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编剧的程序:写字儿阶段

 

内容版权属于@编剧余飞,不得以商业目的转载。因为其它原因转载的,请务必在文章开头注明“转自微信公众账号:编剧别动队,作者:余飞”,谢谢。


第三步:创作阶段


剧本创作阶段,情况非常复杂,简直可以用千奇百怪来形容。但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抓剧本的程序都是非常非常折磨人的,所以,编剧们说起创作过程,全都一肚子苦水。

编剧们曾经自嘲自己是妓女,写剧本相当于摆出各种姿势被人折磨。

其实,如果编剧是妓女,嫖客们也好受不到哪里去,他们的钱很多都是借来的,他们折磨编剧的时候,自己并不能享受到什么快感,有时候,他们甚至比编剧还要焦虑,因为他们的压力更大,银行的贷款利息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所以,什么妓女嫖客的说法没意思,谁也别嘲笑谁,谁也别自嘲,大家都是一条线儿上的,利益相关,休戚与共,只有大家都有一定的艺术水准,对项目有一定的共识,沟通良好,并加上科学、正确的程序,才有可能让项目顺利进行,并让大家在合作过程中比较愉快,享受到创造的快感。


程序正确,就是天堂;程序错误,就是地狱。


为了百分之八十还在地狱中挣扎的编剧和影视公司策划、老板同行们,咱们就捋一捋,究竟怎么把握剧本创作的程序?


1,搭班子


项目开始,究竟要有什么人?

电视剧最终是要导演拍,演员演的,编剧刚开始写一个剧本,这个剧本直接指向的目标是导演,所以,剧本开始,能有导演介入,是最好的一件事情。

同理,如果导演介入把剧本抓完了,但临到开机的时候,资方换了一个导演————这又是一件最坏的事情,有多少貌似达到小康的编剧儿女,在这种情况下成为重新沦为抓狂的屌丝!


一个剧本班子里,只有编剧和导演两个人,往往也有问题,因为两人万一出现分歧,没有人能调和。所以,一个班子里,至少得有三个人,除了编剧、导演,最好还有一个第三者,这个第三者,可以是公司的策划,可以是电视台的编剧,可以是影视公司的老总,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第三者必须要有话语权,决策权。

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编剧、导演、策划一起讨论一个剧本,大家都觉得很好,大纲也过了,分集也过了,正准备往下进行呢,但突然传来消息,公司老总或者某位领导觉得不好,要重新改。

这就要了命了。

对于编剧来讲,他面对的导演和策划,就代表了甲方的所有人,如果这两个人通过的东西不算数,那他马上就没有信心再往下写了。


所以,对于影视公司来讲,项目运行之初,必须要给编剧配备有话语权的人,有艺术水准的人,真正能让编剧稳定前进的人,前面写过的只要通过了,就不要再返工。

一旦出现返工,影视公司要承担主要责任,因为从理论上讲,否定前面的工作,就意味着你开始了一个新的项目,编剧这时候是有权要求重新签合同重新付钱的。


一般情况下,影视公司当然不会重新付钱。你不重新付钱,编剧也会忍着重新再写,但是,这个时候编剧的创作热情会大打折扣,对你的信任也会大打折扣。热情不是取之不竭的,信任也不是无限度的,影视公司想要自己的事业运行顺利,就得把这第一步处理好。


否则,编剧会炒掉你,或者,他就一直晃悠,假装在给你做,其实已经替别人做去了,干耗着拖垮你这个项目。

你不给他吃定心丸,就像男女一直同居,男人始终不能决定和不和女人结婚,女人迟早会跟他分手。


编剧没有安全感,动不动就白写,他当然不会使出全力,最终吃亏的其实是影视公司。编剧拿不到钱,多了也就亏个几十万,影视公司项目垮台或失败,亏的钱可是以千万计。


现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大部分是一种带有喜剧色彩的剧本班子:

有人抓剧本的标准是自己小情人的标准,因为这部戏可能就是为她量身定做的;

有的影视公司是夫妻档,家族企业,剧本可能是老婆、兄弟、当过演员或杂志编辑的父母、孩子,因为他认为这些人不会骗他。

我们还遇到过有钱的官太太找人融资成立的影视公司,给钱倒是非常痛快,但一旦有任何麻烦,她就会撂下不管,转头干别的。你要敢找她麻烦,她能砸了你饭碗。

当然也有大明星、主持人、大导演开的影视公司,这些人对剧本的要求往往还是对的,但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你写了第一集剧本想跟他商量,很可能得等三个月他才能有时间来谈。好容易来谈了,刚坐下,可能就会有人来采访。不管结果如何,你得花大量的时间耐心地等着他的到来。

……

遇到这样的剧本班子,编剧就只能在夹缝里求生存,能顺利地把剧本弄完,就算谢天谢地了。

所以不要羡慕那些跟大人物、风云人物合作的编剧,他们非常不容易,得把尾巴夹得紧紧地做人。


影视公司都会有一个策划班子,他们会把具体工作全都推给策划班子,但最终他们要看结果,往往有结果的时候,事情已经不可逆转。

所以,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策划班子,公司老总最好亲自参与剧本策划工作,以免返工。

好的策划比好的编剧还值钱,因为他手上会掌握着你公司的编剧人脉和项目命脉,这样你就可以腾出手去做更重要的工作。

有了可靠的策划班子,事情才可以展开。否则会步步惊心,所有人都会往自己挖的坑里跳。

就像一艘大船,编剧可能是发动机,策划们是掌舵人,掌舵的方向错了,大船只会走向深渊。发动机越给力,走向深渊的速度越快。

跟错了人,除了学一身毛病,生一身戾气,很难有别的结果。



2,故事大纲


很多编剧不会写故事大纲,要么写得特别单薄,一两页纸;要么写得特别长,有的写出八九万字甚至十几万字。这些虽然是编剧们长期形成的习惯,但确实不太可取。


大纲相当于一部剧的《宪法》,如果只有一两页纸,可能只能是个序言,说明性的,根本不可能全都讲明白;但好几万字甚至十几万字,那又有太多描述性的文字和展开的内容了,《宪法》可不会规定你今天吃什么饭,出门穿什么衣服。写出十万字左右的故事大纲,首先是别人想看明白这个故事,得花好长的时间和精力;另外,一旦这里面有问题,想调整就工作量太大了。于人于己都是风险很大的事情。


故事大纲太长或太短,都不合适。短了,只能看出点眉目,不能一窥全豹,相当于一个报批提纲,真正的精华都藏着看不见;长了,相当于分集大纲,大纲还没确定就做分集,既少拿了一份大纲的钱,又有了分集不成功的风险,如果无法转化成标准的分集提纲,那大纲和分集提纲两份钱可能全都拿不到。


这是非常不符合程序的,投资方也并不会为你一下写这么多而欣喜,因为让他很难判断。相当于姑娘刚跟一个男人认识,什么都还没发生呢,你一下就搬到人家家里去了,这会让人很为难。


对于新手来说,不会写故事大纲更麻烦。你有一个题材,如果没有大纲,投资方根本没法认可你。或者投资方给你一个题材,你不会写大纲,人家凭什么有信心把这项目给你做?如果你想把分集甚至剧本写出来再给人家,你又很可能跑偏,那样修改起来就太劳神费心了。

所以,新手学会写一手好大纲,更是一项入门的功夫,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程序,少了这个程序,会把你累吐血还不一定有结果。


电视剧的故事大纲,我建议在一到两万字之间即可,立意清晰,结构分明,人物鲜明,悬念突出,层层推进,命运起伏,转变可信。重点转折的戏适当渲染,核心台词可点缀其中。可适当参考小说笔法养眼,但切忌大量描述性文字。


故事大纲是统领全剧的灵魂,包含有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结构、重点情节、故事链、核心台词等重要因素,有了这个,你往下的创作就有了主心骨,怎么写都不会跑太远,跑了也能拽回来。


再往简单里说,故事大纲至少有三点:独特的创意和匹配的故事链,有个性的人物和有张力的人物关系,合适的结构。

这三点满足,故事大纲基本就成立了。


如果没有故事大纲,你的剧本就永远会在动态之中,人物完全不知道自己命运会走向何方,编剧的状态也会非常紧张,因为永远不知道下一步会出现什么幺蛾子。


有人说,我从来没有成功的写过大纲,因为我怕麻烦,有这几千字不如直接写到第一集里去。是啊,谁都想少写几个字,谁都想前期一个字都不多写,直接写出三十集完整剧本来,还让资方和导演都满意。

这就像完全不打草稿,也不修改,直接写一部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还能直接出版。纵观全中国全世界,除了找人代笔的,真能做到这个的,实在是太少了。


这种超人也不是没有,他可以不写大纲,但他胸中有丘壑,他能随时记住,并且能控制三十多集的大结构以及几十口子剧中人物的性格命运,并能随时向资方及导演、演员解释这一切。

如果你是这种超人,你确实不用写大纲。如果你不是,最好花一段时间,弄出个一万多字的大纲来,大家都以这个为准,再往下展开做分集。


编剧没有捷径可走,就像爬山,你要走前人开出来的路,按部就班,可能要绕得很远,但很安全,也不走冤枉路;如果你想开一条新路,这路上的荆棘的悬崖就太多了,你得冒险,你得付出更大的代价,但很有可能你能先到达顶峰,如果你没摔死的话。


有很多编剧说,我真的从来不写大纲,也不写分集,但我直接写剧本,也成功了。这是个谬论。不写大纲,并不代表他脑子里没有大纲。

每个编剧在创作过程中都会不停地记下自己的各种想法,有人虽然没写大纲,但他最后记下的文字,说不定比大纲的文字还多,只不过他没有整理成一个完整的文本,在创作过程中,他会把这一切以口头的方式与资方交流,得到一种认可再往下写。


其实说穿了,一个剧本开始之前,不管你用什么形式,都得让你自己和资方有一个共同认可的大的立意和故事结构、人物小传和人物关系。没有这个,大家都会很累。

这是创作程序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千万别为了省事儿忽略这一步。


对于投资方来讲,认定了一个大纲,方向就千万不要变,因为大纲要变,就完全是项目变更了,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它的重要性,完全可以跟《宪法》相提并论,制定宪法是非常慎重的,修改也是非常慎重的,没事儿千万别改它玩儿。

这一点,编剧和投资方必须达成共识,如果在这一步就有分歧,趁早分手,没饭吃、没项目做也别硬着头皮往下顶。


我自己的经验是,写不写大纲、分集、分场,投资方并不在意。他们要求的是,最终拿到一个好剧本。每一种创作方式我都尝试过,但最后觉得最稳妥的还是大纲-分集-剧本的传统模式。

我尝试过啥也没有上来直接写剧本的,《永不消逝的电波》就是如此,但极累,而且自己私下做的前期工作,早就超过了写大纲或分集的文字量。其中有几个单元的戏,至少推翻三次重写才成功的。

背着抱着一般沉,无论如何,你是绕不过那道程序的。有时候你以为自己绕过了,其实只是把那道程序的工作量加到下一步而已。


3,分集提纲


故事大纲是必须的,分集提纲也是必须的吗?

这几年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对分集提纲这个程序经常会质疑,质疑的原因是:好几部戏都写了详细的分集,但最后开始写剧本的时候,根本没按分集来写,或者说,变化非常大,几乎完全脱离了分集的内容。


其实分集提纲有两种:一种是给投资方看的;一种是真正自己能用的。

很多时候,编剧们写的分集就是给投资方看的,看了赶紧通过,除了前期的定金和大纲拿到10-15%的钱之处,分集再通过就可以再拿到15-20%的钱,至于下一步写剧本是否按照这个写,那就到时候再说呗,反正这个钱已经到手了。

这种分集,主要是罗列了一下事件,甚至只是把大纲切成三十段,每一段想办法注水,让文字量膨胀而已。

所以,这种分集提纲,写与不写区别不是特别大,但写一下也还是比不写要好,至少把故事大纲分成了三十段,这也是有点作用的。


真正有用的分集提纲,是我说的第二种,是自己真正能用的。

这种分集,会写得非常到位,每集戏的重点事件,重点情节,核心台词,人物命运转折,全都一目了然,而且有非常耀眼的亮点和精巧的结构。

这样的分集,有大量干货在里面,那就是真正有用的。


这种时候,就是考验公司策划人员眼力的时候了。如果没有眼力,让注水分集过关,公司就会有重大风险。如果发现了问题,不管时间有多紧,任务有多重,决不能妥协,因为你一妥协,除了经济上的损失之外,下一步工作马上就会陷入泥潭,可能连编剧自己都会生气,他也会质问你:为什么不把我的分集抓到位?


分集提纲这个程序,是非常微妙的,好与坏有时候很难判断到位。


这里面可能也有个技巧问题,今天主要讲程序,所以分集的技巧只简单的说几句。

分集提纲,意味着把一集剧本的内容拆分成若干条块,这每一个条块必须有足够的信息量,不能是描述性文字或事件过程的记录,每个条块都必须是包含矛盾冲突、戏剧转折和人物关系、人物命运变化,以及事件进程和故事结构在里面的。

如果一集按四十分钟计算,你就要设计四个十分钟的戏块,每一个十分钟你都得讲出一个漂亮的小高潮来才对。


我们可以把一集当个电影来写,做分集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忘记这一集前后有什么任务,我们就把上一集的结尾当作这一集的开头A点,把下一集的开头当作这一集的结尾B点。

怎么从A点到B点,我们一定要把它当一个好电影来考虑,而不是当一个过场来考虑,要把所有能用的好东西都用上,充满这个四十分钟。


设计这种故事,我们要把自己放在世界末日,一切都完蛋操了,你攒着那些私货干什么?把一切好东西都掏出来,全部用到故事里面。

我们一定要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生活中要节省资源,写剧本要敢于浪费资源,因为脑子越用越灵,资源越用越多,什么好点子都想藏着,藏到最后,你只剩下那几个点子,什么新东西都没有了。

编剧的点子就像钱,你要是不花出去,谁也不知道你有钱,到最后你自己都习惯了过没钱的日子。

每一个编剧都应该是点子大师,开口就是一套一套的故事。


一集剧本如果有四个小高潮,三十集,你得讲出120个漂亮的小故事。这就叫分集,分集必须有这个故事量。


所以,判断一个分集的好坏,就看是不是每集戏都具备这些故事量,这些故事是否精彩,并与故事主线、人物匹配得很好。


上面讲的是分集提纲的标准和技巧问题,下面,我们继续回到分集提纲的程序问题。


如果我们写出来的真的是有用的分集,而不是蒙事儿忽悠人的,那是不是要一口气写到底呢?

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未必。

我现在倾向于,故事大纲通过之后,再做出五集详细的分集,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进剧本了。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五集详细分集出来,人物和开场重头事件就定盘子了,如果再往下,都是这些人和事儿的延展,但是,请你记住,这个时候,人物是死的,因为他没有开口,没有动作,只有编剧一厢情愿的设计,以为人物应该怎样。

人物真会像你想像的那样吗?

未必。

所以,写完第一个五集分集提纲之后,后续的五集分集可以大致勾勒一下故事和人物命运的走向,点出几个转折点,就先放在那儿了。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强攻前五集剧本,一直把它磨到位,让人物全部都活起来,事件全部都展开,矛盾冲突都埋下伏笔。


前五集剧本突击到位之后,你会发现,人物和故事和你想象的相比,会有很多变化,变化可能很明显,说不定像变脸一样,你把关公换成了曹操;也可能很微妙,一个大好人做坏事变成了一个大坏人喜欢做好事。

但是,你心里有底了,可以以剧本中已经复活的人物,重新来指导你下一个五集分集提纲的设计。


我们国家不是经常有“五年计划”吗?我们编剧当然可以克隆一下,搞一个“五集计划”,原理是一样的,走一小步,看看,调整一下,再走一小步,走的步数多了,就离目标近了。对于一个三十集的剧本,一共有六个“五年计划”就到位了。


这样的分集程序,互动性强,风险低,调整快,完成任务容易,分段拿钱虽然数量少但次数多,编剧情绪高,甲方乙方皆大欢喜。


也有一种编剧,非常不会写这种总结性的文字,但剧本确实写得很好。

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是故事大纲、分集提纲都是总结性文字,人物在里面是死的。有的编剧在人物没有开口之前,无法写戏。所以,他们不会写任何提纲,但只要一写剧本,人物开始说话,开始有具体行动,马上就活了,戏也好看了。


这种情况,也不必强求他写分集,但有另外一种替代方式,就是写“故事串”。

故事串,就是用非常精炼的文字把每集要发生的事情,从头到尾讲述一遍,中间用横线隔开即可。


比如说我们写一个复仇的戏,男一号全家被仇人杀了,但我们希望在第一集里完成的目的是:男一号和女一号都出场,并且两人发生非常难以取舍的感情纠葛,并与复仇和爱情有关。


故事串可以这样写:

男一号出场家破人亡————复仇路上偶遇仇人之女并相爱————男一号救了这位女一号的命,女一号以身相许————男一号复仇时发现是女一号的家,但已经杀了她父亲————男一号和女一号分手————男一号离开伤心之地,女一号发现自己怀孕了

这是个很俗的故事,我们不要管内容,主要看这个形式:短短三行字的故事串,这一集的大概内容就写完了。如果这样做分集,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做呢?

当然,这是对一部分不走寻常路的编剧高手开的绿灯,正常编剧,还是按照正常的程序来比较稳妥。


在正式进入剧本初稿创作程序之前,我们要走的程序大概就是这些,仅供大家参考,其中肯定还有许多不科学的地方,请多包涵,多提宝贵意见,大家共同改进。

至于正式进入剧本之后,可讲的问题就太多了,我们有机会再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可以把大纲做得很详尽,也可以做得很概括
余飞:编剧的工作程序,教你怎么卖剧本
关于剧本大纲的几句闲话
🗒小说大纲详细讲解👉手把手教你写大纲
网文写作教程9:教你如何写小说大纲(附大纲范例)
一天写出30集剧本大纲我是靠以下五点做到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