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堂—一教育价值决定成败

课堂—教育价值决定成败


(在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实验学校全国现场会上交流的文字整理稿)


&1课堂。课堂是基础教育的中心。那么课堂的根在哪里?课堂的根在于课堂是否具有教育价值、具有怎样的教育价值。“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可以说,教育价值决定课堂的成败,进而决定基础教育的成败。

&2课堂教育价值取向。一个老师的课堂、一个学校的课堂、整个基础教育的课堂应该具有怎样的教育价值?这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由社会发展与学生的未来发展所决定的。先谈社会发展:十九大关于基础教育的论述主要有六个关键词:

优先发展

立德树人

素质教育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公平而有质量


人民满意

六个关键词是国家声音、时代声音,是社会发展对课堂价值的纲领性要求。再谈学生未来发展。我很赞同林格教授的一个提法,那就是站在孩子未来三十年看今天的教育。那么,未来三十年,当今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一个肯定的判断是他们都是过着美好生活的公民。因此应该从国家声音与学生未来美好生活的角度,来建构当今课堂应具备的教育价值;因此,确定一个既能从根本上提升质量、提升学习成绩,让人民满意;又能很好地立德树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未来美好生活的教育价值取向就成了我们唯一选择。有了这样的课堂教育价值取向,课堂的方向、道路问题就解决了;相反,没有清晰的课堂教育价值取向,任凭你怎么努力,结果都可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南辕北辙的。

&3四句土话。有了这种价值取向以后,还需要一种模式来过渡;以使课堂价值的内容、结构更清晰、鲜活,更具有现实针对性,更便于指引课堂。我一直用四句土话来描述中小学课堂的这种价值模式:即“能力当家,习惯落地,养心美心,身体棒棒”。有了这种模式,课堂价值与课堂目标的联系就更明确、更具体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课堂的联结也就更直接了。这种模式和“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表述相比较,似乎也更动态一些,结构关系更清晰一些,更有针对性一些。听了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实验学校的6节课,感觉挺过瘾。我觉得,东实的课好,说到底还是好在它的教育价值取向及其过渡模式上;也就是好在他们的课堂追求上。他们一是追求思维主角,能力当家;二是追求习惯落地而不只是培养习惯;三是追求养心美心、德性内化,并且始终把养心美心作为帮助学生成长的核心策略,而不是说教。四是追求课堂强身健体的教育价值。

&4能力当家。能力当家就不是知识当家。那知识有什么用?知识是例子;有了例子,那些原理、定理之类的东西才容易搞清楚。除了是例子之外,有些知识比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知识还是学生人文积淀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能力又是什么?能力怎么才能当家?能力是学生概括提炼出解决某些问题的要点、思路、规律,并用这些要点思路规律解决这一类问题所能达到的高度。可见要让能力当家,两个要素不可或缺;一是概括要点思路规律的水平,二是运用这些要点思路规律去解决问题的水平。显然,这两点都是思维在唱主角。东实六位老师的课就都注重以具体问题为例子,引导学生提升概括的水平,提升运用思路规律去解决一类问题的水平,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实实在在地当了家。

&5习惯落地。我们的中小学讲习惯养成已经好多年了。但客观的评价,我们不少学生并没有真正养成几个良好习惯。究其原因,其一是缺少价值观的深度认同;其二是对要养成的习惯的结构、要点不清晰,学生不会操作。原因之三是缺少一个阶梯式评价标准,评价跟不上则无法坚持,良好的习惯也就泡汤了。

学生需要养成的课堂习惯不用多,四个足够。哪四个?倾听、阅读、思维、交流。为什么是这四个?因为这四个都属于课堂最基本的学习行为。怎么养成?东实有四步:第一步是对课堂习惯价值的深度认同。第二步是对课堂习惯进行阶梯式分解、细化:倾听,三听;阅读,三读、三个一边;思维,三个追问,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交流,陈述与评价两说交流。第三步是构建由要点、时间、达成比例等构成的三元阶梯式评价标准。第四步是三至六个月的落实与坚持。这种课堂习惯养成的四步模型,能将四个课堂习惯做到极致,并使之人格化。相反,如果学生只是知道,或者只是基本做到了,那么这些习惯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只有做到极致,使之人格化。这些习惯才能影响学生一生。昨天东实课堂上学生的倾听,东实课堂的三个追问,就都养成了习惯,正在人格化,让人很欣喜。吕梁方山城内小学(一所山区学校)的高改燕老师,她的学生的两说交流也养成了习惯。记得有一次我去她班里听三年级数学课,当一个数学问题呈现出来以后,有学生站起来说,“我来说一下这个问题的解题思路,第一步……,第二步……”这个学生刚说完,另一个孩子又站起来,“我来评价一下他刚才说的内容,值得我学习的是…,需要完善的是…。”几年了,仍然让我记忆犹新。

&6养心美心品德内化。学生良好的道德规范、良好的个性品质、良好的审美素养形成的途径是内化,靠说教与考试解决不了问题。内化包括课堂内化、活动内化、生活内化等几种。无论哪种内化要取得良好效果都要有催化剂:催化剂主要有四种:用真心,动真情,有细节,去体验。用好催化剂才能达成养心、美心的良好效果;课堂、活动、生活都是如此。东实的六节课,可以说没有说教,没有“穿鞋戴帽”式的所谓“学科德育”。拥有的是什么?拥有的是朴实,拥有的是师生一起用真心、动真情、有细节、去体验;拥有的是内化、养心、美心的良好效果。

&7身体顶呱呱。学生有个强健的身体其实是第一位的。虽然我把它放在第四位来说。身体好就中小学课堂而言,有两个直接关联点。一是室内的学习健康;主要是坐、立、行这“三姿”,还有读书写字的“三个一”。二是体育课及体育类活动课的充分锻炼。这些都很简单、很平常的。但是很不平常、很不简单的是每个学生都要去规范地做到位,每个学生都要天天坚持、课课坚持。东实这几年学生的学习成绩(包括中考成绩)一年一个台阶,这当然令人欣慰;而同样令人欣慰的是东实很高的学生身体素质的相关指标和学生体育类活动的各种奖项。怎么来的?很简单、很平常的那些事情,被每个学生很规范地做到位了,并且天天坚持,课课坚持!无独有偶,我上个月带19名校长到北京东城的171中学、北京五中分校等6所学校跟岗学习。这些学校都是北京一流的。其中,171中学连续六年高考一本上线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北京五中分校中考在东城14连冠,在整个北京位列三甲。而尤其令人欣慰的是这两所学校学生身体素质的平均指标与学校体育类活动奖项同样是北京一流的。靠什么?还是规范、到位与坚持。东实的、北京171的、北京五中分校的等等这些学校的经验还说明什么?——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可以与德智体美同步发展的。这取决于你课堂的教育价值取向,取决于你的课堂思想模式,取决于你的课堂策略、方式方法是否成体系,是否能够规范、到位与坚持。

&8教育基本面。让学生的“能力当家,习惯落地,养心心美心,身体棒棒”。这是东实课堂的基本面,是东实学校的基本面,也应该是今天与会的所有学校的基本面。为什么?这样的基本面是基础教育的常识,是学校的根本,代表着基础教育发展的方向。

其实这也是一种特色,一种没有特色的特色。相反,如果只是刻意追求某一个方面的特色而基本面不达标,那么这种特色也是很难持续发展的。并且那样的特色只能算是学校的门面,校长的门面而已。因为只有在基本面上成长起来的特色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键】教师决定着课改的成败
2013秋期期中考试总结表彰大会初中校长发言稿
阅读为什么很重要?--朱永新
“学生当家”教育模式受争议 能否跳出高考指挥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价值为导向的课堂文化
【校园动态】良好习惯 伴我成长——聊城高新区许营镇中心小学开展习惯养成系列活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