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诗笔记:诗歌文本的自然度和完成度




             读诗笔记:诗歌文本的自然度和完成度

                                          流泉


  近来有不少诗友给我发来作品,一些是我喜欢的,但大部分让我感到困顿,激不起阅读兴趣。怎么说呢?除了作品本身缺乏特质和个性化表现外,似乎还大量存在着刻意、板结、凌乱、气息不畅等等问题。究其原因,造成这些问题的,一方面是基本功不够扎实,另一方面则是在文本的语言叙述和诗意的整体表达上,丧失应有的自然度和完成度。

  我认为一首诗的成败,首要的是来自于叙述。一个好诗人的基本特质正在于他首先是一个叙述高手,具有充分的驾驭语言和整体大局的把控能力。我想,一首诗的力量就是整个文本的力量,如果一首诗只有一句或两句令人眼光一亮,显然是不够的。有些好诗,通首读下来不着一个亮句,或者说“诗眼”,而在我们读后,却感到非常舒适、通透、意味、美好,仿佛整首诗都是诗眼,可以说,这样的诗是整体的,处处无亮句,处处见光芒。如此看,诗歌文本的自然度和完成度,对于一个诗歌写作者,何其重要。

  关于诗歌文本的自然度。我认为具备四大要素:一是前呼后应,有气场,有血脉,句与句之间有内在关联,总是有一股“气”在穿针引线;二是用力均衡,细水微澜,诗意的发散及它的穿透力,都是在一种“缓慢”的态势下逐渐扩张并放大;三是切入要平和收官要“轻而出意”,讲求形象性,切忌抽象化;四是在叙述过程中不宜“一发而不可收拾”,话讲七八分,注意空间设置,有空间才有层次才见张力。许多诗人在整体叙述时,生怕自己内心想说的表达不到位,满满当当一股脑儿全都呈现在字面上,写得满而繁琐,不节制,不懂得如何修枝剪蔓。千万别低估了读者的阅读和审美能力。一个好诗人是会留出足够的空间来让读者进行“再创作”的,唯此,一首诗才会拥有更强的生命力。我们通常所说,切入要直接,去掉所有废话,意思是指文本要保持其绝对的“干净度”。在这点上,要尽量做到避免重复的字句、重复的意象使用。文本的自然度,还表现在精准的意象使用,切不可为过分追求个性而刻意。选择意象时,谨记两点:一是意象的精准运用及它在文本中生发的意义与作用;二是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内部关联及合理架构,力求彼此间的“不可重复性”。

   关于文本的完成度。我这里所说的完成度,有几个层面意思:一是总体基调和诗歌主旨表达的一致性;二是诗意呈现的完整性;三是一首诗歌的节奏比重和场景分配的谐和性。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遇到一些诗歌出现“凌乱、支离破碎”“诗意断裂,前后有隔”“虎头蛇尾,诗意表达不完整”“意象绵密,缺乏内在关联”诸问题,其实,这些问题的出现,大都是游离了我上述提及的三方面意思。当然,我这里所说的文本完成度是基于文本合理架构而言的,并不是说“你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至于如何让一首诗成为一首好诗,那便是另外的概念了,属于技术性范畴。

   一首好诗的诞生,体现在很多点上。诗歌文本的自然度和完成度,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我特意提出这两点,目的是希望我们的初学者要先解决好“这个”,才去探索“另一个”。学无止境,,诗无定法,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写法。但对于诗歌创作的基本章法,还是有规律可循的,诗歌的“ABC”,我们不能忽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究竟什么是诗意? / 左岸
人间要好诗——也谈现代诗歌艺术判断的标准与尺度
诗歌语象、意象的辨析与教学应用 ——以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诗歌为例
诗零度 | 诗意的介入生活与现实并存的关系
主观客观 | 张德明:新诗创作的“四度”要诀
一个“著名诗人”二十年不舍的“得意之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