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博物馆宗教造像

2010年7月4日

 

    上海博物馆内宗教造像展厅规模不是很大,展品也不见得多,却不乏精品。从战国到宋金,各个时代均有一些代表,以北朝和唐代造像最多。绝大多数为佛教造像,只有一小部分的道教和其他造像。材料上,从汉代的木偶到宋金的泥塑,当然大部分还是石头。展示以年代为序,各朝雕刻技法和造像风格逐一展示在人们的眼前。佛教传入之前的中土已不乏雕塑精品,又因为材质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风格,陶质的写实,木刻的简练,石质的浑厚。如展出的汉代舞乐俑,形态和神态都极其生动。至北朝时期,佛教的广泛传入和深度发展,石窟造像极为普遍,尽管在人物衣着、形象、神态以及装饰题材上受健陀罗艺术影响至深,而局部雕刻技法仍然有延续汉代传统手法,如王龙生造像碑上结合传统线刻技法表现佛教故事及车马出行的场面。至其后期又吸收南朝风格,使佛教造像呈现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风格。这也充分表现了文化交融区域对不同文化的兼容和吸收。北齐代东魏后,享国仅二十余年,然在石窟造像中却极其重要。这个时期的造像在继承北魏雕凿技术和造像艺术的基础上,风格更往柔和写实方向发展。佛像身材修长,姿态优美,线条简洁,衣着轻柔,其神态则多显宁静凝思,如那尊释迦佛石像更能以佛之慈悲让人亲近。隋代北周,而造像风格则继承北齐,人物形态也基本完成了汉化进程。唐代是封建社会继汉以后的又一个高峰,留存文物十分丰富。在雕刻艺术上强调写实,造像日益世俗化,并被后世所继承。宋代造像则力图逼真形态和鲜明个性,如迦叶和阿难的石像,充分表现了二弟子的不同性格。金代兼容辽宋,造像富丽而优美,如展品中的彩绘木雕菩萨像。


陶抚琴俑-东汉


王龙生造像碑局部-北魏

王龙生等造佛碑局部-北魏

石塔节-北魏







陈迥党造像碑-西魏

岐法起造像碑-西魏



郭元宾造像-东魏

佛石像-北齐







北齐造像碑



北齐释迦佛



北齐石佛像

北齐力士

大势至菩萨像-隋

观世音菩萨像-隋

唐代石佛像

唐代天王像

唐代石狮

唐代石狮

唐代彩绘陶仕女

唐代菩萨像



张四娘造像碑-唐

唐代老君像

唐代老君像

迦叶木雕头像-唐

五代乐伎石像



漆金彩绘菩萨木像-宋



彩绘菩萨尼塑像-宋



天王石像-宋

迦叶与阿难石像-宋



漆金彩绘菩萨木雕像-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博物馆雕塑
陇东陕北 泾川县博物馆
魏晋南北朝“石佛“造像——宗教艺术的”力与美“
山东博物馆 北魏佛造像
Freer & Sackler博物馆藏精美石造像
青州博物馆:来自一千五百年前的嫣然一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