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流才子秦少游,以词名冠绝千古

时至今日,提起秦观,说得最多的还是他的词。偃蹇的仕途,及风流韵事,则成了解读他词作的辅助。回到他生活的宋代,正是词盛行的时候,他的词使他名满天下,使得他成了当时世人心中的超级偶像。

秦观与苏轼第一次见面,他为苏轼作《黄鹤楼》赋,苏轼看了,夸赞他有屈原、宋玉之才。王安石读了他的诗后,称许他的诗清新似鲍照、谢灵运。他的心里始终有一个情结,认为词是诗末,是上不了台面的东西。那些词只能由歌女拿去演唱,不可能出示于贵人,展示自己的才气。所以秦观词不着功利,多是兴致所作,并不是像写诗、赋那样苦心讴吟。而正是这样,他的词都是抒发真性情,也使他词独辟蹊径,别具一格。清代冯煦评秦观词说:“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正是这个道理。

秦观填词都是在有意无意之间,真正有意而作的却是诗文。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而上天像是给他开了一个玩笑,“有心浇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他的词反而给他带了巨大的声名,远远盖过的诗文,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明代胡应麟于《诗薮杂编》卷五言:“秦观当时自以诗文重,今被乐府家推做渠帅,世遂寡称。”

秦观的初心却是属意于兵法,年少时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读兵家书与己意合。如果秦观参加高考,他选择的专业肯定与军事相关,而不是文学类。兵法并不是被他当作一个兴趣爱好,而是花费大量心血去研读,最终得以深谙兵法。并著有系列谈兵之作:《将帅》、《奇兵》、《辩士》、《谋主》、《兵法》、《边防上中下》、《李陵论》、《王朴论》等。在他的心里,肯定隐藏着能够像班超、傅介子那样,立功异域,以取封侯的想法。然后可惜的是,终其一生都没有施展他军事才能的机会。

带兵打仗的梦想是不可能实现了,在苏轼等人的鼓励下,他继续参加科举。36岁时,进士及第。做了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之类的文职。本以为可以安稳了,谁知“奇祸一朝作,飘零至於斯”。因为党派之争,受到牵连,被贬为杭州通判,道贬处州,任监酒税之职,后徙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在他的人生最后的几年,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刚看到一线曙光,生命却到了尽头。

他的仕宦生涯,大多是投闲置散。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孔圣人做不到,秦观也做不到。精神总得有所寄托的,下棋可以,填词也可以。秦观就把身心都寄托在他所不屑的词上。“所为词,寄慨身世,闲雅有情思,酒边花下,一往而深。”他的词匪夷所思地受到了世人广泛的喜爱。

在秦观之前,晏殊、欧阳修以珠圆玉润之笔写作名臣显宦的闲雅之词,晏几道以空灵悠缈之笔写作没落公子的感伤之词,柳七郎风味失之浅俗,苏东坡词的豪宕不羁又非“本色”、“当行”,他们皆不能被广大文士所理解和接受。而秦观词抒发真性情,寄慨自己的不幸遭遇,文辞优美,凄婉动人。秦观出身下层,在官场上受到沉重打击,屡遭流贬之苦,这几乎是众多下层文士悲剧命运的缩影。所以他的词传递出广大文士共同的悲哀,最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他所作的婉约词成了词史上影响巨大的抒情范式,受到了普遍的推崇和褒誉。

词本来是用来歌唱的,秦观词以其清新妩媚,凄婉动人,受到唱曲人的普遍欢迎,在传唱中,流传甚广。秦观也成了大众的偶像,不亚于当今的影视巨星。当时的他名扬海内,有着无数粉丝。许多歌女读了的他词,将他引为知己。传闻秦观死后,有歌女千里奔丧,为他殉情而死。当然不止是那些青楼歌女,多少大家闺秀也是极爱他的词作。据说陆游的母亲梦到秦观,怀孕生了陆游。给他起名为“游”,取自秦观的字“少游”;字“务观”,取自秦观的名。

秦观死后,苏轼非常痛惜,叹道:“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清代王士祯诗称:“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人间只有一个秦少游,就像大唐只有一个李白,冠绝一世,千古之后,仍流传着不朽的词章。那些在历史上了建立的赫赫功业的人,如今功业都成了尘土。魏文帝曾言:“盖文章,不朽之盛事。”其言甚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格外看重却湮没无闻
秦观:处处留情的风流浪子,怎么就成千古伤心人了?
苏轼40岁见12岁歌姬被迷住,写下千古佳句,后成男人哄骗女人的话
中秋夜话东坡
唐宋诗词趣话(94)
苏轼四十岁时被十二岁歌女给迷住,于是写下了一首千古佳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