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宝钗嫁给宝玉之后的生活如何曹公用五个字就说尽了
在红楼梦中,宝黛钗的爱情悲剧是一大主线,凡是读过红楼梦的人无不为黛玉的香消玉殒感到惋惜,与此同时对于笑到最后的薛宝钗也是颇感厌烦。那么,对于这对被贾府上下绝大部分人都看好的金玉良缘,曹公本身又是持何种态度的呢?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说说。
红楼梦并未完书,想要了解曹公的心思,就只能从前八十回的字里行间寻找答案,在红楼梦的第五回中,就非常清楚地交代了宝玉和宝钗的生活状况:“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这首诗的意思很好理解,前三句说的是贾宝玉的宝钗成婚了,周围的人纷纷叫好,宝钗却始终放不下自己心中的林妹妹。后两句说的是俩人结婚之后,虽然宝钗和他相敬如宾,可心里终究不乐意。
从后两句词用的典故来看,结婚后的宝钗也丝毫没有改掉自己以往的特点——温柔贤惠,看见宝玉整天想着黛玉心不在焉的,她并没有像王熙凤那样打翻了醋坛子,到处吵闹,而是处处尽心伺候宝玉,想要以自己的真诚和毅力来打动宝玉。盼着来人在一块儿的时间久了,有一天宝玉发现她的好,从而回心转意,俩人和睦相处。
可最后一句“到底意难平”说明了这终究只是宝钗的一厢情愿,无论她再怎么努力,宝玉始终都对她不感兴趣,宝钗虽然是名正言顺的宝二奶奶,可心里的苦楚只有自己能够体会。时间一长,宝钗的耐性都给耗光了,根据胭脂斋批语中“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的内容,我们不难推断出,宝钗对于这样的生活状态已经厌烦了,她不愿意再忍气吞声,所以借诗词来摆到自己内心的不满和委屈,甚至想按照以前的思路劝谏宝玉走科举之路,宝玉本来对她的感情就很一般,再加上自己一辈子厌恶科举,所以对未来的生活失望透顶,一气之下,选择了出家,留下宝钗独守空房。
对于这个结果,胭脂斋对此也有详细的批语:“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此宝玉一生偏僻处。”
这大概就是王夫人所期盼的“金玉良缘”的结局,可惜曹公没有写完,对于王夫人知道这个结果的反应我们无从得知,如今想想,估计她也会后悔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同样是“金玉良缘”,湘云才是宝玉的良人
从黛玉半含酸看薛林初次交锋-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从《红楼梦》里三种不同性质的“妒忌”,看曹雪芹笔下的世情人心
红楼梦:黛玉和她的影子们
名著三缺一 | 杨早致刘晓蕾、庄秋水:“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
《红楼梦》晴雯和袭人,原来曹公对她们的爱也分了比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