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缪斯的花园——阿娜伊斯·宁-----森獴


阿娜伊斯·宁AnaïsNin

  

——世界最著名的女性日记小说家,著名的舞蹈家,著名作家亨利·米勒的情人。
1903
年出生于巴黎,父母均为音乐世家,1977年死于美国的洛杉矶。
阿娜伊斯·宁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她被称为西方女性文学的创始人,“身体写作”的先驱。
在上个世纪60年代之前,阿娜伊斯·宁的行为的确可以称之为惊骇世俗。
她绕过自己丈夫雨果的背后,盯着米勒妻子琼的脸,悄悄握住米勒的手。
和比自己小16岁的年轻英俊的男演员鲁伯特同居,实质上是重婚。
用自己的日记记载了上世纪30年代以来和各种文化艺术名流的交往,
其中,她最成功的“作品”毫无疑问就是亨利·米勒。
她如同法国沙龙的女主人,招待了各路艺术家,慷慨地奉献金钱、精力、爱心和赞美。
阿娜伊斯·宁汗牛充栋的的日记记录了自己纯净而美丽的内心独白,
 
她的文字犹如涓涓细流流进读者的心灵深处,充满哲理,回味无穷。
优美的文笔、具有洞察力的哲理、细腻的感情以及大胆的心灵解剖是阿娜伊斯·宁日记的最大特点。

 

她的长卷《阿娜伊斯·宁日记》共分四部,时间跨度为1931-1947年,
本书时间事件纵横交错、沟壑天成、青涩转熟、渐次成长、浑然一体。
作者对本人进行了整体反思和立体刻画,
让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那个丰满、圆润、日常生活中表现欲强的阿娜伊斯"宁。
在日记中,宁小姐用谦和细腻、毫不扭捏的笔触展示内在自我,
展示自己对人、事及各种思想的自然反应,给我们一种未被作家艺术化的真实信心。
随便取日记某一段展读,我们都会沉酣于她生活的新鲜,为她的生活节奏、张力、行为和反行为感染,
本能地或理智地,产生眷眷依恋,恍若梦中。

 

《阿娜伊斯·宁日记》读起来是那种可以点燃你生命的作品,
觉得世界上有斯人存在,依然有充满热忱、宽容、关爱的怀抱。
日记里的她,堪称完美无缺,拥有一切女性的优点。
让人觉得如果不能娶这样的女子为妻,也要和这样的女子为友。
而在现实中的她,脱去了文学的光环以后和凡人一样充满了狡诈和心机。
《阿娜伊斯·宁日记》写得很美,这种美超越于尘世之上。对于美,谁又忍心责备呢?
 
只不过她的每个读者都应该提醒自己,《阿娜伊斯·宁日记》是被美化和删改的回忆。
在任何一种异乎寻常的美之后,可能都有不堪目睹的现实真实。
而我们把目光抬高,并非是因为我们热爱谎言,
而是我们相信在凡俗的生活之上,还有纯灵的美好精神世界。




新鲜得栩栩如生,加上丰沃的内省力,

小姐日记注定美妙,自然,而且暗香流动。

  

当这个富于幻想的小女孩
像花朵一样盛开成一个俏丽的年轻姑娘时,
出于
"对知识、经验、创造的狂热",开始为自己创建一种"形象"
一个
"角色",使自己能面对世界。儿时崭露的戏剧意识及丰富想象力,
在她破蛹成蝶的成年生活里本能地有意识地轻舞飞扬




“一天的日记应该是一本书。”

 

“我比较依赖时间。事后回忆有失真实。我渴望真实。
真实,一定要在生活时,在记忆新鲜时,在没因距离时间变味前,
立刻记录下来。”

 

“日记告诉我,人在情感危机时,最能精确袒露自己。
 我学会选择兴奋的时刻,因为这些时刻适宜发泄。”

 

“内心深处的个人生活,永远超越自身的真相。”

 

“日记里的是我的自然流露,
日记外的是我刻意展露的精华,是神话,是诗歌。”

 

“日记是一座孤岛,呆在里面就能在异国他乡隐蔽起来,
写法语,梳理自己的思想,抓紧自己的灵魂,不让它弃我而去。”


“为一个敌意的世界写作,令我不爽;
为日记写作,如同置身温柔乡,好想在里面开花。”

 

“我唯一担心的是日记会被攫夺。
日记是我唯一的挚友,唯一可使我忍受生活的人,
因为人类给予的欢乐不可靠,所以我极少轻信别人,
我敏感,最不易觉察的冷漠都足以让我闭口不语,
可是在日记里我却洒脱自如。”

 

“日记是我的毒品、麻醉剂、鸦片烟斗,是我的毒药、我的罪恶。
不写小说时,我仰面躺下,拿着日记本,攥着一支笔,枕着一席梦,专心致志,
把两个自我拼接起来。我须在梦中再活一次。梦是我惟一的生活。
我在梦的回声和反响中看见变形的东西,这种东西保持了神奇的纯洁,
否则魔力顿失,不然生活暴露的会仅仅是她的畸形,质朴会化身懒惰。
所有的所有,一定通过我的罪恶镜头融合起来,
否则慵懒的生活会减缓我啜泣的节奏。”


我须继续写日记,
这是女性化的活动,是个人的人性化创作,与男性力量相反。
我要呆在未变形、未转化、未变姿势的平面上。”

     
 
“世界变得越糟糕,
我就越要创造一种内心深处亲密的世界,用以保护某些所具有的品质。”


“未知的才是我的世界,未知的才是我的百科全书,
不知名的才是我研究和进步的方向。”




《阿娜伊斯·宁日记》经典语录

 


只爱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是一种束缚。


一直以来,我害怕成为只被一个男人统治的女人。


不论什么爱情,我都无法抵抗,我的血液开始起舞,我的双腿张开。

 

我做过最不道德、最下流的事,
但我总是以极美的方式去做,我现在觉得很无邪。

我虽将自己包裹在谎言里,

就像它有安定功能一样,但谎言走不进我的灵魂。

“谎言”像衣服,从未成为我的一部分。


我身上至少有两个女人的影子,一个绝望迷惘,感觉自己在沉没;
另一个只想给人们带来美丽、优雅、活力。
 

沉溺生活的人没有死的恐惧。


一个人的生活随着勇气的增加而扩展,随着勇气的衰减而萎缩。


如果,你有两块面包,请用一块换水仙花。


多重个性,多种生活,源于一种极大的渴望。

   我的生活,由于思想,由于需要顺序,步履沉重。

   她像潜艇一样生活着,始终沉在本能和直觉的最低层面。

我虽做不到四海为家,但知道必须往上攀爬,直到令人眩晕的高处。


当我躺在阳光下时,我想起了“热带”这个词的定义是“改变,变化”,
我知道一个全新的女人将在这里诞生。

友谊、关系、旅行是我最大的乐趣。我生活的世界,生活的每座城市,
都是作家、画家、音乐家、舞蹈家、表演艺术家的家园。


性是爱的自然延伸与升华,性爱可以使人的想象力获得解放,
从而激发出作家的创造力,使这个疯狂而冷酷的世界获得炽热的血,神圣的完美。

 

电影就像一剂鸦片,出了影院走到街上好比一声惊雷,你被残忍地从睡梦中唤醒。
呆在影院里绝不会醒来,梦会继续做下去。

    
 
女人之间的爱是一种庇护所,可躲避斗争冲突,可取得和谐,可公然自恋。
两个女人不费猜疑,便可结成一个联盟。从某种方式而言,这是一种自爱。
我爱琼,因她是我想做的女人。

我逐渐理解了昨天的女性和今天的女性。
昨天的女性是无声的、沉默的,躲在无言的直觉后苟活;
今天的女性敢说敢为,简直就是男人的翻版;而我介于两者之间……

女人的创造与男人大相径庭,
如她用血液生养后代,用子宫孕育生命,用乳汁喂养儿女。
这是造人,造血肉!定与男人的抽象创造截然不同。

女人,……以把这些抽象概念转换为具有人性或具有人格的东西,
而一旦这些概念在人身上得以具体化,
女人对这些抽象概念的领会可能比男人更深刻。
       
 
在争取话语权的问题上,女性要比男性花上更多的时间,
因为在男性语言时代,女性想说的话说不出来。

两种世界彼此对立,相互补充。

男人永远不可能体验女人经历的孤独。
男人只在女人子宫里积蓄力量,调养自己,然后抽身进入世界,
进入工作,进入战争,进入艺术。他不孤独,他忙碌。
在羊水里畅泳的记忆给他能量、圆满。女人也忙碌,但空虚。
淫乐是她沐浴过的一波爱欲,是与另一身体撞击出的电光似的火花。
男人在自己子宫时,女人是圆满的,每一个爱的举动都出自她体内的男人,
那是生与再生,是生孩子与生男人。
男人卧于她的子宫,每一次重生都会携带新的渴望、更高目标。
但是对于女人,高潮不在生,而在男人停歇在她体内的那一时刻。


我在男人躯体中探究幼童的软骨,在成熟男人的骨骼中探究不成熟。

总有一天会理解一切,
因为我们的阳性思维及阴性思维正尝试着集合,而非冲撞。

文学远去了,我们彼此坦诚相见。

艺术是治疗精神痛苦的良方,可减轻普通人生活中的恐惧和苦难。

一个人、一本书、一首歌可唤醒他们,将他们从死亡中拯救出来。
 

 
作家在精神上应是一片原生态的汪洋,能奔向四面八方,
能一路通吃,能如涓涓细流涌入每道沟壑,注满每道洞穴。


我总是赋予疯狂以神圣、诗意的价值,一种神话般的价值。
对我而言,这似乎是对普通生活的拒绝,一种对普通生活的超越,
是放大普通生活条件,是突破普通生活条件的局限。


有些人却从未被唤醒。他们像在雪地里睡去的人,永远不醒。
好在我无性命之忧,我无法入睡是因为自己的家,自己的花园,自己美丽的生活。
我意识到自己身陷一座美丽的监狱,只能通过写作才能冲破樊笼。
出于感激,我写了一本关于劳伦斯的书,因为他唤醒了我。


我知道,只要愿意,自己随时可走。
我也知道,人类将阻碍的责任强加于某个物体或某个人身上,
而真正紧闭的大门却在人心里。

 

人类就要登上月球,这一天不再遥远,而人类内心之旅则遥远得多。




And the day came
when the risk to remain tight in a bud
was more painful than the risk it took toblossom.
 

有朝一日你终会醒悟:

包裹严实藏在花蕾里远比尽情绽放疼痛难耐。
 
                      

Luxury is not a necessity tome, but beautiful and goodthings are.


对我来说,奢侈品并不是一种必需品,

美丽的东西和好的东西才是必需品。

 

There are so manyjoys,

 but I have only known the ones that come like amiracle,
touching everything with light.


人生有那么多欢乐,

但我只记得那些像奇迹般降临的——

像光一般温暖的触摸一切。

Throw your dreams into spacelike a kite,

 and you do not know what it will bringback,

a new life, a new friend, anew love, a new country.


把你的梦想像风筝一样抛入空中,你不知道它会给你带回什么:
新生活、新朋友、新的爱情、新的国家。

  

Ordinary life does notinterest me. I seek only the high moments.
I am in accord with the surrealists, searching for themarvelous.
I want to be a writer who reminds others that these momentsexist;
I want to prove that there is infinite space, infinite meaning,infinite dimension.
But I am not always in what I call a state of grace.
I have days of illuminations and fevers.
I have days when the music in my head stops.
Then I mend socks, prune trees, can fruits, polish furniture.
But while I am doing this I feel I am notliving.


普通生活吸引不了我,我追求非凡时刻。
与超现实主义者一样,我也追求精彩。
我想做作家,提醒人们留心这些非凡时刻。
我想证明空间无限,意义无限,范围无限。
但我并非总是处于自以为优雅的状态。我有伪装的时候,有头脑发热的时候。
某些日子里,我头脑里的音乐哑然,
于是我补袜子,修剪树木,罐装水果,给家具打蜡。
不过,做这些琐事时,我并不觉得自己活着。

 

Love never dies a naturaldeath.

It dies because we don'tknow how to replenish its source.

 Itdies of blindnessand errors and betrayals.

 Itdies of illness andwounds;

 itdies of weariness, of witherings, of tarnishings.


爱情不会自然死亡。

爱情死亡,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充实它的资源。

爱情死于盲目、错误和背叛,死于病态和伤害,

死于萎靡、消沉和灰暗的生活。

If you do notbreathe through writing,

 if you do not cry out in writing, or sing inwriting,

then don'twrite, because our culture has no use for it.


如果你不能通过写作呼吸,不能通过写作发出你的哭泣,
不能通过写作唱出你的心声,那你就不要写作——
那样的写作对我们的文化毫无意义。




她,在均码之外

 ——读《阿娜伊斯·宁日记》

 

贾柯

 

 

一直想读一个女人的日记。
我并不知道她是谁。
对她的身份,没有任何预先的设想,
她可以是一个传奇,也可以淡得出奇,只是希望她具备:内心的诚实。

还希望,她生命与精神的边界幅域辽阔,没有被习俗与观念定格,
无论那些观念来自庞大的男权世界,还是激越的女权世界,
她对世界对自己有独特的认识,并且心怀勇气。

在个人的体验、大脑、语言无法触及更无法覆盖的地方,
世上的某一个地方,想确认,有某一种人,
准确地说,某一种女人,在坚持创造一种活法。

   ——生命格局在均码之外。

已经读完《阿娜伊斯·宁日记》(写于1931-1947年)四册半年了,
读她时就感觉,她,我想读的那种女人、那种日记出现了。

很早就想写笔记,写下好几个开头,又一行行抹去。
我知道是为什么?
是生活和精神边界带来的问题。
人被一桩事物吸引,理由千奇百怪。
有时,是因为在千万人中识出你,同类相息。
有时,是因为异质性,那人那物象征自己不曾到达的地方。
阿娜伊斯·宁,对我就是后者。
宁,区别于我经验世界中的任何一个女人。
读宁,激赏与陌生同样强烈。
偏于单向度的人,面对那种没有障碍的自由体时,时常招架不住。
宁的百万日记让我时常溺水,这源自我实在偏于单向度,
有的观念已经定型,需要吃力地敞开,才可以产生出新的容量,
去接纳在我常识、经验、理解之外的人生。

读着读着,我开始拆掉自己先前的一些观念之篱。
放空部分自已。
拉升精神韧带。
接纳异质存在。
读完宁,感到这个女人给予我的太多。
越想写她,越不知从何入手。
一个碗怎么能装下一片海。
我就是那个端了好久的空碗,看着满满当当的宁,怔怔无言。
所以,一直难书。

……

她钟爱艺术,关注灵魂。
读宁日记,在想,即使从没有看过她任何一场舞蹈,
没有读过她的小说、诗歌、评论,单单这100万字的部份日记,
也可以充分感受她无处不在的艺术性。

对生活事物的敏感,
对人性领域的深索、对精神世界的攀岩、对创造作品的激情,等等,
这些都会是一个艺术家的精神特质。

艺术家是这样有着儿童心和老灵魂的安慰人生的一类人。

他们在世上当然和所有人一样,首先是体验人生,他们还要观察人生,
纪录人生,甚至还有创造人生,他们的精神需求往往远远大于物质需求,
他们相信,生活不止于此。

在她的日记里穿行,读她构思小说,与作家对话,为作品写评论,
她生活和精神世界里,至少有一半,甚至一半以上,
读到她的心脏和大脑是在为精神的灵性的艺术世界而舒展而跳动。

读她的文字我会惊叹,
为一个女人时时散发出的精神磁场所倾倒,
她精当而深邃的精神世界可以如此广阔。

这不是说,她没有活在真实生活中。
不,她无时不刻不在生活的第一线爱着、痛着、前行着。
只是,在所有的场域,她从没有一刻放下她的精神、她的梦、她的创造,
正是借着对精神与艺术的狂热,她打败时间,打败那些磨损生命的现实尘屑。
因此,今天的我,作为一个阅读者,可以通过她从不停止的日记写作,
了解、还原、复活她作为一个艺术家的样子,
并看到一个现代女性浩翰的内心与生活之旅。

 

……




缪斯的花园
——阿娜伊斯·宁

 

森獴

 

 

她曾住在路维希安,
与包法利夫人生前居住的小镇一样,古老,静谧,山脚下流淌着塞纳河。
巴黎人喜欢来这里吃饭,泛舟塞纳河上。

她常常忍不住伫立窗前,凝视这道紧闭的宽大铁门,
就像看着横亘在内心的诸多障碍,正是它们将她排除在一种完整而开放的生活之外。

普通生活无法吸引她,她追求非凡时刻,她想证明空间无限,意义无限,范围无限。
她是阿娜伊斯·宁,大名鼎鼎的亨利·米勒的情人,
在她的日记最开始,她向日记祷告道:“亲爱的日记,
是阿娜伊斯在对你说话,不是某个与大家思想一致的人在对你说话。
亲爱的日记,可怜我吧,务必听我诉说。”

就像我们向神祷告一般。

中文版《阿娜伊斯·宁日记》,共分四部,时间跨度为1931-1947年。
20078月第一版,20078月首次印刷,20082月正式在全国各个书店上架。
先来说一下这套书给我的整体印象吧。
艺术气质的,深沉的历史感,优雅的,远离繁华的中心,贵族的,精致的,
散发着昂贵的法国香水的味道,偶尔也伴随着金银花淡淡的芬芳,天真的,寂寞的。

这是阿娜伊斯·宁这位贵族小姐的印象,也是她的故地,路维希安的印象。
日记中附有一帧帧她的照片,她无疑是美丽的。
   
她有着像教堂壁画上圣母一样圣洁而美丽的面孔,
抬起头来像个孩子,低下头时则显得悲怆;
她的身体像妓女一样充满着丰富的线条,
丰富程度不输于那些傲人线条的放纵生活;
她是西班牙著名作曲家乔奎因·宁的女儿,幼年时代,
就已陪伴着她著名的父亲做过环欧钢琴巡回演出;
她在梦幻乐园里,先做画家专职模特,后来又成为了西班牙舞的舞蹈家;
她在大都市国际艺术圈和社交圈收放自如飘忽神秘;
潦倒的天才作家亨利·米勒视她为知己,
她倾听“残酷剧情”倡导者兼诗人安东尼·阿铎的痛苦宣泄,
她在奥托·兰克医生鼓励下成为心理医生……
走马灯一样进入她的日记里的人
都是
20世纪3070年代西方文学界大名鼎鼎的代表人物。
1931-1947年,是一个欧洲政局风云变幻的时代,
战争、侵略、资本主义市场的开拓,漫天遍野轰炸式的新闻、
不同的语境与风起云涌的思潮,电影、现代艺术、女性解放……

   而在这本日记中,这些都被弱化了,留下的,只有一种极为纤细的心思,
守护着一片内心的净土。

就像,守护艺术与文学的希腊众缪斯女神一样。
  
“政治经济风暴无论多么猛烈,都不会反映在我的艺术作品中。”
阿娜伊斯·宁如是说,“其他人力图为整个生活寻找一种普遍意义,
结果却声称此意义荒唐、空洞、不合逻辑。
一种适合万事万物的广大无边的意义根本不存在,
我们每个人赋予生命的意义只有一个,是个人意义,个人情节,
就像一本个人小说,一本给个人看的书一样,
要找到一个统一的无所不包的意义是错误之举。
对我而言,尽量赋予生命以意义才是正确之道。”

看见过很多去定义她的话,“双面教母”、“西方女性文学的创始人”、
“美国传奇女作家”、“身体力行的性解放先驱”……

我想说的是,当你试图用这些词语去形容她时,你已经偏离了主题,
她就像一座花园,一座由司文艺的女神缪斯经营的花园,
一座充满着迷宫的花园,你一脚踏进去,便不得不去爱她,
因为这里处处是美,处处是惊奇,处处是文学的灵性。


没有人是可以被定义的,特别是女人。
女人可以用语言赞美,却永远不能用语言描述,特别是阿娜伊斯·宁。
当你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一丝线索的时候,你已经陷在迷宫中出不来了。
   这就是我们这期所推荐的这本书的最大的魅力——里程碑式的神秘日记,
在一个不凡的时代一个不凡的女人的心灵成长之路。

西方文坛一直传扬着这样一句话:
阿娜伊斯·宁的日记是
20世纪最独特的一道文学风景线,
我们可在她的那不同凡响的日记中看到一个伟大的艺术时代。
亨利·米勒公开发表文章宣称,该日记可
“与圣奥古斯丁、佩特罗尼乌斯、阿伯拉尔、卢梭、普鲁斯特的作品媲美”。




不能平静地扎根于任何地方

 

子默

 


 

被音乐家丈夫抛弃的妻儿们,
在一场暴风雨中抵达纽约的码头,他们身无分文。
小女儿站在岸边,看着黑人搬运行李,回忆着往昔的宾客如云,笑声如潮。
她紧紧地、固执地抱着弟弟的小提琴盒,希望人们知道她是艺术家。
那时她还不明白,人们对艺术家私生活的兴趣,会远远多于她的作品。

  
在这套《阿娜伊斯·宁日记》出版之前,《亨利和琼》早已被我略略翻过。
那是宁的日记的极简本,封面上一行小字“一本为爱和欲而写的永恒纪念”
——对宁略有所知的读者自然很难满意这样的描述。
然而一个无奈的事实却是,
人们对宁的关注常常是因为她与亨利·米勒夫妇的暧昧关系:
道德君子们自然要打压,性解放者自然要追捧,只是这些对于宁来说,皆非公平。
所幸有了这四卷本装帧之精致恰如宁本人的书,打开第一卷,阖上第四卷,
在断断续续、缠缠绵绵、微妙朦胧却摄人心魄的如水文字中,
从青涩脆弱到坚强成熟,从忧郁自闭的神经质患者,到努力承担的异乡漂泊人,
只怕敏感多思的人儿于此很难不一声长长叹息。
这叹息里头,有感伤,有理解,也有欣赏。

  
日记删去了有关宁婚姻的记述,这是爱护的必要,有心人自当理解。
“但我仍常常忍不住伫立窗前,凝视这道紧闭的宽大铁门,
就像看着横亘在内心的诸多障碍,正是它们将我排除在一种完整而开放的生活之外。”
第一卷里头的宁,活在被父亲抛弃的阴影里,
虽凭着《劳伦斯评传》在文坛初建声名,
却在令人窒息的中产阶级生活里忧郁难挨,寂寞难耐。
“普通生活无法吸引我,我追求非凡时刻”,
“我想证明空间无限,意义无限,范围无限”。
亨利的才华与不羁,琼的令人昏厥的美貌吸引她,
她卷入这场不幸的互相伤害的婚姻,又清醒地游移其外,在生命的漩涡中急促呼吸。
她寻求精神分析,却在爱的指引下理解并宽容了父亲。
心结的解开,为一种全新的生活展现了可能。

  
对自我的聚焦并不妨碍对外界的思考:
“我不相信任何运动或制度……什么也不能改变人的本性,
我太清楚了,人只能在心理上改变自己”。
二十世纪对阿娜伊斯·宁来说丑恶如梦魇,
作为传统的欧洲文化在爆炸声中一去不复返,
取而代之的是强健却肤浅的美国现代文明:
“没有思想,没有沉思,没有梦,只有行动”。
在客居纽约的艰辛岁月里,宁努力帮助冈萨罗这个疯狂的印第安革命者,
她逐渐建立了全新的坚固的友谊网络,却为内心的艺术召唤骚动不已,
“不能平静地扎根于任何地方”。
她努力创造着自我的艺术世界,以此来抵抗枯燥现实与孤独处境。

  
无论亨利·米勒、阿铎、戈尔·维达、爱德蒙·威尔逊等这些声名显赫之人,
抑或是寂寂无名之辈,在宁的日记中皆如流水缓缓逝去。
那些都是她生命的历程,成长的见证,虽有眷顾,却无所羁绊。
她驾驶着福特
A型敞篷车,在偌大的美国游走。
她饱尝生活的艰辛,昔日的情人亨利如今已是陌生,
不是情薄,而是生活让她如此。
“当我躺在阳光下时,
我想起了‘热带’这个词的定义是‘改变,变化’,
我知道一个全新的女人将在这里诞生”。
我还记得她曾说过:
我哭是为了成为一个女人的过程如此痛苦,
更为了从今起不再哭泣。





1966年,63岁的阿娜伊斯·宁将早年生活的日记改编成小说《亨利和琼》,
文坛一度将此书誉为“本世纪最有价值的忏悔录”。
《亨利和琼》对一个女性内心深处情欲苏醒的逼真描述,
揭示了一个女人深陷在两种爱之间的痛苦与欢乐,忠诚与背叛。
 
1990年,导演菲利浦·考夫曼将《亨利和琼》搬上荧幕。本片曾获奥斯卡最佳摄影提名。
考夫曼细腻地展现了阿娜伊斯·宁迷乱的内心世界,
展现了令人激动的上世纪三十年代一个女人的身体历险,
如此糜烂,又如此纯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阿娜伊斯·宁 | 只爱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是一种束缚
历史上名女人们的隐秘日记
惊世骇俗:她拥有四角恋情,重婚22年未暴露,死后依旧被丈夫深爱
米勒情书 别指望我继续保持理智
驾驭爱还是被爱驾驭——《情迷六月花》 (转自雅图www.yatu.tv)
法国女子扭曲爱情,同时嫁两人,一个英俊一个多金,33年没被发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