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武则天侄子贬职后,他愤然写下千古名句,短短22字道尽孤独
孤独,或许是人类历史上永恒的命题。
“古来圣贤皆寂寞”,诗人因孤寂,留下许多艳绝千古的诗篇,你可能会想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为世间只存我一人而感叹;或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感受到独自登楼望月的孤寂。
于我而言,还是对陈子昂的那一首《登幽州台歌》更加情有独钟,这首诗我们在课本中读到过,但当时未经世事,所以体味不深,现在回过头看,真是道尽了世间沧桑。现在跟着小编一起来感受这首诗歌中饱含的“孤独”的魅力吧。
登幽州台歌唐 ·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当时,契丹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自己的侄子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战况危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攸宜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攸宜进言,武攸宜不听,反将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挫,眼看报国志愿化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登幽州台歌》。
全诗没有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只是登台感慨,却成千古名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是对人生短暂的喟叹。置身历史长河中,无人不感到人生短促,但自古以来多少仁人英杰并不因知晓人生短暂而消沉颓唐,如曹操在《龟虽寿》中书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更加振作精神,使自己有限的一生取得接近无限的意义。
正是诗人在深沉的悲怆中,蕴蓄着一股积极奋发欲有所作为的豪气,所以才引起我们的共鸣。
登楼眺望,望见广阔天地,深感宇宙无限,不觉中流下热泪。这是诗人空怀报国为民之心不得施展的呐喊。细细读来,悲壮苍凉之气油然而生。
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壮美的背景加以衬托。第四句饱蘸感情,凌空一笔,使抒情主人公——诗人慷慨悲壮的自我形象站到了画面的主位上,画面顿时神韵飞动,光彩照人。
这首《登幽州台歌》,通篇如歌如泣,尽管只有这么短短的22个字,但却是读来令人感动不已。当然其中的那一份孤独,更加的令人伤感。那么这首诗也正是有了这样的一份孤独,也显得更加的凄美,也更加的感人。
后有来者,是否能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是大唐“炒作小天才”,凭一首27字诗名震千古
唐朝最孤独的诗人,用22字写出一首千古名作,震惊诗坛千余年!
唐诗师祖陈子昂,竟与承德密切相关
《华夏千古名人》唐朝.陈子昂(471)
702年,大唐最孤独的人死了,留下22字千古名诗
这个唐朝诗人才华横溢,被武则天惊叹,一首诗传遍天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