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先《相思令·蘋满溪》赏析
《相思令》张先

蘋满溪,柳绕堤。相送行人溪水西,回时陇月低。
烟霏霏,风凄凄。重倚朱门听马嘶,寒鸥相对飞。

这是一首送别词。送别虽是宋词中习见的题材,但这首词却能显出它的别致。
上片写送别情境。
“蘋满溪,柳绕堤。”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蘋草萋萋长满溪,柳树婀娜绕长堤。
起笔两韵,是景语,写送行途中所见景象。青蘋满溪,其含义无异于芳草萋萋满别情。垂柳绕堤,则暗示沿着曲曲溪流送行之远。溪流弯又弯,则相送一程又一程可知。相送一程又一程,则行人送者恋恋不舍之情又可知。这六个字熔情入景,寓事于景,意蕴包蕴丰富。
“相送行人溪水西,回时陇月低。”这是说,折柳送离人,一直送到溪水西,回程望晓月,月儿低垂似伤悲。
点明送行之事,也点明全词为送者口吻。千里送行,终有一别。溪水西,即送者不得不止,行人终于别去之处。送者无限凄惘,见于言外。水西一别,行人已经渐行渐远,则送者不得不返。歇拍即写送者归来时所见景象。“陇月”即山月。当山月低垂,则天将拂晓,原来送行之时是在拂晓之前。古人远行,多启程于黎明之前甚至夜半时分。此句也是字字须加细玩。回时二字,写送者沿着送行原路折回,孤身一人,唯有低垂的山月,照见形单影只而已。“陇月低”三字,更不可放过。古人熔情入景往往妙在景物的特征与情感的特征相似。用西方审美心理学的话来讲,就是异质同构。此句陇月之低垂,与送者心情正值低沉,特征完全相同。所以,低垂的陇月,正象征着低沉的心情。
下片描写别后情境。
“烟霏霏,风凄凄。”下片前两句是说,烟雾浓密,风清冷。
过片两韵,又是纯然景语。拂晓之后,送者的心灵,同样笼罩在凄迷怅惘之中。这两句不但有景象吻合心情之妙,而且有声情吻合词情之妙。
“重倚朱门听马嘶,寒鸥相对飞。”末两句是说,重倚朱门听,路上马嘶鸣。举头望,寒鸥对对,相戏空中舞。
送者已回到家门,可是仍不能平静。相反,家门反而触动了伤心怀抱。送者转过身来,背靠朱门,面向远方,重新举目眺望行人所去的方向。可是哪能望得见呢?只听得路上过往的马嘶声罢了。马嘶声声,声声都紧揪着送者的心。这是不言而喻的。结句“寒鸥相对飞”,别有理趣,将凄迷的词情推到极致。此时天地间,唯有那霏霏晓烟中飞来飞去的寒鸥,与孤独的送者相对而已。寒鸥何能解人意?有何能通人语?人与鸥之相对,只是一片静默而已。这静默之中,包含着无限的悲哀。
词中行人是谁?送者又是谁?仔细体会,不难发现,送者为女性,行人为男性。这从“倚朱门”、“听马嘶”一幕曲折透出,又正是这首词运笔的别致处。
这首词的意境凄迷朦胧。词以景语结体,熔情入景。其所取之景,无不具凄迷之色调,如萋萋满溪之蘋,曲曲绕溪之柳,低垂欲沉之陇月,霏霏烟霭,凄凄晓风,还有寂寂的寒鸥。这些景象交织成凄迷的境界,有机的表现了送者的凄迷的心情。而行人送者的性别隐约其辞,得暗示后才知道,更增添了意境的朦胧感。

附录《相思令》张先
蘋满溪,柳绕堤。相送行人溪水西,回时陇月低。
烟霏霏,风凄凄。重倚朱门听马嘶,寒鸥相对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每日宋词】行人别有凄凉意,折幽香、谁与寄千里。(第1281期)
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裀。
一首词
【词风雅韵】朱门寒月| 寒月词
顾贞观《画堂春·湔裙独上小渔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