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高宗两次失去恢复中原的机会

北宋末年,金破东京(当时的首都,也叫汴州),俘徽宗、钦宗二帝,北宋灭亡,赵构幸免逃脱,只身逃到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即位,改年号建炎,世称宋高宗。赵构即位后,不思恢复祖国,报父兄之仇,只求偏安一隅、醉生梦死、得过且过,终于失去两次最佳恢复中原机会,致使国力日弱,向北称臣,终逃不过亡国的下场。

那宋高宗失去了哪两次恢复中原的机会呢?

第一次是建炎初年,抗金名将宗泽病死,朝廷任命杜充为东京留守,杜充是议和之主要人物,故把宗泽使用的两河豪杰都弃之不用,使得守兵纷纷去当盗贼。后杜充出使金国被扣,建炎三年五月,洪皓充当通问使,带着高宗写给粘罕的国书,愿意将南宋比作藩臣之国,居郎(职务)胡寅闻之,奋笔上书宋高宗,请求断绝和议,着重讲了议和的害处和最终结果。当时宰相李纲也主战,而且身体力行,亲往前线,并劝高宗亲自督帅三军,抚慰前线战士,并还京东京(汴州)。高宗表面同意,就是不执行。宰相李纲上书劝谏说:“现在我们未入关,应该驻守邓州、襄阳,以示不忘中原之意。最近听说有人劝陛下迁都东南,如果这样,那中原就不是我们所有了。”高宗说:“只是奉迎六宫去东南。我会与你留在中原的。”而有两个大臣一个叫汪伯彦,一个叫黄潜善,他们主张高宗南下,说太上皇的儿子30人,除了高宗都不在了,如果他不避敌,万一京城失守,那就出大事了,高宗听了很是害怕,说京城去不得了,应当去江南,以躲避敌人。李纲听后力争,认为不能迁都东南,应固守邓州、襄阳,许多主战大臣包括中书舍人刘珏都主张还都。高宗勉强同意,但就是不前往。

九月,金兵进犯河阳,逼进东京,高宗吓得半死,不顾大家劝阻,听从汪伯彦和黄潜善的意见,匆匆南逃至淮南,后又至扬州,并一路南逃。当时朝廷信用的汪伯彦和黄潜善一心想议和,根本没有作抵抗的准备,并且朝廷和部队主战和主和也一直摇摆不定,加上皇帝不管他们生死,只顾逃命,故致使南宋军队一溃千里,高宗闻之,便身穿甲胄,上马南逃,一直逃到临安(今杭州)。这就是宋高宗失去了第一次恢复中原的机会。

第二次是绍兴年间,抗金名将陈思恭用水师在太湖邀击金兵,差点活捉兀术;朝世忠在镇江又大败金兵,又差点活捉兀术;牛皋在江西大破金兵,兀术连夜逃走;岳飞在淮南率部拦截金兵,再次重创金兵,兀术最后只与几名骑兵逃生。这样,自从张峻明州一捷后,有太湖大捷、金山大捷、岳飞静安大兵、牛皋安丰大捷、吴玠和尚原大捷、杀金平大捷、采石大捷等,共有十三处战功,于是南宋的兵势又增强了,眼看能够恢复中原,实现岳飞等人的梦想,不料,赋臣秦桧投降宋,便叫秦桧潜回南宋,秦桧到达南宋后,对高宗说是杀了金军监视的人逃出来的。朝廷多数大臣表示怀疑,但范宗伊、李回等人被秦桧收买,成为一丘之貉,同流合污,并在高宗面前力举秦桧,说他是忠臣,高宗乃不辩是非之人,相信了这些人的鬼话,任命秦桧为参知正事。秦桧对高宗说:“要想天下无事,必须南归南、北归北,就没事了。”高宗一听,只要自己平安,能天天快活就行了,于是又主张议和,秦桧便利用议和,诬陷岳飞,偷下十三道金牌,将岳飞叫回临安,岳飞望着眼看就要收复的江山,悲愤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满江红》!一代忠良就这样以“莫须有”的罪名被秦桧残害!这就是宋高宗失去了第二次恢复中原的机会,从而也彻底失去了恢复中原的机会!

从此,南宋再无回天之力,只能苟延于世,最终逃不过被灭亡的命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通史 第五十八集 宋金和战(2)
宋高宗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之谜
岳飞怎么死的?令牌十三道,含冤风波亭1
苟安一方:宋高宗赵构的君臣博弈
南宋宰相朱胜非生平简介 朱胜非人物结局
岳飞抗金真相:宋高宗急于退兵,士气正旺接连收了十二道班师诏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