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罗隐《蜂》赏析
《蜂》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首寄慨遥深的“动物故事”。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那高山,哪里鲜花迎风盛开,哪里就有蜜蜂奔忙。
前两句却用几乎是矜夸的口吻,说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这里作者运用极度的副词、形容词——“不论”、“无限”、“尽”等等,和无条件的句式,极力称赞蜜蜂“占尽风光”,似与题旨矛盾。其实这只是正言欲反,欲夺故予的手法,为末二句造势。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小诗的后两句是说,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此诗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但议论并未明确发出,而运用反诘语气道出。前两句主叙,后两句主议。后两句中又是三句主叙,四句主议。“采得百花”已经有“辛苦”之意,“成蜜”二字已经具备“甜”意。但由于主叙主议不同,末两句有反复之意而无重复之感。本来反诘句的意思只是:为谁甜蜜而自甘辛苦呢?却分成两问:“为谁辛苦”?“为谁甜”?反复而不重复。言下辛苦归自己,甜蜜属别人之意很明显。而反复咏叹,使人觉得感慨无穷。诗人矜惜、怜悯之意很容易感觉到。
这首诗抓住蜜蜂的特点,不做作,不雕绘,不尚辞藻,虽然平淡但很有思致,使读者能从这则“动物故事”中若有所悟,觉得其中寄有人生感喟。有人说此诗是针对世人醉心于利禄者;有人则认为是借蜜蜂歌颂辛勤的劳动者,而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以无情的讽刺。这两者看似龃龉,都说得通。因为寓言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者为某种说教而设喻,寓意比较浅显而确定;另一种是作者怀着浓厚的感情而观物,使物带上人的色彩,其中也能引出教训,但寓意就不那么浅显而确定。如这首诗,作者大抵从蜜蜂的故事看到人生苦辛的影子,但他只把故事写下来,不直接说教或具体比附,创造的形象也有较大的灵活性。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同意义的辛苦人生,与蜜蜂相似的主要有这两种,这就可以使读者可以在两种意义上做不同的理解了。
《蜂》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译文
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那高山,哪里鲜花迎风盛开,哪里就有蜜蜂奔忙。
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注释
山尖:山峰。
尽:都。
占:占其所有。
甜:醇香的蜂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诗来了|罗隐《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叙述反诘,唱叹有情,小学必背古诗《蜂》
罗隐《蜂》原文翻译与赏析
看到蜜蜂采蜜,诗人写了一首诗,仅仅28字就流传千古
阿雷吟诵讲堂(中)第三十二课《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