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审美赏析



晏殊《清平乐·  红笺小字》是一首怀人之作。在《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中就已经想到“ 欲寄彩笺兼尺素”了。而这首词抓住“红笺小字”来“说尽平生意”而不可得的惆怅,表现出了离愁别恨之苦。全词如下: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云鱼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起两句写道:“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红笺”是一种精美的小幅红纸,可用来题诗、写信。词里的主人公便用这种纸,写上密密麻麻的小字,说尽了平生相慕相爱之意。这两句,语言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着无限情思。也许在这字里行间蕴含着无尽的情怀,渗透无尽的伤感与期盼。我们也可以从这“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中,看出双方不是普通的友人,而是倾心相爱的知音。

接着写道:“鸿雁云鱼水,惆怅此情难寄。”这两句抒发了书信写成后无从传递的苦闷心情。这里要注意,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雁足传书”和“鱼传尺素”的说法,前者见于《汉书。苏武传》,后者见于古诗《饮马长城窟行》。可以说,这“雁足传书”和“鱼传尺素”已经是诗文中常用的典故。词人以“鸿雁云鱼水”而“惆怅此情难寄”,就是表明无法驱遣它们去传书递简。这与《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有所不同。前者是说“惆怅此情难寄”,强调的找不到传书的,而后者是“山长水阔知何处?”即自己的爱人却不知在哪里。可以说,我们都感觉到写作的角度不一,而表现的情感却是一样的——无奈与惆怅。

下面词人重点写景了。词人写道:“斜阳独倚西楼。”这里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活动。意思是说,红日偏西,斜晖照着正依靠在楼头眺望的孤独的人。这样的登高望远,不是“过尽千帆”的景象,而是“远山恰对帘钩”的失望。女主人公远望所见,却是叠叠的山峰,而这些山峰,恰好遮蔽了女主人公见远视线,望远不见远,从而隔断了阻隔了思念的希望,所以,这一句所表现的惆怅更加令人难遣。其实,这也就是无望和失望的表现。

结尾写道:“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当我们读到这两句时,都感觉多熟悉的。原来是化用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之意。也就是词人用了典故,稍微变化,却赋予了新意。这里,绿水也许映照过如花的人面,如今,流水依然,而人面不知何处,唯有相思之情随悠悠流水东去。这里,以水喻情,意蕴深厚。“水”这意象,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表情达意是多元的。孔子在《论语》中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生命水不停流动,而李煜在《虞美人》中也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却是借助水的不停东流,喻指人的情感不断。词人以景结清,不但含蓄蕴藉,而且引人如胜,深入思考。

在艺术上,这首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选择意象,营造意境。其次,语淡情深,闲雅从容。再次,寓情于景,以景表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晏殊《清平乐二首其二》“
晏殊《清平乐》词作鉴赏
《清平乐》·红笺小字晏殊
晏殊的这首《清平乐》,读来实在令人潸然
晏殊最深情的一首词,开篇9字道尽思念之情,堪称最美《清平乐》
晏殊写法独特的一首《清平乐-红笺小字》,是他最优秀的词作之一,流传千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