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词赏析—10首蕴含了人生经历和感悟的古诗词

诗词赏析——这10首古诗词,蕴含了人生经历和感悟!

1、回归自我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唐·无尽藏

【简析】  此诗摘自《禅诗》三百首高僧篇,是一首用寻春咏梅来譬喻悟到本来面目的绝佳禅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首两句描绘诗人尽日寻春,踏破芒鞋,入岭穿云,但却一直找不到春天的踪迹。多少禅修之人为了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不辞辛苦,苦苦寻觅而不可得,春天到底在哪里?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诗人寻春不得,兴尽而归,哪知道笑拈梅花而嗅,才发现春在枝头,已经昂然十分了----春天竟在自家的门庭内!诸佛所证悟的真如法身原来人人具足,不假外求,本自无缺,可是又有多少人会得呢?

 

这首诗是唐朝无尽藏比丘尼到处访道,后来开悟所作的。求道好比寻找春天一样,从清晨找到夜晚,可是仍然看不见春天的踪影,走遍了千山万水,把鞋子都磨破了,但是春天究竟在哪里里呢?心灰意懒之下,回到家里,看到庭院中早开的寒梅,清香四溢,忍不住深深的一嗅,喔!原来春天早就悄悄地绽开在寒梅枝上了。这首诗说明了我们追寻人生真理,探求智能,往往本末倒置,向心外去追求,而不知道向心内去寻找。这首诗更提示了心内世界心外世界的差别。常人总以为心外的世界很宽很大,而不知道心内的世界更宽更大。佛经上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可见我们的心量有多宽敞,有多广大。

2、无是无非

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

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唐·栖蟾《牧童》

【简析】

牧童自由自在地骑在牛背上,在青山绿草的广阔大地上,在春风细雨滋润的气候中,披着蓑衣,吹着短笛,悠闲自在。早晨牧童迎着日出唱着歌儿外出放牧,傍晚踏着月光拍着节拍归来,还有什么人能必得上牧童啊,心无牵绊,欢乐舒畅。沐在春风里,浴在春雨中,牛自由骑,山任我行,笛随意吹;何等天然、自然,何等怡然、超然!但愿你是那知恩知意的心中客,不是那无是无非的糊涂人。

3、聚散随缘

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

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唐·龙牙

【简析】

早上看到树上开满红花(形容美好的、朝气蓬勃的),傍晚看时花却凋零而且树上已经光秃秃的(形容消沉)。如果将花开花谢比喻成人间的事情,花朵和人间事是一样的在经历时间的冲刷下都不是永恒不变的。花的朝开暮谢是无常,人的生死也是无常。无常并不可怕,因为有无常,才有进步!世间上没有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要仰赖因缘才能存在。缘聚则成,缘散则灭,彼此需要珍惜。如果人生不是无常,我们凡夫就永远是凡夫了,因为有无常,我们才有成佛的可能。无常,对我们来说,充满希望,而非充满绝望。人世间得失无常,聚散随缘。经历的,都是修炼;等走远了再回首,会发现这一切会让我们变得坚强和清醒。

4、活在当下

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

只今只道只今句,梅子熟时枙子香。

——元·石屋《山居诗》

 

【简析】

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未来的事情还没有来,不必要预先就思考计量。现在只说现在的话,就像梅子成熟的时候,自然有栀子花飘香。

这首诗里表现出来的禅定功夫是“心定”,心定是行、住、坐、卧都能安住在当下,是一种不定而定,很高明的禅定功夫,也可说是动禅、心禅。能真正这样活在当下的人,多是已经开悟、明心见性的人。即使还没有开悟,若能用这样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修持自己,功到自然成,离宇宙的祝福也不会很远了,说不定什么时候,或者一朵桃花,又或者一声大喝,就把他从迷梦中给唤醒了。这首诗的精髓无非是说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心处看人生,抓住当下,活在当下。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心处看人生,抓住当下,活在当下。

5、淡定从容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

——唐·鸟窠

【简析】

“来时无迹去无踪”,人的生与死都毫无痕迹可寻,不知道我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向哪里去。“去与来时事一同”在死生之间,只有一件事是相同的。是什么呢?就是迷惑。人从生到死,都无法摆脱迷惑。正如上面的故事所言。“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如果不能看破生命中充满了迷惑,那么人就只能陷入迷中一再沉沦,到最后一无所得。从这首诗中也可以看出,宇宙世间万事万物,皆是无自性的空性,因此无论是「来」也好,是「去」也好;无论是「生」也好,是「灭」也好,在觉悟者眼中都是「同一事」,也就是说,在真实的本性中,既没有来,也没有去;既没有生,亦没有灭。所以,如果能体悟到这「无生」的道理,就能超越「去」、「来」、「生」、「灭」的限制和对待,生命就能在无尽的时空中不断地绵延扩展,从而达到不生不灭,也就是「无生」的境地。纷纭的世界,独守己心,淡定从容,就有一份宁静美好!

6、笑口常开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唐·白居易《对酒》

【简析】  

人活在世界上,就好像侷促在那小小的蜗牛角上,空间是那样的狭窄,还有什么好争夺的呢?人生须臾短暂,就像火石撞击所发出的火光,那样的短暂,还有什么好计较的呢?人生贫富天注定,何必斤斤计较,枉费心机,应该放开胸怀,笑口常开,享受美好的生活,才是明智之人。

这首诗是白居易晚年,在尝尽人生酸甜苦辣后的体悟。在短如电光石火般的短暂人生中,能有多少光阴可用?在小如蜗牛角般的狭小空间内,能有多大世界可争?在短暂的人生中,应好好享受美好的生活,而不应费尽心机,舍本逐末,把时间花在争名夺利之上。佛界有一名至理名言: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

7、以退为进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南北朝·契此

【简析】

插秧时我们低着头倒着走,水清,照见了整个蓝天,保持一块清净的心地,照见人间悲喜万千,就在一步步向后退的时候,原来是一步步地把田插满,因此谓之向前。

 生活中,碰到不如意时,低一低头,坚持自己心中的信念,咬一咬牙,守住自已的即定目标,即使外界认为我们是退步的,也不必动摇,坚持心中的信念,退步原来是向前。

古人插秧的时候,是一根接着一根往下插。虽然是低下头来却正看到倒映在水田里的天空。而只有当我们身心不再被外界的物欲染着的时候,才能与道相契。农夫插秧,是边插边后退的,正因为他能够退后,所以才能把稻秧插好,而他插秧时的“退步”,正是工作的向前展进。虽然是一步步往后退,但实际上也正是前进。似乎可以这样来理解,从近处可以看到远处,退步也可以当作进步。要知道常人总有这种倾向:看高不看低,求远不求近。譬如:某人学问比我渊博,就尊重他;某人钱财比我富足,就巴结他。如果此人条件比我差,就不予理会。殊不知:“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的道理。而心有清净天的禅师们观看这个世界便不同于常人吧,于是诗中言道:“低头便见水中天”,就是要我们虚怀若谷低下头来,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认识这大千世界。

 有一位禅师曾经譬喻说:“宇宙有多大多高?宇宙只不过五尺高而已!而我们这具昂昂六尺之躯,想生存于宇宙之间,那么只有低下头来!”我们看成熟的稻子,头是俯伏在地面的,我们要想认识真理,就要谦冲自牧,把头低下来。

 一般人总以为人生向前走,才是进步风光的,而这首诗却告诉我们退步也是向前的,退步的人更是向前,更是风光的。古人说:“以退为进”,又说:“万事无如退步好”,在功名富贵之前退让一步,是何等的安然自在!在人我是非之前忍耐三分,是何等的悠然自得!这种谦恭中的忍让才是真正的进步,这种时时照顾脚下,脚踏实地的向前才至真至贵。人生不能只是往前直冲,有的时候,若能退一步思量,所谓“回头是岸”,往往能有海阔天空的乐观场面。从事业上,把稳正确的方向,不能一味蛮干下去,也要有勇于回头的气魄。 

 相传布袋和尚是奉化人。唐僖宗年间,奉化出了个名僧,体态肥胖、大腹袒露、笑口常开,时常携一袋,随处寝卧,人们称之为布袋和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弥勒菩萨。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领悟生活的真,无论失意和得意,都请你选择淡定;你的修养,来自于是否为他人着想,真正的智者,最懂得以退为进的智慧。

8、自在洒脱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

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宋·此庵守净

简析】 洒脱自在的生活,就是禅者的生活。

 “流水下山非有意”,水从上往下流,只是顺应着自己的本性,没有刻意而为。那么我们人也应该顺应自己的本性,何必刻意追逐名利?那么东西全是假的,只会让人离自己的心越来越远。

“片云归洞本无心”,白云飘来飘去,也不是有心为之。我们人也不要用外在的言行来评判自己和别人,世间一切言语行为,都不过是心灵投射出来的影子。去掉这些,就可以看到每个人心中的佛性了。人只有迷悟之分,却没有高下之别。

“人生若得如云水”,人的生活如果能如同云水一般遵循本性,那么所有的道路都可以成佛,又何必刻意修炼呢?

“铁树开花遍界春”,人就如同铁树,花就是悟,人难悟正如同铁树难以开花。可如果每个人都懂得遵循自己的本性,世间就会如同云水一般和谐自然,那该是多么美好呀!追求名利不如追求个人的自在。只有每个人的佛性得以彰显,人间各界才会有真正的和谐与平安。

人生是短暂的。只要我们舍弃那些身外之物,舍弃那些功名利禄,我们就可以活得洒脱,活得精彩,活得自在。人生如梦,年华似水,携一缕清风的洒脱,采一片流云的飘逸,淡然前行,且闻花香,一路欢笑一路歌。

9、学会等待

岭上白云舒复卷,天边皓月去还来。

低头却入茅檐下,不觉呵呵笑几回。

——宋·白云守端

【简析】去春会来,花谢花会再开。人生最可怕的是等待,最值得的也是等待

岁月一场,风霜沧桑,每个人的那副心肠,承载着经过的那些痛苦、悲伤、期待、希望、泪水。这偌大的世间,流云舒卷,万物井然,来来去去,好一个练心场。人生路上,秉持的态度,就是生命经过的痕迹。低谷处,记得昂扬;高峰时,莫忘平常。和命运相伴,那也是必然的一场挚诚患难。明月在天权做心,处世多随他人意。当知人生苦处来,一念一意添怜悯。呵呵。

10、闲云野鹤

万事无如退步人,孤云野鹤自由身。

松风十里时来往,笑揖峰头月一轮。

——宋·慈受怀深

【简析】 轻舟江上,醉看人间百态。闲云野鹤,踏遍千山万水。

人间喜乐无常,尽情狂欢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深不可测的空虚。所以说人不自由,连喜乐都不受自己的控制,必须接受种种制约。要想得到解脱,就必须放下心里的执着,必须具有“以退为进”的达观,无争无执,方能在万里晴空下,与清风、皎月、自然同在。

这首偈语所说的“退步人”,并不是消极,而是具有更大的智慧,追求生命整体的圆融。从生命整体的角度看,一时的胜负得失转眼即逝,只有合乎天地至理的安闲欣悦,才能够长久地存在。正所谓“天不坏道亦不坏”,以自己的心同化天地至理,才能够得到长久的安闲,不为愁苦所扰。做到了这点,就能够得到真正的自由。即使在羁旅途中,依然有闲心欣赏身边的美景,似乎万物都是自己的兄弟,都能和自己有真正的交流。当自己从月亮中也能体悟到和自己一样的佛性时,真的就只想笑着对它行一个礼。而这里所说的羁旅,引申来讲,则象征着人生。得到自由的人,无论何时,都不会被眼前的事蒙蔽自己的本心,心中的那份快乐简直是雷打不动。这样难道不好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禅中有境界,诗中有人生
二十首古人小诗,人生大境界
腾讯看点
修身养性10首小诗,却蕴含人生大道理
诗词的禅意:禅中有境界,诗中有人生
10首修身养性小诗,却蕴含着人生的大道理,值得一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