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震泽无锡阿炳和他的岁月

2009年6月5~6日

 

   无锡市老城区人民中路北,中山路东,是现在市区的窗口地带之一,是无锡崇安寺和洞虚宫旧址。崇安寺在西,洞虚宫在东。洞虚宫始建于梁大同二年(公元536年),初名清元宫,北宋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重建,真宗赐名洞虚宫。自宋至清多次毁废,至今仅存雷尊殿(清同治十三年即1874年重修)、玉皇殿(清光绪二年即1876年重修,现用作商场)。1914年无锡县图书馆在原洞虚宫三清殿旧址上修建成。

   1893年华彦钧就出生在洞虚宫雷尊殿,是一个道士的私生子,8岁时也在此作了道士,1950年逝世于此,他的传世名曲也大多创作于此。可惜我去的时候这里正在施工,故居没有开放,只能围绕故居转了一圈,西面还立了一卷二泉映月的乐谱。故居看上去只像一幢普通的硬山屋顶民居。华彦钧原葬于无锡西郊的道士墓地,1979年墓被破坏,1983年为纪念他诞辰90周年,无锡市博物馆原地拾骨,迁葬于锡惠公园内惠山东麓。墓碑由杨荫浏书,墓前有阿炳铜像。现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这些信息在墓地都有明确标明,只是看到“原地拾骨”的字样时,实在难忍。想到阿炳现在安息于二泉南,尚有地凭吊,也算是告慰吧!

   阿炳一生创作和演奏过270多首民间乐曲,存世仅六首,其中三首二胡曲,即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三首琵琶曲,即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三首琵琶曲一定是经典曲目,各有特点,各有意境。《听松》也是一首很有特点的曲子,这首曲子很有可能就是阿炳独立创作的,人们首次听到这首曲子是在抗战期间。阿炳还以金兀术战败,卧石听宋的典故,取名为“听宋”,谐音“听松”。只是《寒春风曲》,个人感觉演奏技法和旋律太类似《二泉映月》,可能是《二泉映月》先入为主,所以对《寒春风曲》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二泉映月》在中国音乐史上是座丰碑,能与之匹敌的,也许唯有古琴曲——《流水》。《流水》注重比拟,而《二泉映月》更像是在回忆、述说,回忆儿时的天真快乐,述说生活的艰辛无奈,连最前的一段引子,都如一声长长的叹息。小时候就开始听二泉映月,那时候还不明白乐曲在表达什么意思,只是觉得旋律是那么的美。据说阿炳只在行街穿巷途中作为“自来腔”信手拉奏,卖艺时从未涉及,也许太多内心深处的感受不愿让旁人知晓。这首曲子最早是没有名字的,因为阿炳常在二泉边拉琴,曹、杨二先生便定名为“二泉映月”,也有说先为“二泉印月”后改为“映”。因为名字过雅,有人质疑与乐曲的情调不太符。可是我们假想一下,傍晚,潺潺泉水声,月高风清,一个瞎子在此拉奏这样的曲子,是怎样的一个意境!

   阿炳代表了中国民间民族器乐演奏的最高水平,时至今日仍很难超越。同时他也是个平民,年轻时吸过毒,嫖过娼,眼睛也是因为得梅毒而失明,后半生穷困潦倒。他生平唯一留存下来的影像,只有一张日伪统治期间“良民证”上的标准照,带着盲人眼镜,破毡帽下透着满面沧桑。他也曾编唱词,痛骂恶地主、日伪汉奸。也许正是这些生活的坎坷和不幸,经历的这种种世态炎凉,才成就了阿炳光辉的音乐生涯。卢梭在那本近似审判自己的自传《忏悔录》中说“没有可憎缺点的人是没有的”,所以也没有任何必要去粉饰阿炳的一生。

   去无锡时,专门去锡惠公园,拜谒阿炳墓,参观“天下第二泉”,在二泉外也见到了一位盲人在拉二胡,只是声音实在不敢恭维。天下第二泉原名“惠泉”,凿于唐代,茶圣陆羽评为天下第二泉,现存庭院及石刻为清代遗物。

 

崇安寺与洞虚宫清末格局(网上资料图)

无锡县图书馆旧址-1914年

阿炳故居(洞虚宫雷尊殿)-清


洞虚宫玉皇殿-清

天下第二泉庭院及石刻-清






阿炳墓-1983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锡阿炳故居传来的二泉映月
瞎子阿炳的故事 阿炳和《二泉映月》
随笔||拜谒阿炳之墓
走进阿炳的世界(二)
瞎子阿炳
二泉映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