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读心法——小说的情节与环境

 《新课程标准》指出:中学生通过阅读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种样式,小说被人们称为“生活的教科书”,它是通过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塑造来表现主题思想、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三要素。小说阅读的考查也是围绕着故事情节的构成方法、环境描写的作用、人物形象的塑造技巧等方面来进行。阅读小说除注意人物形象对表达主题的作用之外,还应注意对情节和环境描写作用的把握。

   故事情节是作品所描写的生活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些小说还具有序幕、尾声两个部分。

  ①开端是作品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第一件事;

  ②发展是作品中矛盾冲突从展开到激化的演变过程;

  ③高潮是决定矛盾各方的命运及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的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励,最尖锐的阶段;

  ④结局是矛盾得到解决,人物性格的发展已经完成,事件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现,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

   

   环境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节气、天气、气候、风物、景色)交代背景、推动情节、渲染气氛、刻画人物形象、衬托人物的性格、情绪,使故事情节更为生动、真实,使主题更为突出、深刻。写景必须与人物的思想、活动构成有机联系,不能孤立地写景。要表现一定的新鲜感受或微妙情绪,做到情景交融,能够给人以感染、启发和美的享受。

社会环境是环境描写中的重点,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揭示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提供人物活动的场景等。

懂得了小说的这些常识,那么做题就有规律可循:

(1)重要情节(细节)作用的分析,解题时要注意其思考的方向:

一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

   二是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

三是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分析情节还要把握情节发展的脉络,即线索。线索有明暗之分,作正面描写的叫“明线”,作侧面描写的叫“暗线”。

(2)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解题时可按下面步骤进行:

   ①找到环境描写的语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处于不同的位置的环境描写其作用将会是不同的。

   ②概括所描写的环境。

   分析其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借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时代)、地点、背景(场景);

   二是增添或烘托某种气氛;

   三是衬托或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等;

   四是有时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五是揭示主旨。

阅读训练:

训练一                     路  

                               彭育彩

吃过晚饭,楼里的人们都出来了,三三两两地聚集在楼前,东家长西家短,侃得不亦乐乎。“嘶”的一声轻响,路灯的钨丝断了,楼前一片黑暗。大伙儿顿觉扫兴,各自回家去了。

不久,楼下突然传来几声“哎哟”的惨叫,接着,人们就听见了大李那高分贝的叫骂声:“活见鬼了,被这破石块硌了脚。路灯坏了,也不知道该找谁来修理。”大李窝了一肚子的火,如果这火能照明,估计路灯马上就会亮了。

有人从窗户里探出头来搭讪说:“大李啊,电工是黄远,你找他去吧。”

于是,大李拨通了黄远的电话:“是黄远吗?我们3号楼的路灯坏了,请你来修理一下。”

电话那边,传来了黄远热情的回答:“嗯,好,我知道了,我会抽时间去看看。”

晚上,大李陪女儿丹丹下楼学步。楼前树影斑驳,让人辨不清虚实。丹丹刚满两岁,活泼好动,她左摇右晃,直往前冲,一个趔趄,就摔倒在楼旁的水沟里。丹丹哇哇大哭,尖嗓门儿划破静夜,刺破了大李的心。大李一看,丹丹的膝盖被水沟边沿磕破了,鲜血淋淋的。大李皱了皱眉头,为丹丹打抱不平:“真是的,路灯坏了那么久,也不见黄远来换灯泡。占着茅厕不拉屎,可恶!”

一天下午,大李终于看见电工黄远打楼前经过,他赶紧朝黄远喊:“黄远,这路灯坏了很久了。”

黄远心不在焉地回答:“知道了,明天再说吧!”说完,一踩油门,摩托车呼啸而去。

丹丹的伤口都脱痂了,这路灯还是一直黑着,大李也不知道抱怨了多少回。有人开玩笑说,那个黄远,只有局长才请得动。

于是,大李有拨通了局长的电话:“局长吗?我们3号楼的路灯已经坏了一个月了,麻烦您叫电工一下好吗?”

局长满口答应了下来:“知道了,我马上通知电工去修理。”

人人都想,这下好了,路灯马上就会亮起来了。

左等右盼,又是一周过去了,路灯还是黑漆漆的。丹丹每天拖着大李的手吵着要下楼玩,可楼前黑灯瞎火的,大李不敢再冒险了。丹丹于是不停地哭,不停地闹。大李整天听丹丹的哭闹声,心里有些烦躁。大李想,要是路灯亮了就好了,丹丹就可以下楼玩了。

有一天晚上,大李突然发现,路灯终于亮了。楼里的人们都出来了,三三两两地聚集在楼前的小石凳周围,大李也领着丹丹下了楼。

大李感叹道:“那个黄远,太差劲了!换个路灯,竟换了一个多月!”

正说着黄远,黄远就来了。他停下摩托车,取下后座的梯子,从工具箱里拿出一个灯泡,向众人走来。

大李不冷不热地与他打招呼:“黄远,你行啊,总算修好了路灯!”

黄远扛着梯子,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修好了?谁修的?”

大李反问他:“不是你吗?”

黄远说:“不是我。这一个多月,我爸病危住院,我每天都在医院里守着他,现在我爸总算熬过了危险期,我才抽空来看看。”

大李纳闷儿:“那就奇怪了,会是谁做的好事呢?”

有人插话说:“是张明。昨天,张明出差回来了,到了晚上,他见路灯不亮,便去买了一个灯泡,借来一把梯子,将坏灯泡换掉了。”

路灯暗了一个多月,大李抱怨了一个多月,楼里的住户忍了一个多月。可张明费时还不到5分钟,便将这路灯问题彻底解决了。

                                 (选自《小小说》09年第5期)

1、小说以“路灯”为题,有什么妙处?

 

   2、阅读文章内容,找出文中的环境描写语句,体会其作用。

 

   3、“大李”这个人出现在文章始末,他是文章的主要人物吗?说明理由。

 

    4、张明在文章结尾才出现,“他”是作者安排的衬托人物吗?

 

 

训练二                   衣服上的补丁

                               一冰

  他做生意发了财,成了大款。

  一天,他遭遇了一场车祸。好在事故不大,他只是划破了层皮。在他等维修车辆的时候,他忽然想到这附近是他父母的家,他已经很久没有回家看望父母了。在这个地方出了并不大的车祸,是不是父母在想着他,想让他回家一趟?为了表孝心,他特意在父母家住了一夜。第二天走的时候,他接过母亲递过来的西装,发现衣服上破损的地方已经被母亲密密的针脚缝好。看着母亲通红眼睛,他有些微的感动,但又有些不以为然——他有的是钱,这衣服他回去就要扔掉了。

  工作太忙,他回去后就把这件事给忘了,穿着那件缝了补丁的衣服在各种场所穿梭,还谈成了一笔久拖未决的大业务。一直忙到了晚上,他才想起身上穿的是件破衣服,就脱了下来,扔到了垃圾桶里。

  第二天早上,他照例驾车到公司上班。不一会,进来两名警察,警察说明来意。原来,头天晚上市区发生了一起绑架案,绑匪绑架了他相邻的一家公司的老总。老总家里报了案,如今绑匪已被擒获。在审讯绑匪时,绑匪竟意外地说,他们原来是要绑架他的。所以,警察今天来提醒他注意安全。

  他吃了一惊,问警察:“那他们为什么没有绑架我呢?”他知道,如果他遭遇绑架,他百分之百不会报警,而会尽一切可能满足绑匪的要求。他以前曾经考虑过这种事的应对方案,他唯一想的是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因为你西装上的补丁。”警察说,“绑匪交代说,他们原计划是要绑你的,可他们看到了你西装上的补丁,便推想,你也许并不像传说中那么有钱——有钱人怎么会穿打补丁的西装?还有一个绑匪说,你衣服上的补丁就像他母亲给他自己衣服上缝的补丁。因为他们有这样相同母亲,所以他不支持绑架你,而中途换了目标。”

  他一时感慨万千,没想到一个补丁竟然救了他。警察临走时问他,衣服上的补丁是谁缝的,他说是他的母亲。警察说:“你应该感谢你的母亲。”

  上午,他头天谈成的那笔业务正式签字,客户问他:“你昨天穿的那件打了补丁的西装今天怎么没有穿?”

  他不好意思地说:“换下洗了。”

  那位大客户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可能不知道吧,我们能跟你签约,都是因为你身上的补丁。从小小的补丁上我们看出来,你是个艰苦朴素的人,而一个艰苦朴素的人,无疑是最好的合作伙伴!”

  他回到家里,从垃圾桶里翻出那件打了补丁的西装,捧在手里,他感觉就像捧着宝贝。抚摸着那密密的针脚,他像孩子一样,哭了。

                                     (选自《小小说》09年第6期)

  1、读了这篇小说,你认为文章的叙事线索是什么?文章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文中写“他”接过母亲打了补丁的西装后,在情节发展中“他”的感情变化怎样?文中暗写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3、文中第二段划线语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后文哪些句子与它呼应?

 

  4、文章最后一段,你如何理解?请作简要分析。

 

  5、读了这篇小说,对我们每一个人有什么启发?谈谈你的看法。

 

 

附答案:

训练一:1、文章的线索;以“路灯”为背景,表现人物形象和世间百态。2、描写:楼前树影斑驳,让人辨不清虚实。 又是一周过去了,路灯还是黑漆漆的。  作用:写“路灯”坏了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也烘托了人物的心情。3、不是主要人物 “大李”是文章的线索人物,起到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作用。4、答案示例:张明是作者歌颂的主要人物,他默默无闻,乐于付出,与大李形成鲜明对比,影射了生活中那些只说不做、自私虚伪的人。

 

 

训练二:1、一件打了补丁的西装 本文叙述了一个凝聚母爱的西装,使他在各方面获得益处的故事,告诫人们应:珍惜父母的那份爱! 2、些微的感动——不以为然——感慨万千——像个孩子,哭了 勤劳、淳朴,思念关爱儿子  3、设置悬念  绑匪交代说,他们原计划是要绑你的,可他们看到了你西装上的补丁,便推想,你也许并不像传说中那么有钱——有钱人怎么会穿打补丁的西装   你可能不知道吧,我们能跟你签约,都是因为你身上的补丁。  4、答案示例:突出文章主题,使内容更具感染力 母爱的伟力给他以强烈的震撼,教育人们珍惜父母的爱  5、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幸运补丁
补丁
张三的故事
大款西服上的补丁的神奇作用
如何写小说
小说只有人物没有情节?可能打开方式不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