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格律诗笔记(连载之二十)

八、格律诗的艺术形式

   格律诗词的艺术形式,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较,有其显著的特点。如押韵、对仗等,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再补充一些其它的表现方法。

 (一)赋、比、兴

   赋、比、兴,是古诗词写作中经常运用的表现方法。开始是由《诗经》所运用,而后又为诗词作者所仿效,为诗词写作经常运用的手段。

1、赋。赋的表现方法的特点,一是直言,二是铺陈。

(1)直言。就是直接把话说出来。在《诗经》中,直言的运用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直描情状。如《诗经·卷耳》中的“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置”的异体字)彼周行。”这里将诗中的“我”(一个怀念丈夫的妇女)的情状直接描写出来了。她采卷耳,采了又采,但总是采不满筐,最后干脆把筐放到了周行(大路),因为她想念丈夫没心思干活了。

  ②直抒胸怀。如《诗经·式微》中的“式微(暮),式微,胡不归?微(无)君之故,胡为乎中露。”这是苦于劳役的人直接呼出的不满心声。说: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能回家?如果不是为了贵族老爷,怎么会在这夜露中干活。

  ③直写人物。是以第三人称,直接写出人物的肖像、内心、行动、对话和一般情况。如《诗经·硕人》中的“硕人其颀(qí,修长),衣锦褧(jiǒng,“絅”的异体字,古时的罩衣)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这里写了一个女人的长条身材和她的衣着,而着重写了她的社会关系,以说明她的地位。

  ④直叙事件。在《诗经》中有一些叙事诗,写劳动生活,写爱情故事,有的还写了大的历史事件。如《生民》写了周的始祖后稷的出现和功德;《公刘》写了后稷的后代公刘从地迁往豳(bīn)地的事迹。

   除以上四种情况外,还有直写景物等。直言的手法为后人所仿效,如杜甫的《北征》:“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这四句写了杜甫北征的时间和探家的原因。

(2)铺陈。就是对描写的景物、行为、心态等,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加以渲染、铺展,以突出所要抒发的情感。在《诗经》中,铺陈的运用也有各种情况。

  ①情景的铺陈。对某种特定的景物,加以描绘、铺开或渲染。如《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chōu,读“抽”,病愈)!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这首诗所写的景是风雨交加和群鸡乱叫;所写的情是一个久盼“君子”的妇女,在“君子”到来时的欣喜心情。

  ②行态的铺陈。如《芣苜》(读fǒu mù,即“车前”草)中的“采采芣苜,薄言采之。采采芣苜,薄言有之。采采芣苜,薄言掇(duō)之。采采芣苜,薄言捋(lǚ)之……”这首诗写的是采集芣苜的劳动过程,由泛言采集到满载而归,将其过程分阶段铺开来写。

  ③心志的铺陈。如《无衣》的全诗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这首诗反映了士兵之间的友爱和同仇敌忾,欣然应征。这种心志,反复抒发、铺陈的结果,给人以很深的印象。

2、比。比是拿别一事物打比方来说明要表现的这一事物,就是通常说的“比喻”。比喻可分下列几种:

(1)明喻。明显地用彼物比此物,常用的比喻词有“如”、“似”、“若”、“比”、“同”、“类”、“犹”等。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再如韦应物《暮雨送李曹》中的“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又如李商隐《无题》中的“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还有一种明喻,不是说“甲像乙”,而是说“甲比乙更……”如杜牧《山行》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是说霜叶比二月花更红。这种明喻,含有夸张的成分,更形象生动。还有省略比喻词的明喻,如刘禹锡《望洞庭》中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两句诗的原意是“远望着洞庭湖的山和水,青翠得就像白银盘里放着一青螺”。

(2)隐喻。和明喻不同,隐喻不是说“甲像乙”,而是更进了一步,说“甲就是乙”,在彼物与此物之间多用“是”、“为”、“成”之类的词连接。如杨万里《插秧歌》中的“笠是兜鍪(móu,头盔)蓑是甲”;再如谢朓(tiǎo)《晚登三山》中的“余霞散成绮”。

   有的隐喻用怀疑的语气说,实际上也是把此物说成是彼物。如李白《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还有一种隐喻,不说“甲是乙”,而说“甲不是乙”,如《诗经·柏舟》中的“我心匪(非)石,不可转也。我心匪(非)席,不可卷也”。

(3)借喻。比隐喻又进了一步,既不说“甲像乙”,又不说“甲是乙”,干脆不提“甲”,而用“乙”代替“甲”。如李贺《紫石砚歌》中的“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诗中的“紫云”,取代了“紫色的砚石”。再如黄巢《赋菊》中的“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诗中“黄金甲”取代了“菊花”。又如苏轼《念奴娇》中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例中的“雪”取代了“白色的浪花”。

(4)返喻。在比喻运用中,前人用过的“甲像乙”或“甲是乙”,后人返回来,用为“乙像甲”或“乙是甲”,这就叫返喻。比如常用水波来比喻眼光,而诗人王观在《卜算子》中,则把眼波来比水,说“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5)曲喻。这种比喻比一般的比喻多转一个弯,故叫曲喻。如李贺《天上谣》中的“银浦流云学水声”,通常用水的流动来比喻云的流动(如“水流似云流”),现在再转一个弯,用水的流动声音来比喻流动的云。

(6)博喻。“博”有“丰富”、“宽广”之义,在比喻运用过程中,连用几个比喻的就叫博喻。如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中接连八句都用了比喻。用“呢呢儿女语,恩怨相尔汝”比喻低沉缠绵的乐境;用“划然銮轩昂,勇士赴敌场”比喻慷慨激昂的琴声;用“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比喻琴声的悠扬;用“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比喻乐调中出现主旋律。

(7)拟人或拟物喻。作为修辞手段的比拟,或以人拟物,或以物拟人,或以动物拟静物,或以静物拟动物,都运用较多。如杜牧《赠别》中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此即以人拟物,把蜡烛比作像人一样能流泪。再如白居易《杜陵叟》中的“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此即以物拟人,把压榨人民的剥削者比作像豺狼一样食人肉。又如辛弃疾《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中的“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是以动物拟静物,用“万马”来比“叠嶂”、“众山”。

   要补充说明的是,比喻、比拟并不是“比”的全部,比作为表现方法,还包括象征、寄托一类的手法。如“设比言志”,通过设比来抒发某种情感,刘禹锡《酬乐天》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就是例子;再如“托物咏怀”,通这设比将某一事物人格化,从而抒发某种胸怀,如于谦《石灰吟》中的“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借人格化了的石灰,以突出不怕牺牲的意志;又如“以景寓意”,借景作比,以抒发某种心意,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诗中以所描绘的景物来寓意,以青山遮挡象征投降派对抗战的阻挠,江水的东流象征抗战派定能冲破阻挠,鹧鸪的啼叫象征抗战之事仍不可行;又再如“借事抒情”,借某事(如男女爱情、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作比,以抒发某种情感,朱庆余的《闺意》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诗称“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不了解的人从表面看来,这是一位新嫁娘要拜她的公婆,不知自己打扮得是否适合,便问她的丈夫。实际上这首诗是作者朱庆余送给好友张籍的一首诗,借新嫁娘给丈夫问话这件事,要张籍看看自己写的文章是否合适,以便参加科举考试。

3、兴。兴是以别一事物为发端,引出要记叙的人物事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兴作为发端,一般用在开头,所以又称为“起兴”。起兴与所引出的咏词,既可有联系,也可无联系。有联系的可分为两种:“触物起情”和“托物兴词”;没有联系的只有一种,即“协音发端”。下面分述之。

(1)触物起情。借当时所见的景物而起兴,如《诗经·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第一句,写洁白光明的月亮出来了;第二、三句,写所爱的女子在月光下容貌更美,姿态更俏;第四句写作者自己的心动不能自守。前一句是起兴,后三句是咏词。起兴与所咏之词,在意义上和情调上都有联系。

(2)托物兴词。这种起兴,其景物不是当时所见的,而是借物起兴。如晚唐诗人罗隐的《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诗的字面是在夸蜂的品格,实际上,诗人是在描写当时农民的生活,比喻农民的劳动成果全被他人所占有的不合理现象,反映了作者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蜂的采花成蜜并不是当时所见,而是借来之物,托物而兴词。

(3)协音发端。这种起兴,与所咏之词没有联系,但起着协调音律的作用,以便有一个和谐动听的开头。如《诗经·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乘马在厩,摧之秣之,君子万年,福禄艾之。乘马在厩,秣之摧之,君子万年,福禄馁之。”全诗写的是对贵族的称颂,开头一句“鸳鸯于飞”为起兴,与所咏之词没有联系。

   除开头用一个兴的,还有在开头用两个或三个、四个兴的。这在《诗经》中常见。

   兴,一般用在开头,但也有用在篇中的,甚至在结尾处用兴,不过这很少见。

   赋、比、兴还可结合运用。如兴中有比,比又兼兴,赋中有比,赋又兼兴,赋兼比兴等,这在《诗经》中是多见的。《诗经》之后的诗词写作,仍以赋、比、兴为重要的表现方法。在运用中,更多的情况是赋、比、兴结合在一起,特别是比和兴合在一起,被称为“比兴”,或“托兴”、“兴寄”等。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诗词写作入门浅谈》之赋比兴
古诗中的三种创作手法:赋比兴
《诗经》中赋、比、兴艺术表现手法浅析
《格律诗中的修辞手法》
谈古代诗歌中的比兴赋手法
律诗创作中的修辞手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