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学概念·质实
古代诗学概念。语见宋张炎《词源》论词:“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他以吴文英词为例,批评它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作为“质实”的代表作。后来“质实”一词,为一般诗家所用,遂逐渐成为诗歌批评的概念,但其内容已发生变化,贬义渐消,而褒义渐生,如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三:“吾学诗数十年,近始怪诗境全贵“质实’二字。盖诗本是文采上事,若不以质实为贵,则文济以文,文胜则靡矣。”质,质直、质朴;实,厚实、充实。质实指质朴自然、充实厚重的诗歌风格和境界。潘德舆论“质”举元代诗人虞集作品为例子,“吾取虞道之诗者,以其质也”。讲他以“质直之气”在“争尚绪靡”的元诗坛中“矫然独出”。虞诗之“质”具体表现为,“气苍格迥”,朴而不华,“长篇铺放”却非一览无馀,“老劲斩绝”又不故为所刻,而是“质直近天机”,“精神浑质、藏而不露”,如“汉庭老吏”,“了无致饰悦人之意”,却真气充盈,清苍可爱。这说明质朴的诗歌既不同于轻绮艳美,又区别于俚浅直露,而是在敦朴中内敛着气势,本素中涵蕴着清通。他论“实”以顾炎武诗为代表,“取顾亭林之诗者,以其实也。亭林作诗,不如道园之富,然字字皆实,此‘修辞立诚’之旨也”。“亭林之诗坚实,……而其诗境直黄河、太华之高阔也”。顾炎武诗学杜甫,笔力雄健,境界阔大,诗风浑厚沉凝,潘德舆“坚实”二字,诚为的评。无论质或实,都与“尚词采”、“讲风神”的诗风迥然有别,潘德舆标举“质实”,正寄寓着矫正前者之艳,后者之虚的深意。他又认为,质实之诗出于“性情时事”而“有馀味”,决非“腐木湿鼓之音”。因而他将“南宋以语录议论为诗”的“俚词”,驱逐出他提倡的质实审美范畴之外。潘德舆提倡质实,对纠正清中叶以后浓艳浮靡的诗风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如果过求质实,也会产生不利于诗歌风格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的另一面。林昌彝批评道:“潘四农论诗专取‘质实’二字,亦有偏见。盖诗之品格多门,……皆各有所主,岂得以‘质实’二字遂足以概乎诗,而其馀可不必问耶?不知质实易流于枯,质实易流于腐,质实易流于拙。盖质实为诸品之一品则可,谓质实用以概诸品则不可。盖质实为诸品中之一品则无流弊,若专言质实,流于枯,流于腐,流于拙,则其弊有不可胜言者。”(《射度楼诗话》卷一六》他注重诗歌风格多样化,指出应该避兔仅求质实可能引起的弊失,又是对潘德舆质实说有益的补正。于此可见,“质实”诗论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一个“S”形的曲折过程。(邬国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学概念·典远谐则
诗学概念400题(二)
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盛唐概念 ... 黄琪
当代旧体诗词三体并峙结构的初步形成
蒋 寅:性灵诗观在女性诗学中的回响——熊琏《澹仙诗话》的批评史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常识部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