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位有世界影响的苏联教育家(杨春发)


一位有世界影响的苏联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及其在苏联和一些国家的传播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杨春发

载《山西教育科研通讯》1984年第3期

   在苏联国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中,先后出现了一些作出巨大贡献、产生广泛影响的著名人物。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继马卡连柯之后又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为苏联教育发展史增添了新的一页。自本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来,他不仅在苏联国内闻名,而且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人士的注目。

为了对这位有广泛影响的教育家进行深入的研究,弄清他的教育思想产生、发展和逐步完善的历史,了解苏联和世界各国对他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苏霍姆林斯基是列宁、斯大林时代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他1918年出生于乌克兰基洛夫格勒州一个贫农家庭,七年制学校毕业后,受过一年的师资培训,后来又以函授方式学完了波尔塔瓦师范学院语言文学系的课程,取得了中学教师合格证书。他十七岁当农村小学教师,开始了自己的教育生涯。

   苏霍姆林斯基深深热爱苏维埃教育事业。卫国战争年代里他参加红军,担任连队政治指导员,后来身负重伤,作为残废军人复员之后,很快回到了放育工作岗位。1948年开始担任巴甫雷什中学校长,直到1970年去世,历时二十三年,从未离开学校的实际工作。他是乌克兰共和国功勋教师,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

   苏霍姆林斯基身为一校之长,始终兼教一门课,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他先后教过三千七百名学生,对他们逐个观察、了解,写了三千七百页观察笔记,积累了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白天听课、上课和做学生工作,夜晚分析、研究和整理材料,第二天早晨用三个多小时从事教育创作。在短短一生中,他写了四十一部专著和小册子,六百多篇论文,还为少年儿童写了大约一千二百篇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等。

   巴甫雷什中学原来是一所默默无闻的普通农村中学,为了把它提高到苏联优秀中等学校的水平,把它变成先进教育思想的研究基地,苏霍姆林斯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他领导下,巴甫雷什中学形成了坚强有力的教学集体,形成了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良好校风。五十年代末,这所中学扬名全国,受到成千上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苏霍姆林斯基善于同教师合作,善于培养使用教师,支持他们的工作。他写成的许多书,实际上是教师集体工作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并不只限予巴甫雷什中学,他通过报刊和其它途径与全国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保持了密切的联系。

在巴甫雷什中学的二十三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科学活动最富有成果的时期。1955年,他的第一部专著《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问世,受到了教育界的好评。教育杂志评论该书是“战后第一本在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写出的儿童教育专著”。五十年代末,他接连出版了几本专著和小册子,如《中学教学集体》、《培养共产主义劳动态度》等。六十年代,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创作上升到更高的阶段。这一时期的重要著作有《如何培养勇敢的一代》、《学生的精神生活》、《青年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劳动和道德教育》等。特别是六十年代后期问世的《和青年校长的谈话》、《巴甫雷什中学》、《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是他一生辛勤劳动的结晶,在苏联教育界引起极大反响。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充满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原则性,对时代要求的敏感性以及对儿童,少年和男女青年的深厚人道主义精神。他的著作被称为“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苏霍姆林斯基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创造了自成体系的教育理论。他深入研究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各种问题,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

在解决教育实践和理论的问题时,苏霍姆林斯基总是从不断充实和改善学生集体与个人的精神生活出发,把培养对社会有积极意义的个性,培养能为共产主义而斗争的集体主义者作为注意的中心。因此,他十分重视学生的德育。他认为,在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中,德育是“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学校里培养出来的人,不管他是作科学家,还是作农庄庄员,都必须首先是有道德的人。因此,“学校里所做的一切都应当包含深刻的道德意义”。关于德育的内容,他的著作中涉及共产主义信念、共产主义道德、共产主义劳动态度、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公民义务感等各个方面。在道德教育中,苏霍姆林斯基主张实行正面教育,发扬每个学生的优点,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因素。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高尚道德品质成为儿童的精神需要。为此,教师必须相信和尊重学生,细心观察和了解学生。他特别强调要培养儿童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提出“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的名言。苏霍姆林斯基还非常注意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他认为,在人的生活中,自我教育起着很大的作用。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善于教育自己的人,才可以称之为真正受过教育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在其内容丰富的著作中,深刻而辩证地阐明了智育的作用。他明确指出了教师的两项最重要的任务;第一,向学生传授丰富的知识,第二,培养学生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独立运用人类文化宝库的能力。他指出,小学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儿童学习,教师要在学生面前“燃起灿烂的知识明灯”。同时他认为,学生掌握知识不仅是为了将来参加劳动,而且是为了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但不是唯一的任务,只是学生全部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学校不应该单纯抓智育,丽应该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为此,苏臻姆林斯基经过多年研究,为巴甫雷什中学的学生制订了一套独特的作息制度:早晨起床后,先做一个半到两个小时的家庭作业,上午到校上四节课,下午不上课,而是按自愿原则参加各种课外小组活动。巴甫雷什中学总共只有六、七百名学生,却有一百二十多个课外小组(学科小组、科技小组、劳动小组等),这就大大丰富了学生们的精神生活,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既重视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又强调培养学生豹智力和能力。他坚决反对单纯用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他认为,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一致的,任何才能都没有的人是不存在的。有的学生不会写作文,修起收音机来却心灵手巧,有的学生数学不及格,可是在培育果树新品种方面却能大显身手。所以,除了学习功课之外,要让每个学生在其它可能的领域里“表现自己”,从而树立起对自己力量的信心。这对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在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苏霍姆林斯基也取得了出色的成就。在他的著作中,论述劳动教育的篇幅占有很大的比重,说明他十分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他反复指出,劳动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他说:“学校教育的使命,就在于使劳动进入个人的精神生活,进入集体的精神生活,使热爱劳动旱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就成为一个人的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他主张劳动教育要尽早进行,最好在孩子刚刚学会拿小勺吃饭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引导他做一些小事情,这对儿童从小养成劳动习惯,发展他的智力是大有益处的。他认为,劳动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重要促进因素。在巴甫雷什中学,苏霍姆林斯基确立了完整的劳动教育体系。儿童从入学到十年级毕业,能接受系统的劳动教育。学生除参加校办工厂和教学试验园地的劳动外,还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劳动小组活动。由于参加丰富有趣的活动节每个学生都能爱上一种劳动,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和才能。

苏霍姆林斯基充分肯定体育和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意义,他既关心学生的精神发展,又关心学生的身体发展,主张培养“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人,培养朝气蓬勃、精力充沛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所指的体育,不只是体育课和其它锻炼身体的活动,还包括合理的作息制度、饮食制度、脑力劳动卫生、体力劳动以及积极休息等。他坚决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他认为,这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抑制智力发展,扼杀求知欲。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提倡让学生洗冷水澡,冬天用雪擦身。这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能锻炼意志,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育能触及人的精神世界,陶冶人的性情。现实生活里有真、善、美的东西,也有假、恶、丑的东西。美育的任务就是评价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为了培养此童高尚的审黄情趣,苏霍姆林斯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注意美化学校环境,让学生亲手在校园里植树、种花,用自己的劳动来创造美,经常带领学生到自然界去参观、旅行,领略大自然的美,教会学生欣赏音乐的美、绘画作品的美等等。特别应当指出的是,苏霍姆林斯基十分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他常说,一本启迪智慧、令人感奋的书往往能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因此,教师应当引导每个儿童找到自己心爱的书籍,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

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是苏霍姆林新基毕生追求的理想,他在自己的全部教育活动中始终坚持这一方向。他认为,德、智、体、美和劳动教育等方面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学校里不存在单纯的“德育”和单纯的“智育”,应该对学生施以“和谐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生动。他能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叙述复杂、精微的教育现象,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的撵明事实来论证自己的结论。在他看来,教育学不仅是科学,而且是艺术,是以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艺术。他的许多著作又是艺术作品,其中既有深思熟虑的理论概括,又有太量生动活泼的事例,不仅逻辑性强,而且寓于深刻的美感。他的著作被誉为“活的教育学”,“崇高的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富有才华,学识渊博,是教育现象的敏锐观察者,儿童心灵的悉心研究者,博采众多教师之长的教育家。他一直生活在学校之内,扎根于实践之中,他的珍贵教育遗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值得认真学习的。

苏霍姆林斯基是科学的马列主义教育学的信奉者,是克鲁普斯卡娅、卢那察尔斯基、加里宁、沙茨基、马卡连柯等教育家和教育活动家的忠实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不仅努力学习他们的教育遗产,而且在自己的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他们的学说。他特别崇敬马卡连柯,努力宣传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他在纪念马卡连柯诞辰八十周年的发言中说道:“我们是安东·谢苗诺维奇·马卡连柯的伟大事业和整个思想财富的继承者。”他在逝世前不久写道:“我完全相信,我全部的生活和创造,我们学校所有的一切,都是马卡连柯的产物。”

同时,苏霍姆林斯基又是一位有独特创造的教育家。他坚决反对机械地照抄照搬前人的经验,提倡根据具体条件运用前人的研究成果。他形象地把教育经验比作玫瑰花。如果不顾土壤条件、植物习性和生长期,强行将一丛玫瑰从一个花园移栽到另一个花园,其办法是拙劣的,其结果是不会成功的。他曾说过,发展马卡连柯的教育理论,就意味着在这些理论启示下研究发生在现代条件下的各种新现象。苏霍姆林斯基和马卡连柯生活在不同的时代。苏霍姆林斯基处在新的社会政治生活条件下,在许多方面发展和丰富了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例如,苏霍姆林斯基和马卡连柯都主张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但苏霍姆林斯基同时强调个别教育的作用,主张“个别对待学生”。他认为,“每个儿童都是一个世界”,“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教师应该根据儿童的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只要认真比较和对照苏霍姆林斯基和马卡连柯的著作,就不能发现,类似的例子不胜校举。

苏霍姆林斯基一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他在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他所创造的教育工作经验,适应了苏联教育发展的需要。他的著作阐明了苏联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所提出的迫切问题,受到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其它教育工作者的普遍欢迎。到目前为止,苏联出版他的书籍的总印数已达到四百多万册。他的一些重要著作一再重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堪称苏霍姆林斯基的代表作,1969年问世后,获得乌克兰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家奖和乌克兰教育协会一等奖,连续发行了二十版。七十年代末,乌克兰教育部编的五卷本《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文选》,苏联教育部编的三卷本《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文选》销行国内外,受到好评。

苏联教育界高度评价苏霍姆林斯基的卓越贡献。自从这位教育家1970年去世以来,苏联报刊经常发表介绍他的生平和事业、评价他的教育遗产的文章,据粗略统计,迄今已达二百多篇。苏联人认为,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的教育活动是一项长达三十多年的“教育实验”,他领导的学校是一所“教育学研究室”,他的著作是近几十年罕见的“先进教育经验的完整的总结”,他的教育思想“不仅旨在解决今天的学校任务,而且旨在发展明天的教育学”。人们称他是“真正的创造者”。

1974年,苏联教育史学家康斯坦丁诺夫、麦丁斯基、沙巴耶娃合著的苏联师范院校教科书《教育史》发行第四版。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活动写进了新版《教育史》。作者指出:“基洛夫格勒州巴甫雷什村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所学校是著名的苏联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领导的。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著作中总结了这所学校教师集体的创作性工作的经验,这些著作已在国内外广为传播。”1982年,《教育史》发行第五版,书中评述苏霍姆林斯基教育遗产的篇幅大大增加了,不仅指出了他的主要成就,而且介绍了他的几部重要著作。另外,沙巴耶娃主编的1981年版《教育史》(学前教育)一书,也是苏联师范课程的基本教材,该书用单独一节的篇幅来论述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就。作者指出:“在战后的苏联教育家中,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占有显著的地位。他作为有才干的实践家和理论家在一所农村学校工作了一生。他总结了苏维埃教育学的理论遗产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写出了许多著作,为社会主义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宝库作出了重要贡献。”书中又说:“瓦·阿·苏霍姆林斯基作为马卡连柯思想的积极拥护者和继承者,以对学生集体和个人进行工作的方法方面创造了许多新的东西。”由些可以看出,苏霍姆林斯基已经作为一位有独创精神的教育家载入了苏联教育史册。

苏霍姆林斯基的影响所及,已经超越了苏联的范围,他的著作逐渐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财富。

早在六十年代,苏霍姆林斯基领导的巴甫雷什中学便已在国际上享有声誉。许多不同肤色的教育专家和学者前往参观访问,这所学校创造的经验给他们以深刻的印象。巴甫雷什中学这所普通的农村学校,为世界各国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许多国家的教育文献中都反复提到巴甫雷什中学。波兰人奥孔在1978年出版的《1900——1975年世界上的实验学校》一书中把巴甫雷什中学列为本世纪世界上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

苏姆霍林斯基的著作被译成英、德、日等三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大洲广为传播。尤其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已在许多国家出版,广泛发行。

近年来,世界上研究苏联教育的论文和专著层出不穷。在这些论著中,苏霍姆林斯基的名字和克鲁普斯卡娅、加里宁、马卡连柯等苏联教育思想导师的名字一起受到赞扬。澳大利亚学者约瑟夫·I·泽尔达在1980年出版的《苏联的教育》一书中指出,”“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六十和七十年代最有影响的教育家。”该书详细阐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集体主义教育思想。另一位澳大利亚教育家W·F·康奈尔撰写的长篇巨著《二十世纪世界教育史》(1980年版)用很大篇幅介绍了1945—1975年期间苏联教育发展概况。在“瓦·阿·苏餐姆林斯基论教育”一节中,作者这样写道:“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马卡连柯确立了作为‘现代教育经典作家’的地位。他的重要著作译成了苏联及东欧的各种语言,在非共产主义国家,他也享有盛名,人们也研究他的理论。一位新的作家和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继承和发展了马卡连柯的思想。六十年代,成千上万的人到苏霍姆林斯基领导的学校里参观学习。在整个苏联,人们争相阅读他的专著和文章,给予很高的评价。”这说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沦成就丰富了世界先进教育思想的宝库,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他占有一定的地位。

我国早在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一些研究外国教育的同志就注意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曾把他的几篇教育论文译成中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外国教育的研究工作逐渐出现了新局面。对苏霍姆林斯基的介绍和评价,作为外国教育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个性全面发展的各种问题》、《学生的精神世界》、《要相信孩子》、《给儿子的信》、《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关心孩子的成长》、《家长教育学》、《和青年校长的谈话》等,先后翻译出版,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欢迎。苏雀姆林斯基的另外一些著作,如《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培养集体的方法》、《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等也正在翻译之中。苏霍姆林斯基教育著作的迅速传播,必将对我国的教育理论建设和学校教育的改革有所裨益。

当然,苏霍姆林斯基同任何历史人物一样,不能不受到他所处的历史和社会条件的限制,他的教育思想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可是,已经载入教育史册的苏霍姆林基的教育理论毕竟是从学校现实生活的复杂现象中总结出来的,很值得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我们应当按照“洋为中用”的原则,在继承我国宝贵的教育遗产、认真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的同时,认真学习、研究和借鉴他人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努力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体系,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主要参考资料

1.阿·泽韦林:杰出的苏联教育家,载《瓦·阿·苏霉姆林新基文选》(五卷集),第一卷,基辅,“苏维埃学校”出版社,1679年俄文版。

2.尼·库津,阿·泽韦林:论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遗产,载《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文选》(三卷集),第一卷,莫斯科,“教育学”出版社,1979年俄文版。

3.瓦·阿·苏霍姆林新基:《人需要人》,莫斯科,“苏维埃俄罗斯”出版社,1978年俄文版。

4.斯·索洛维伊奇克编:《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论教育》,莫斯科,政治书籍出版社,1979年俄文版。

5.约瑟夫·I·泽尔达,《苏联的教育》,英国珀格蒙出版社,1980年英文版。

6.W·F·康奈尔,《二十世纪世界教育史》,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出版社,1980年英文版。

7.H·康斯坦丁诺夫·E·麦丁斯基、M·沙巴耶娃:《教育史》,莫斯科,“救育“出版社,1974年版和1982年版。

8.M·沙巴耶娃主编:《教育史》,莫斯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镇西】告诉你一个更加立体的苏霍姆林斯基——读吴盘生《追寻的脚步》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你: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怎么走
世界著名教育家及其思想(含一览表)
清晨碎语 | 听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者(20211126)
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
著名教育家论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