都拥有自己独特的象形文字,就如同我们现在如果去河北、山东,河南,湖北等地旅游,要准备带会六种语言的口语翻译导游,六种钱币,六种文字的竹简,学会不同的道路行驶规则,六个护照和必要的签证文书,过关文牒,尊重不同的六国习俗,呵呵,感谢秦始皇统一了汉字,统一了钱币,统一了度量衡,虽然他老人家进不了历代帝王庙被后人祭祀,但他永远是中华民族的始皇帝,乾隆皇帝也无法超越。

     话说又回到乾隆皇帝,网上说,北京孔庙大成门两侧置有乾隆石鼓十枚、“集石鼓所有文成十章制鼓重刻序”(碑阴附“重刻石鼓文音训”)御制碑一通以及清代书家张照草书唐韩愈《石鼓歌》碑一通。这三种文物作为一个系统,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孔庙藏乾隆石鼓的藏品整体。

     乾隆爷发现,从周石鼓被发现时的存字七百余,至乾隆五十五年的存字三百一十,这一千一百多年之中,周石鼓损字过半,达到了四百字之多。而这其中,从元代到乾隆时,由于人为传拓等因素而导致周石鼓文字损落者竟达近百字。慨叹“更虑岁久漫漶,并此不可复识”,当他看到孔庙周石鼓“岁久漫漶”的现状时,以“读书之人”自任的乾隆皇帝认为保护周石鼓的重任,“千古读书人所不能任”,遂一方面对周石鼓进行有效保护的同时,萌生了刻制乾隆石鼓的想法,仿制先秦的石鼓文,继承并发扬石鼓文的光荣传统,以古人的口气书写自己的故事,当时乾隆爷正处在四库全书以及翻译《大藏经》等大型文物工程顺利完成的时期,使得对乾隆石鼓的刊刻充满信心,乾隆皇帝在当时制作了两套乾隆石鼓,一套放置在北京孔庙,另一套放置于热河文庙。

     我只欣赏了三个乾隆石鼓的翻译文章,也在网上看了一个先秦石鼓的文字,个人感觉都是写出游要有好车好马的游记,用白话文说,出游最好是四驱越野车,能看到更好风景和更多的野生动物,呵呵,这是帝王们在晒自驾游游记的节奏,先秦的旅游达人在石鼓上发布了几篇旅游微博,几千年的中华大地的帝王文豪们集体点赞,乾隆爷还改写后转发,最后晒到孔圣人(文庙,文化传播的最高圣地)孔庙的门口,永久保存。玩笑说,这说明一个民族的文字记录是从游记开始的,而自称是文化人就不能没有自己的游记,圣人的大门口摆着经典的范文呢,你看了没有。

    我也给乾隆石鼓点个赞,比如第七鼓,帝王的胸怀就是不一样,在赞美自然风景的同时,老爷子不忘指点江山,说这里可以建个建筑寺庙什么的,点缀一下风景会更美,乾隆爷,天下是你的,但不能都是颐和园,大自然的魅力景色不需要人工的修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家宝藏带火了故宫石鼓,您知道在北京孔庙内还有一套乾隆石鼓吗
京城九坛八庙一一孔庙
(原创)北京胡同之最
国子监,元明清三朝最高的国家学府
北京孔庙门前,清乾隆年间仿照周(宣王)石鼓
云游孔庙 | 带您了解孔庙那些事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