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牧诗歌红绿色彩搭配浅析:世间万千斑斓色,为何偏爱这两种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诗有“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而古典诗歌中蕴含的“绘画美”,则包含色彩、形体和构图等元素。其中,色彩是最为直接,也极为重要的元素。

杜牧擅长用色,在其诗歌中,大量运用色彩,渲染出壮丽江山、多彩山河。在选取色彩进入诗歌时,杜牧喜用红色,“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也喜绿色,“千里暮山重叠翠,一溪寒水浅深清”;更爱红绿色彩搭配,“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红”“绿”色彩对比在杜牧不同诗歌里反复同时出现,形成杜牧诗歌独特的美学色彩。而他对这两抹鲜明亮色的偏爱,则与其清丽俊爽的诗风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密切相关。

红花绿叶

杜牧诗歌中大量运用色彩,尤爱使用“红”“绿”搭配

杜牧诗中大量运用色彩,据统计,裴延翰所收《樊川诗》中收杜牧诗258首,约有60首使用色彩,使用色彩词近100次。其中,“红”“绿”“碧”加起来有72次。此外最常用的是白和紫,其他还有黄、金、翠、灰、青、绛等色。

杜牧诗作中,写景、写人直接或间接使用红绿色彩配合的有很多,在此仅摘录直接使用“红”“绿”字眼的代表性作品7首。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红蕖影落前池净,绿稻香来野径频。

莫将榆荚共争翠,深感杏花相映红。

山城树叶红,下有碧溪水。

晚花红艳静,高树绿阴初。

金钗横处绿云堕,玉箸凝时红粉和。

红叶与碧水

纵观红绿同框出现的杜牧诗作,可看出,他在诗歌中运用二色搭配,范围广阔,从时节上看,从春到夏,从夏到秋都有,在诗人笔下,红绿色几乎成了各时节自然界的主题色;从题材上看,覆盖咏史怀古诗、赠别诗、女性题材诗歌等各诗作类型;从意象上看,则从春花、秋叶到美人,均以红色渲染之,与之相匹配的,便是树与叶、稻与水,皆着碧色。

在每一幅具体诗境中,红绿色彩对比鲜明,形成极具美感、极富视觉冲击力的绚丽画面。

红绿色彩搭配形成的艺术效果

“在色彩学上,红色与绿色属于对比色,同框时二者在强烈的对比中均达到饱和状态,”在诗歌艺术上,而红绿相映则使画面色彩更为鲜明,表达的情感更为浓烈。

以《叹花》一诗为例: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在诗歌中,运用色彩搭配,一则能起到渲染基调、烘托气氛的艺术作用。

在常规观念中,红色代表热情、热烈、奔放,绿色代表生机与希望,在《江南春》里,二色配合属于“正用”,渲染的就是春来自然万物充满生机、勃发向上的氛围和基调;而在《叹花》一诗中,二者搭配则反用之,是用乐景抒哀情,以浓烈之色烘托惆怅哀怨之情。

绿树红花

其次,色彩对比使诗歌画面更具立体感,表意更为丰富。狂风吹落深红色的花瓣,树上惟余浓密的绿叶与缀满枝头的果子。红花凋零,绿叶成荫,子结满枝,自然界的时序变化,个人青春、生命的流逝,皆在其中。

再则,以色主情,以情观色,是诗人描绘色彩的总原则。色彩与万物一样,虽是自然界客观存在之物,但经诗人选取嵌入作品,则难免染上诗人主观情感色彩。它不仅仅是景物在诗中的再生,更是诗人抒发情感的出口。

色彩运用实为诗风服务

杜牧在《答庄充书》中曾提出自己的文学观点“文以意为主”,强调语言形式是为内容而服务。所以,诗人在选择意象时,挑选色彩入诗时,都是为其诗歌内容与风格服务的。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对比李贺与王维诗歌中的用色偏好。

与杜牧不同,在所有色彩词中,李贺酷爱用“白”“金”“青”“红”等字眼,色彩浓重富艳,缔造出五彩缤纷的诗境,他的诗风也是出了名的神秘瑰奇。

再看王维,其诗如一幅幅唯美的山水画卷,诗风冲淡平和,他在诗中偏爱使用的色彩则是“青”“白”二色。此二色属于冷色系,很容易给人明净澄澈的诗歌观感。“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九江枫树几回青,一片扬州五湖白”……其诗所用色彩与其独特的诗风相贴合。

青山绿水 冲淡平和

回到杜牧笔下,其大量采用红绿色彩搭配,将这极度浓烈的色彩融合在同一画面中,这配比,稍有不慎便易流于庸俗。

但在杜牧诗中,红色之浓烈,绿色之纯粹,二色组合频频出现,却丝毫不见庸俗之气,反而绚丽、俊雅到极致,塑造出风华流美、绚丽多姿的诗境,与其“清新俊逸、神韵疏朗”的诗歌风格走向一致。

为何爱用红绿色?与诗人性格相关,侧面反映生命态度

诗歌用色,除了与诗风贴合,与诗人性格以及生命态度也有相关性。这一点,可与中唐诗人刘长卿作个简单对比。

刘长卿屡试不第,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内心时常充盈着的是失落怅惘之情,加之偏佛性的思想,他在描绘景物意象时,所采用的色调大多是冷色调。诸如“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等,多流露出悲凉、寂寞的色彩。

再看杜牧,二十六岁时在洛阳进士及第,虽处在晚唐“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代背景下,但他还是有想干一番事业的宏愿。杜牧的性格以开朗乐观为主,虽然其中也夹杂着些许颓唐与消沉,但毕竟不是主流。

落红与碧草

积极向上,奋斗不止,可以说是杜牧一生思想的基调。而豪迈英爽也成为其创作个性、艺术风格的主框架。

红与绿这亮色,与其积极向上的性格底色暗合。

杜牧本出身世家大族,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广阔的胸襟,在他笔下,即使是经霜之后的三秋红叶,也比二月春花更有生命力、感染力。这积极向上、奋斗不止的姿态,源于其“超逸的才华”“洒脱的个性”与“热烈的情感”。

参考资料:

杜牧诗歌色彩运用浅析 段双喜

霜叶红于二月花——论杜牧诗歌色彩词的运用 胡珊

杜牧诗歌研究 李庸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诗宋词中形容人写作文笔的诗
被誉为一代文学的唐诗,是如何成为诗歌史上的巅峰的?两个原因起了决定性作用
复习签到36:第十章 晚唐诗歌
胡中行题咏唐诗人
诗词读书笔記(34-45)
22李商隐、杜牧与晚唐诗风-唯美而感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