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皇帝要斩了苏轼,王安石急忙说了9个字,让皇帝改变了主意

王安石和苏东坡都是“唐宋八大家”中的杰出人物,二人才华横溢,他们的诗文也都流传千古。二人在文学上的造诣可以说是难分伯仲,而他们同为北宋名臣,却因为政见不同,曾一度成为政敌。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一个关于这两个名人的故事,皇帝要斩了苏轼,王安石急忙说了9个字,让皇帝改变了主意。

王安石比苏轼大十六岁,两人都有许多共同点,都聪明好学、文才出众,也都是少年得志。王安石22岁中进士,初入官场,其锦绣文章已经传遍朝野,被人们认为是奇才,得到了官场前辈富弼、欧阳修的赞赏。十五年后,苏轼21岁也中了进士,这个苏轼更是满腹经纶,他不仅诗词写得好,更是对时政要闻往往有高屋建瓴的看法。苏轼在其恩师欧阳修的大力推荐下,当时的皇帝对苏轼也是青眼有加,大加赞赏。

《西清诗话》中记载王安石对苏轼评价说:“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而苏轼对王安石的评价也是极高。两人本来都是才情都很高的忠义之士,也都是一心为国为民的大臣。然而,王安石大力主张的改革措施,遭到了旧党的反对,苏轼也是数次提出新政的弊端,站到了王安石的对立面。

苏轼初入仕途不久,就因为父亲病故,他就和弟弟一起回家乡守孝三年。当他回归朝堂的时候,宰相王安石的改革措施已经大规模的进入了实行阶段,并且得到了皇帝的大力支持。当年反对王安石的一些旧党纷纷被撤职或者被贬出了京城,连苏轼的恩师欧阳修也被贬出了京城。当时的苏轼看出,王安石的一些改革的措施落实到地方上的时候,却变成了一些恶吏们压榨百姓的工具。所以,苏轼就直言上书反对新政。

然而,皇帝对王安石十分信任,对苏轼的上书并不放在心上。不久后,苏轼就遭到了王安石为首的新党的排挤,苏轼感到在朝中难以立足,就主动提出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在西湖上苏轼修建了美丽的苏堤,也治理了西湖的水患。苏轼后来又调任为湖州知州,在知州任上时,他给皇帝写了一道表章,文章中有一些不恰当的词语,让新党的政敌抓住了把柄,说他在暗讽皇帝,这样的罪就是死罪。

当时的神宗皇帝,看过表后大怒,就打算斩了苏轼。当时已经辞官在金陵养老的王安石闻讯后,急忙写了一封信上书皇帝。神宗打开信后,看到九个字“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神宗立刻想起了赵匡胤所立下的”不允许杀害士大夫”的祖训,就免去了苏轼的死罪,这就是北宋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后来,苏轼被贬黄州任副团练使的时候,还去看望了王安石,两人从此也成了好朋友。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二人虽然是政敌,但是,王安石的高风亮节的品格,让后人十分敬佩。各位网友,你对此怎样看,请留言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卑鄙是卑鄙者的坟墓
苏轼与王安石恩怨录
问汝平生功名,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得罪皇帝,盟友无一人发声,倒是政敌奔走相救
苏轼与王安石---亦敌亦友惺惺相惜
思想激荡 | “北宋第一宰相”章惇,功绩赫赫为何成了“奸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