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词创作方法谈·艺术夸张

夸张是修辞的一种辞格,也是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在诗词创作中更是一种普遍运用的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手段。

  杜甫《古柏行》写诸葛亮庙古柏的雄伟壮观的气势,其中有句: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宋代大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三注意了杜诗中的数字,加以计算,而后提出异议说:“四十围乃是径七尺,无乃太细长乎?……此亦文章之病也。”他认为直径七尺的树不可能二千尺长,比例失调,批评杜甫的语病。  另一位科学家范镇《东斋纪事》卷四说:“杜工部云:黛色参天二千尺,其气盖过,今才十丈。古之诗人好大其事,率如此也。”他是说他到武侯庙实地观测,古柏不过十丈高,杜诗言过其实。  这两位学者,一位通过算术计算,一位通过实地观测,证明杜甫描写不真实。  宋代又一位学者黄朝英的《靖康缃素杂记》,却以古制来为杜诗辩护。他说:“古制以围三径一,四十围即百二十尺,围有百二十尺,即径四十尺矣,安得云七尺也?武侯庙柏从古制为定,则径四十围,其长二千尺宜矣,岂得以太细讥之乎?”  宋朝又一位学者赵次公,则从《均州图经》和《太平寰宇记》两书中寻找根据,说明这两书确有大四十围、高二千尺的柏树的记载,证明杜诗的描写有来历出处,不应指摘为不真实。  这四位学者争论的焦点,是杜甫描写的古柏的圆周和长度的尺寸究竟是否合乎科学,他们用纯科学性的眼光来看这个问题。  王观国《学林》卷八说:“子美(杜甫字)《潼关吏》诗曰:‘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世岂有万丈余城耶?姑言其高耳;‘四十围’、‘二千尺’者,姑言大且高也。诗人之言当如此,而存中(沈括字)乃拘拘然以尺寸校之,则过矣。”  范温《诗眼》也说:“余游武侯庙,然后知古柏诗所谓‘何如青铜根如石’,信然,决不可改,此乃形似之语;‘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此激昂之语,不如此则不见柏之大也。文章固多端,警策往往在此两体耳。”  这两位学者从艺术夸张的角度来理解,是比较中肯的。这里所说的“形似”,指写实手法,“激昂”即夸张手法,没有这两种手法,就很难把事物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来。  对类似的问题持不同评价,从中国竟然争论到外国。  宋人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三引严有翼说:“吟诗喜作豪句,须不畔于理方善……余观李太白《北风行》云‘燕山雪花大如席’,《秋浦歌》云‘白发三千丈’,其句可谓豪矣,奈无此理何?”他说的“豪句”,就是艺术夸张,指责李白说雪花大如席、白发三千丈,都是悖于理的。  日本作家厨川白村《出了象牙之塔》也谈这个问题。他说:“所谓中国人者,是极善于夸张的。……说道‘白发三千丈’,将人当呆子。什么三千丈,一尺也不到的。但是,一听到说道三千丈,总仿佛有很长的拖着的白发似的。那是大谎,三千丈,也许竟是漫天大谎吧。”这里所说的“谎”,是就科学意义上说的,但厨川白村紧接着把话锋一转又说:“虽然也许是大谎,但这却将或一意义的‘真’,十分传给我们了。至于先前说过的‘白发三千丈’式的真呢,我说,称它为艺术上的真。”厨川白村在这里提出了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完全符合于科学和实际的是生活的真实,艺术的夸张则是艺术的真实。所谓艺术的真实,就是夸张以客观实际为基础而突出其特征。  鲁迅也谈李折的“燕山雪花大如席”。他说:“漫画虽然有夸张,却还是要诚实。‘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有一点诚实在里面,使读者知道燕山原来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可就变成笑话了。”这段话是说,艺术夸张是以客观实际为基础,突出其本质和特征,艺术的真实是对生活的集中和概括,比生活更集中、更高,所以给人更鲜明、更深刻的印象。  夸张作为一种修辞辞格,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使用,如“火热”、“死硬”、“天大的胆子”、“馋得口水一尺长”……在史传、政论文章中也经常使用,如“赤地千里”、“万里来朝”……都是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强调事物的某一本质和特征。在文艺作品中,不但漫画、喜剧必须借助艺术夸张,在其他文学样式中为了突出鲜明的形象和表达强烈的感情,在描述和抒情时也离不开艺术夸张的表现手法。由于生活中的一切情景,常常用最精细的描绘,还难传达出事物的精髓或极度的激情,即《文心雕龙》所说的“精气不能追其极”,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夸张则是一种有效的艺术手段。因此,以描绘形象和抒情为主的诗词中,艺术夸张便不可缺少。可以这样说:取消了艺术夸张,便没有艺术,也没有诗。  艺术夸张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有意识地言过其实,对客观事物(人、事、情、景)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从而引起人们丰富的想像,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造成鲜明深刻的印象;它的另一个目的,是强调表现作者对事物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这正如高尔基说的:“艺术的目的在于夸大好的东西,使它显得更好;夸大有害于人类的东西,使人望而生厌。”(《高尔基文学艺术论集》)  有的艺术夸张是把一般事物往极度扩大(多、快、高、长、强……)处说。如上面举的杜甫的《古柏行》,是把丁柏往高处夸张,用来渲染武侯庙雄伟壮观肃穆的气势,李益《宫怨》诗中: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古代以铜壶滴漏作计时器,长门是宫门,漫漫长夜,宫妇女在深宫寂寞难度,写宫漏好像接连大海,水永远滴不完,夜也就长得没有尽头。这样往多处夸张,强调了关锁在长门之内的宫女愁苦的深重。李白诗《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写庐山瀑布的千古绝唱,其中“三千尺”、“银河落九天”都是艺术夸张,不如此,不能形容出大自然这一绝美而壮观的景象。  也有的艺术夸张是把一般事物极度缩小(小、慢、矮、短、弱……)。如毛泽东《长征》诗联: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把五岭山脉看作细浪,把乌蒙山看作泥丸,都是极言其小,用来表现红军“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气概。李贺诗《梦天》: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这里写他从天上看来,九州像九个小点,大海像杯中的水,这也是把事物极度缩小了的,从而生动地表现了他对现实的态度。  夸张也不只限于扩大或缩小,凡事往极度来说而超出事理都是夸张,如王之涣诗《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征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实玉门关外并不是没有春风,但不如此夸张,很难写出塞外的荒凉。  艺术夸张多用于抒情或描写,而且往往借助于比喻或比拟。运用夸张必须力求新颖,不落俗套。因袭、套用前人精彩的艺术夸张,毕竟不是自己的艺术创造,而且成了俗套,失去新鲜感,也就让人望而生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白杜甫们都善于使用这个手法 不可不知夸张的几种用法
夸张
杜甫诗《古柏行》楷书全文,松树喻雄才。
任询 草书《杜甫诗古柏行》,值得欣赏,感谢分享转发
任询 草书 杜甫诗古柏行
小诗二首:牡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