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邦与酒

    司马迁作《史记》,把刘邦描绘成真龙天子,当然是一种历史局限。但史马迁同时也不避讳刘邦的“好酒及色”,应该说很有勇气,非真正的大史家,谁敢如此秉笔直书?
    刘邦取天下后,肖何为他主持建造了一座未央宫,刘邦也曾有一番“作秀”,怒斥道:如此大兴土木,太过份了!但经肖何一解释,也就认了,且非常高兴。未央宫落成之日,刘邦在未央前殿大摆酒宴,酒酣耳热之中,他端着酒杯踌躇满志地走到自己的父亲面前,说:“小时候你常说我是无赖,今天看来,我所谋之业谁能相比?”司马迁真了不起,居然借刘邦自己之口,为后人提供了一个不容争辩的信息——青少年时期的刘邦,连家里人都说他是个无赖。为此,史马迁还不动声色地为我们提供了两个例证:一是在刘邦出道前,常向王媪、武负讨酒喝,一喝便醉,醉了倒头就睡,也不付酒钱,只好挂账,挂来挂去累集多了,终只能作罢。二是在刘邦作亭长时,沛县县令的老朋友吕公来沛定居,诸吏看在沛令的面子上,自然要带着“红包”前往道贺。主吏肖何见来的人多,席位不好安排,就用了一条“硬杠子”,凡贺礼不超过千钱者,安排在堂下就座。刘邦见状,就递了一个贴子,说贺钱一万,把吕公吓了一跳,连忙出门迎接,并引为上座。其实刘邦一个钱也没带。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这话真的很有道理。近重读《史记·高祖本纪》,忽而发现,刘邦这个“无赖”不独好酒,且善用酒事。他的终成大业,在几个紧要关头,居然都与酒事有关。
    颇有影响的应首推斩蛇起事。其实,刘邦当时非常清楚,所押解的民工一路上已多有逃亡,似这样下去,等到了骊山,人也就跑光了,自己还想活命么?倒不如顺水推舟做个好人。于是一个劲地喝酒,喝得醉醺醺的,说:“你们都逃生去罢,从此之后我也要从这个世上消失了。”这时的刘邦,面临的应是一条绝路,要么自杀,要么隐姓埋名去逃亡。殊不料,一条蟒蛇挡道,竟然改变了刘邦的命运。在中国传统的生肖文化中,蛇历来被视为小龙,又曰地龙。因此,前行探路的人遇蟒蛇挡道,便不敢惹它,只好回头建议刘邦改道。身处绝境且被酒精烧得心烦意乱的刘邦,这时候哪里还有许多顾忌,于是借了酒性,口出狂言,拔剑挥而斩之。按照当时人的迷信心理,刘邦此举肯定会受到不祥的报应,没想到他却若无其事地走了几里地,因酒性发作,竟呼呼大睡,难免给当时的几个“铁杆哥们”造成一种心里震撼:他能镇得住地龙,莫非……这应该就是“赤帝子斩杀白帝子”神话的心理渊源。
    刘邦初起事时,实力非常有限,在那个群雄并起、乱世纷争之中,他带着几千人的队伍攻城掠地,不是“未拔”,就是“不利”,日子并不好过。有一次,他路过高阳,有一个名叫郦食其的人求见。刘邦听说来者是儒生模样,连连摇手不见,只顾坐到床上,叫两个侍女为他洗脚。郦食其使人再报,大叫大嚷道:“我乃高阳酒徒!”刘邦听了居然一惊,慌忙间连鞋也顾不得穿,光着脚迎接来人。这种前倨而后恭,非常清楚地表明了刘邦对待“儒生”和“酒徒”的态度。因为刘邦也是个酒徒,或是出于猩猩相惜,或是怀疑来人了解自已的底细,总之他赧着脸面会见了郦食其。结果,郦食其帮他出谋划策,智袭陈留,夺取了秦二世的粮食储备库,为后续发展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
    刘邦进军咸阳时,羽翼并未丰满,他知道,如果没有项羽吸引大批秦军主力鏖战,自已不可能乘虚而入。因此,尽管有“怀王之约”,他也不敢造次行事,而只是采取一些低调的拢络人心的举措。项羽大军一到,他便决定亲赴鸿门“见谢”。不是不知道鸿门的凶险,而是没有办法,自已的区区十万汉兵,安能抵敌号称百万的楚军?于是,他去了,且轻车简从,颇有风度亦颇大气。鸿门宴上,一见项庄舞剑,他便按照事先与张良等商量好的方案,由樊哙不顾一切地闯将进去,大斗喝酒,大块吞肉,摆出一付拼命的架势,自己则借机离席,推说不胜杯酌而溜之大吉。
    纵观楚汉相争,鸿门宴当属第一战役。一向好酒贪杯的刘邦,竟以不胜杯酌为由化险为夷,亦不失为智勇之土了。毋怪范增要怒对项羽说“竖子不足与谋”,且预言“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刘邦得天下后,很快封赏了二十多位有功之臣,但大多是自己的亲信故友,这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他们认为刘邦有失公允,就常常串联聚会,商量着要向刘邦讨个说法,按张良的说法就是酝酿“谋反”。刘邦得悉后,预感到这是他刘汉王朝建立后的第一大不稳定因素,却又不能简单地以“谋反罪”触犯众怒。怎么办呢?便与张良商量,决定采取安抚的办法。一天,刘邦再次大摆酒宴,把那些有影响的反对派人士都请来了。席间,刘邦当众褒奖一个叫雍齿的人,封他为什方候,并令丞相、御史尽快论定群臣的功劳,以便一一论功行赏。原来,雍齿与刘邦素有积怨,刘邦曾多次想杀他,但因他颇有功劳不忍下手,这一回当众封赏,目的在昭示群臣:与我不睦的人我亦能不计前嫌论功行赏,你们大家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果然,群臣皆大欢喜,只顾饮酒取乐,再也不讨什么说法了。汉初的一大动乱因素,就这样被化解在萌芽状态。
    汉高祖十二年秋,刘邦在平定了黥布之后衣锦还乡,操办了他一生中最为动情的酒事活动。他召来了所有父老子弟,与他们平起平座,不分彼此,开怀畅饮,纵酒十余日,其间还组织了一百二十名沛中少年,教他们唱歌,为他们“击筑”,亲自作歌词曰: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土兮守四方!
在少儿们的一片唱和声中,刘邦竟情不自禁地舞蹈起来,所有父老乡亲无不为之动容。
    刘邦好酒出名,但没听说他读过多少书,然而他的《大风歌》却透发出勃勃向上的豪情和深沉隽永的韵味,这说明了什么?彼时彼地,真情流露也。同时还说明,刘邦必竟是刘邦,任凭酒酣乐极,他也没有忘记他的江山社稷。

                                         刘邦的老婆吕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记》上记载的哪位开国皇帝,就是一个泼皮无赖?
中国历史上最无赖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
中国的读书人为何看不起刘邦
韩信与钟离昧
中国历代开国皇帝杂谈(二)地痞无赖亦可安天下
历史悲喜剧---萧何月下追韩信 - 盗夜君主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