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杜甫《漫成一首》审美赏析

     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刺鸣

    杜甫《漫成一首》审美赏析



  《漫成一首》是杜甫寄居巴蜀时期写的一首描绘夜泊之景的绝句。在诗歌中,写诗人赏月,不是看天上的月,而是看水中月,通过水中月,表现了月夜环境的静谧,以此抒发了诗人的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漫成”即诗人随兴而发,触景生情而成。全诗如下: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诗人首先写道:“江月去人只数尺。”“去”就距离,差别。与“相去不远”中的“去”相同。“江月”即水中倒映的月。首句写月夜,而诗人不从天上月写起,却写水中月影。“去人只数尺”是指月影靠船很近,与“江清月近人”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不但表现江水之清明,而且也表现了江中映月离人很近。可以说,诗人通过“江月”的描写,反衬出了“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江间月夜美景,从而营造了宁静安谧的月夜境界。

第二句写道:“风灯照夜欲三更。”“风灯”即舟中桅杆上挂着照夜的灯。在月下,桅杆上的灯光显得朦胧而柔和,但它陪伴舟中人彻夜不息,此时,也许已经是三更时分了。我们从诗人的描写中,抓住了“风灯照夜”这样一个细节,不但与月夜中的月光相照应,突出了月光的明朗,而且也暗示了舟中人彻夜未眠,被这美景所吸引,表现出诗人平静的心情。

第三句写道:“沙头宿鹭联拳静。”“鹭”即水鸟,即鹭鸶。“联拳”即“联踡”,意思是屈曲的样子。这里,诗人的视线又延展开去,由近及远地描写江岸。由于月照沙岸,岸边景物仅仅是依稀可辨,夜宿的白鹭曲着身子,成群团聚在沙滩上,一点声息也没有,静静地熟睡了。这里,诗人描写了宁静的沙滩及其沙滩上的鹭鸶,特别是鹭鸶这一意象的选择,表现出了在宁静的环境中生命美好。

最后接着写道:“船尾跳鱼拨刺鸣。”“拨剌”即鱼跳水声。这里,诗人在对“沙头宿鹭”赞美的同时,把视线又拉回来写眼前。而这里,诗人不是从视觉写,而是从听觉写。上句写岸上的鹭鸶是静态描写,这句写水中的鱼跳是动态描写。诗人通过“跳鱼拨刺鸣”声响,打破了寂静的夜晚。可以说,也是以动写静,动静结合。这“拨刺”声反衬出夜晚的“静”美,这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有着一样的审美艺术效果。

在艺术上,这首诗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以动写静,动静结合。

在审美艺术上,以动写静,愈见其静;以声破静,愈见其静,这是一种反衬的艺术手法,比直接描写“动”或者“静”更具表现力。

其次,细节描写,增强感受效果。

比如,“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就抓住了“宿鹭”、“跳鱼”来写。对“鱼”和“鸟”的描写,给人以逼真、亲切之感。

再次,以景写情,融情入景。

诗歌中,景语和情语多是相互关联,浑融一体的。

第四,一句一景,境界高远。在诗歌中,每句写一景,四句看似无关联,实则共同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蕴含着无尽的情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甫 《漫成一首》 赏析
古风泊客一席谈:七绝·漫成一首·杜甫
杜甫《漫成一首》赏析
启功书法作品鉴赏·唐人句(62)
杜甫七绝《漫成一绝》读记
唐诗赏析 漫成一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