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之涣仅六首诗传世,却一诗成名,他这首诗出神入化,冠绝古今!

盛唐,一个诗人辈出、群星璀璨的时代。作为诗人,要想脱颖而出,难度系数极高,因为你的竞争对手是李白、杜甫、王维等人,他们个个才华横溢,但王之涣做到了。

王之涣,字季凌,盛唐时期的诗人,关于他的详细生平记载很少,《唐才子传》中也只是简单的描述。从唐代人靳能所写的《王之涣墓志铭》中我们可知晓:王之涣出生于太原王家,是当时的豪门望族,但到了王之涣这一代,家道中落,祖荫的庇护非常微弱,他的官职未入流,做过主簿、县尉。

在这篇墓志铭中,靳能对王之涣赞赏有加,写道:“惟公孝闻于家,义闻于友,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

因为种种原因王之涣只有六首诗传世,但他却与岑参、高适、王昌龄一同被世人称为唐代著名的“四大边塞诗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王之涣传世的六首诗分量之重,可以说王之涣是因诗而成名,因诗而名垂青史。

王之涣有两首诗极负盛名,一首诗《凉州词》,另一首是《登鹳雀楼》。今日与大家分享的是这首《登鹳雀楼》,出神入化,冠绝古今!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古代文人士子喜欢游山玩水,每到一处,时常有感而发写下诗词歌赋,这样了例子很多,如崔颢的《黄鹤楼》、杜甫的《望岳》、苏轼的《题西林壁》等。

鹳雀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始建于北周,由于楼体壮观,周围风景秀丽,唐代有众多的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诗作。一日,王之涣访友漫游路过鹳雀楼,登楼赏景,写下了这首名垂千古的《登鹳雀楼》。

这首《登鹳雀楼》仅有二十字,被誉为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从古至今,它获得了无数的赞誉,这首诗到底妙在何处?登高望远,站得高视野的范围变得更加开阔广远,所见的景物自然也会大不同。

诗人登上鹳雀楼,眼前所见的是:落日在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奔流不息的黄河,滚滚而来,流向大海。“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十个字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壮丽的山河图景,这两句诗完美的诠释了“盛唐气象”,让人联想到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想要看得更远,更多的风景,就应站得更高,这两句诗既向读者展现了更加宽广的视野,也表达着诗人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语言朴素,但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常用来比喻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或者是要想在某一个问题上有所突破,可以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看待它。

这首《登鹳雀楼》在景、情和理这三者做到了完美的融合。

虽然这首诗只有二十字,但百读不厌,回味无穷。王之涣成就了这首诗,这首诗也成就了王之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朽的登高——从诗词解读王之涣的精神图腾
《唐诗鉴赏辞典》第五十六首《登鹳雀楼》(王之涣)
王之涣虽仅6首诗传世,但一首“绝句之最”,一首“五绝之最”
一首诗的两种读法
王之涣
唐诗名句 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行书书法作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