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果王勃再活20年,李白杜甫靠边站?一首冷门诗,感受王勃的笔力

唐代的诗人王勃,虽然没有诗圣、诗仙之类的名头,却是唐代不可忽视的存在。仅凭一篇《滕王阁序》,就足以奠定他的千古文名。这首骈文的传奇,不仅在于它的雄伟壮丽,更在于其中的数个流传千年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谓写景的最美文字;“时运不齐,命途多舛”,这形容人生况味的8个字,现在人们还在频繁使用;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今天已经成为各地宣传必用之句。

而奠定王勃诗名的,除了这篇《滕王阁序》,其实还有两首送别诗,一首小学生都会背,另一首很多人没听说过。我们先来看第一首,也就是年年入选小学课本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中的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曾几何时,我们写信的时候,一定会把这句话放在最前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须知道,这时候的王勃才20出头,然而已经是一个“宦游人”。唐代书剑飘零的“宦游人”很多,李白、杜甫都是此类人,只是诗仙和诗圣长期都还不算官宦。这说明,王勃的起点甚至高于李白和杜甫,年纪轻轻的眼界已经跨国三秦和五津。相同年纪时候的诗仙李太白这个年纪才第一次到了家乡不远处的大都市成都,而他诗中“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眼界尚停留在长江成都平原和长江上游,这也就是为何只有年轻的王勃能写出如此雄浑的送别诗。

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代表了我国古代文人对待友情的最高态度!后来的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化境界和格局,大抵都王勃这10个字之下。

看过了他的经典之作,让我们再来读读他的另一首冷门送别诗,感受四杰之首的笔力。诗名《别薛华》,虽然初看平平,但细读起来,却能发现其别具一格之处。

《别薛华》

唐·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诗的前两句就很特别,诗人不写送别时的情形,而是想象未来友人的路有多难走。他想到友人今年要独处面对江湖路远,想到他一个匆匆问路的场景,心中一片悲凉。三、四两句紧结上两句,诗人用“千里道”对“百年身”,同是天涯沦落人,他对友人心心相惜,不忍卒别。

五、六两句是这种相惜后的劝慰之语,虽即将天各一方,但却同漂泊共苦辛,是无奈却未尝不是一种别样的安慰。最后两句是全诗最妙的两句,“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不论是即将离去的人,还是留下的人,都会一直挂念着对方,彼此都会成为对方梦中出现的人。

后代诗家评价此诗“兴象婉然,气骨苍然”。确实,王勃的诗文,都有风骨,有力度,有意象。王勃的情商或许不太高,才华过于外露,所以处处碰壁。最后在27岁时,溺水而亡,他的早逝是唐诗的损失。后世不少人说,如果他能多活20年,或许李白、杜甫都要靠边站站了。虽然没有那么多如果,虽然这么说终究有些夸张,但从王勃存世的文字看来,也不是不可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些年,诗人们在成都的风花雪月
王勃诗中的“杜少府”到底是谁?今天就说个清楚
高考古诗文背诵默写专题训练(人教版)
诗人别称,你能叫出几个?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商隐、李贺、杜牧、陈子昂、王勃,谁的诗风更容易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